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徐霞客游记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2222 
上一章   ‮后记日山宕雁游‬    下一章 ( → )
  余与仲昭兄游天台,为壬申(1632年)三月。至四月二十八⽇,达⻩岩,再访雁山。觅骑出南门,循方山十里,折而西南行,三十里,逾秀岭,饭于岩前铺。五里,为乐清界,五里,上盘山岭。西南云雾中,隐隐露芙蓉一簇,雁山也。十里,郑家岭,十里,大荆驿。渡石门涧,新雨溪涨,⽔及马腹。五里,宿于章家楼,是为雁山之东外⾕。章氏盛时,建楼以憩山游之屐即供游客栖息,今旅肆旅馆寥落,犹存其名。

  二十九⽇ 西⼊山,望老僧岩而趋。二里,过其麓。又二里,北渡溪,上石梁洞。仍还至溪旁,西二里,逾谢公岭。岭以內是为东內⾕。岭下有溪自北来,夹溪皆重岩怪峰,突兀无寸土,雕镂百态。渡溪,北折里许,⼊灵峰寺。峰峰奇峭,离立満前。寺后一峰独耸,中袭一璺wèn裂,上透其顶,是名灵峰洞。蹑千级而上,石台重整,洞中罗汉像俱更新。下饭寺中。同僧自照胆潭越溪左,观风洞。洞口仅半规,风蓬蓬出数步外。遂从溪左历探崖间诸洞。还寺,雨大至,余乃⾚⾜持伞溯溪北上。将抵真济寺,山深雾黑,茫无所睹,乃还过溪东,⼊碧霄洞。守愚上人精舍在焉。余觉其有异,令僮还招仲昭,亦践流而至,恨相见之晚,薄暮,返宿灵峰。

  三十⽇ 冒雨循流,西折二里,一溪自西北来合,其势愈大。渡溪而西,溯而西北行,三里,⼊净名寺。雨益甚,云雾中仰见两崖,重岩夹立,层叠而上,莫辨层次。⾐履沾透,益深穷西⾕,中有⽔帘⾕、维摩石室、说法台诸胜。二里,至响岩。岩右有二洞,飞瀑罩其外,余从榛荆棘莽中履险以登。其洞一名龙王,一名三台。二洞之前,有岩突出,若露台然,可栈而通也。出洞,返眺响岩之上,一石侧耳附峰头,为“听诗叟”又西二里,⼊灵岩。自灵峰西转,皆崇岩连幛,一开而为净名,一璺直⼊,所称一线天也;再开而为灵岩,叠嶂回环,寺当其中。

  五月朔初一 仲昭与余同登天聪洞。洞中东望圆洞二,北望长洞一,皆透漏通明,第峭石直下,隔不可履。余乃复下至寺中,负梯破莽,率僮逾别坞,直抵圆洞之下,梯而登;不及,则斫木横嵌夹石间,践木以升;复不及,则以绳引梯悬石隙之树。梯穷济连接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树,遂⼊圆洞中,呼仲昭相望而语。复如法蹑长洞而下,已⽇中矣。西抵小龙湫之下,寻剑泉,不可得。踞石碛而坐,仰视回嶂天,峭峰倒揷,飞流挂其中,真若九天曳帛者像天上挂下的绸练。西过小剪刀峰,又过铁板嶂。嶂方展如屏,⾼揷层岩之上,下开一隙如门,惟云气出没,阻绝人迹。又过观音岩,路渐西,岩渐拓,为犁尖,复与常云并峙,常云南下,跌而复起,为戴辰峰。其跌处有坳,曰马鞍岭,內⾕之东西分者,以是岭为界。从灵岩至马鞍岭凡四里,而崇峦屼嵲,应接不暇。逾岭,⽇⾊渐薄崦嵫yān zī太西下。二里,西过大龙湫溪口,又二里,西南⼊宿能仁寺。

  初二⽇ 从寺后坞觅方竹,无佳者。上有昙花庵,颇幽寂。出寺右,观燕尾泉,即溪流自龙湫来者,分二股落石间,故名。仍北溯流二里,西⼊龙湫溪口。更西二里,由连云嶂⼊,大剪刀峰矗然立涧中,两崖石壁回合,大龙湫之⽔从天下坠。坐看不⾜亭,前对龙滩,后揖剪刀,⾝在四山中也。出连云嶂,逾华岩岭,共二里,⼊罗汉寺。寺久废,卧云师近新最近重新修葺之。卧云年八十余,其相与飞来石罗汉相似,开山巨手也。余邀师穷顶,师许同上常云,而雁湖反在其西,由石门寺为便。时已下午,以常云期之后⽇,遂与其徒西逾东岭,至西外⾕,共四里,过石门寺废址。随溪西下一里,有溪自西来合,即凌云、宝冠诸⽔也,二⽔合而南⼊海。乃更溯西来之溪,宿于凌云寺。寺在含珠峰下,孤峰揷天,忽裂而为二,自顶至踵,仅离咫尺,中含一圆石如珠,尤奇绝。循溪北⼊石夹,即梅雨潭也。飞瀑自绝壁下,甚雄壮,不似空濛雨⾊而已。

  初三⽇ 仍东行三里,溯溪北⼊石门,停担于⻩氏墓堂。历级北上雁湖顶,道不甚峻。直上二里,向山渐伏,海屿来前,愈上,海辄⾜下。又上四里,遂逾山脊。山自东北最⾼处迤逦即曲折连绵而来,播分散为四支,皆易石而土。四支之脊,隐隐隆起,其夹处汇而成洼者三,每洼中复有脊,南北横贯,中分为两,总计之,不止六洼矣。洼中积⽔成芜草生之地,青青弥望満眼,视野所及处,所称雁湖也。而⽔之分堕于南者,或自石门,或出凌云之梅雨,或为宝冠之飞瀑;其北堕者,则宕诸⽔也,皆与大龙湫风马牛无及云。既逾冈,南望大海,北瞰南閤之溪,皆远近无蔽,惟东峰尚⾼出云表。余从西北别下宝冠,重岩积莽,莫可寄⾜。复寻旧路下石门,西过凌云,从含珠峰外二里,依涧访宝冠寺。寺在西⾕绝坞中,已久废,其最深处,石崖回合,磴道俱绝。一洞⾼悬崖⾜,斜石倚门。门分为二,轩豁透慡,飞泉中洒,內多芭蕉,颇似闽之美人蕉;外则新箨tuò竹笋之⽪⾼下,渐已成林。至洞,闻瀑声如雷,而崖石回掩,杳不可得见。乃下山涉溪,回望洞之右胁,崖卷成罅,瀑从罅中直坠,下捣于圆坳,复跃出坳成溪去。其⾼亚龙湫,较似壮胜,故非宕山第二流也。东出故道,宿罗汉寺。

  初四⽇ 早,望常云峰⽩云濛翳,然不为阻,促卧云同上。东逾华岩二里,由连云嶂之左,道松洞之右,跻级而上,共三里,俯瞰剪刀峰已在屐底。一里,山回溪出,龙湫上流也。渡溪,过⽩云、云外二庐,又北⼊云静庵。庵庐与登山径,修整俱异昔时,卧云令其徒采笋炊饭。既饭,诸峰云气倏尽,仲昭留坐庵中,余同卧云直跻东峰。又二里,渐闻⽔声,则大龙湫从卷崖中泻下。⽔出绝顶之南、常云之北,夹坞中即其源也。溯⽔而上,二里,⽔声渐微。又二里,逾山脊。此脊北倚绝顶,南出分为两支,东支为观音岩,西支为常云峰,此其过脉处也。正脊之东为吴家坑。其峰之回列者,近为铁板嶂,再绕为灵岩,又再绕为净名,又再绕为灵峰,外为谢公岭而尽。脊之西,其坑即龙湫背。其峰之回列者,近为龙湫之对崖,再绕为芙蓉峰,又再绕为凌云,又再绕为宝冠,上为李家山而止。此雁山之南面诸峰也。而观音、常云二峰,正当其中,已伏杖履下,惟北峰若负扆然,犹屏立于后。北上二里,一脊平峙,狭如垣墙,两端昂起、北颓然直下,即为南閤溪横流界,不若南面之环互矣。余从东巅跻西顶,倏踯躅声大起,则骇鹿数十头也。其北一峰,中剖若斧劈,中则石笋参差,崖森立,深杳无底。鹿皆奔堕其中,想有陨死亡堑者。诸僧至,复以石片掷之,声如裂帛,半响始沉,鹿益啼号不止。从此再西,则石脊中断,峰亦渐下,西北眺雁湖,愈远愈下。余二十年前探雁湖,东觅⾼峰,为断崖所阻,悬绠绳索而下,即此处也。昔历其西,今东出其上,无有遗憾矣。返下云静庵,循溪至大龙湫上,下瞰湫底龙潭,圆转夹崖间,⽔从卷壁坠潭,跃而下噴,光怪不可迫视。遂逾溪西上,南出龙湫之对崖,历两峰而南,其岭即石门东,罗汉之西,南出为芙蓉峰,又南下为东岭者也。芙蓉峰圆亘特立,在罗汉寺西南隅。既至其下,始得路。东达于寺,⽇已西,仲昭亦先至矣。

  初五⽇ 别卧云出罗汉寺,循溪一里,至龙湫溪口。凡四里,逾马鞍而下。北望观音峰下,有石璺wèn裂口若门,层列非一。仲昭已前向灵岩。余挟一僮北抵峰下,循樵路西转二里,直抵观音、常云之麓,始知二峰上虽遥峙,其下石壁连亘成城。又循崖东跻里许,出石璺之上,丛木密荫,不能悬裂,皆可扪而通也。璺外一峰特起,薄齐片云,圆顶拱袖,⾼若老僧岩,严若小儿拱立。出路隅,居多吴氏,有吴应岳者留余餐。余挟之溯溪⼊,即绝顶所望吴家坑溪也,在铁板、观音之间。上溪左⻩崖层洞,崖在铁板嶂之西,洞在崖之左,若上下二层者。抵其下,不得上,出其上,洞又在悬崖间,无可下也。乃循崖东行,又得一石璺,望其上,层叠可⼊,计非构木悬梯不能登。从此下一小峰,曰莺嘴岩,与吴别。东过铁板嶂下,见其中石璺更大,下若有洞流而成溪者。亟溯流⼊,抵洞下,石窒塞,而崖左有路直上,凿坎悬崖间,垂藤可攀。遂奋勇上,⾐碍则解⾐,杖碍则弃杖,凡直上一崖,复横历一崖,如是者再,又栈木为桥者再,遂⼊石璺中。石对峙如门,中宽广,得累级以升。又⼊石门两重,仰睇其上,石壁环立,青天一围,中悬如井。壁穷,透⼊洞中。洞底⽇光透处有木梯,猱升像猿一样爬上其上,若楼阁然。从阁左转,复得平墟大丘,后即铁板嶂⾼列,东西危崖环绕,南面石璺下伏,轩敞回合,真仙灵所宅矣!內有茅屋一楹,虚无人居。隙地上多茶树,故坎石置梯,往来其间耳。下至溪旁,有居民。遂越小剪刀峰而东,二里,人灵岩,与仲昭会。

  初六⽇ 挟灵岩僧为屏霞嶂之游。由龙鼻洞右攀石罅上,半里,得一洞甚奇。又上半里,崖穹路绝,有梯倚崖端,盖烧炭者所遗。缘梯出其上,三巨石横叠两崖间,內覆石成室,跨其外者为仙桥。其室空明幽敞,蔽于重岩之侧,虽无铁板嶂、石门之奇瑰攒合,而幽邃自成一天。复透洞左上,攀藤历栈,遂出屏霞嶂之中层,盖龙鼻顶也。崖端亦宽垲kǎi地势⾼而⼲燥可庐建房,后嶂犹上倚霄汉,嶂右有岩外覆,飞泉落其前。由右复攀跻崖石,几造嶂顶,为削石所阻。其侧石隙一缕,草木缘附,可以着⾜,遂随之下。崖间多修藤垂蔓,各采而携之。当石削不受树,树尽不受履处,辄垂藤下。如是西越石冈者五重,降升不止数里,始下临绝涧,即小龙湫上游也。其涧发源雁顶之东南,右即铁板,左即屏霞,二嶂中坠为绝壑,重崖亏蔽,上下无径,非悬绠不能飞度也。⼊涧,践石随流,东行里许,大石横踞涧中,⽔不能越,⽳石下捣,两旁峭壁皆斗立,行者路绝。乃缚木为梯升崖端,复缒zhuì用绳向下吊⼊前涧下流,则横石之下,穹然中空,可树十丈旗。⽔从石后建瓴下注,汇潭漾碧,翛xiāo然无拘无束的样子沁人。左右两崖,俱有洞⾼峙。由此而前,即龙湫下坠处也。余两次索剑泉,寺僧辄云:“在龙湫上,人力鲜达。”今仍杳然,知沦没已久。从此横下两峰,遂可由仙桥达石室,乃斫木缚梯,盘绝岘者数四,俯视独秀、双鸾诸峰,近在屐底。既仙桥,隔崖中断,⽇已西,疲甚,乃返觅前辙,复经屏霞侧石室返寺,携囊过净名,投宿灵峰。

  初七⽇ 溯寺前溪,观南碧霄冈,轩慡⾼阔开朗无他奇。又三里,西转,望真济寺在溪北坞中。是溪西由断崖破峡而来,峡南峰为“五马朝天”峥嵘尤甚。两旁仄石蹊,內无居民,棘茅塞路。行里许,甚艰,不可穷历。北过真济寺,寺僻居北⾕,游屐旅游者⾜迹不到。寺右溯小溪三里,登马家山岭,路甚峻。登巅,望雁顶棱簇如莲花状,北瞰南閤,已在屐底。飞舄而下即飞奔而下,舄音xì鞋的通称。四里余,得新庵,弛担于中,溯南閤溪,探宕诸胜。南閤溪发源雁山西北之箬ruò袅岭,去此三十余里,与永嘉分界。由岭而南,可通芙蓉,⼊乐清;由岭而西,走枫林,则⼊瓯郡道也。溪南即雁山之,山势崇拓,竹木蓊茸,不露南面嶻嵲态。溪北大山,自箬袅迤逦而来,皆层崖怪峰,变换阖辟,与云雾争幻,至閤而止。又一山北之溪,自北閤来会,俱东下石门潭。门內平畴千亩,居人皆以石门为户牖窗,此閤所由名,而南北则分以溪也。南閤有章恭毅宅,西⼊有石佛洞、散⽔岩、洞仙岩诸胜。北閤有⽩岩寺旧址,更西有王子晋仙桥为尤奇。余冒雨穷南閤,先经恭毅宅,聚族甚盛。溯溪五里,过犁头庵,南即石佛洞,以路芜不能⼊。西十里至庄坞,夹溪居民皆叶姓。散⽔岩在北坞中,石崖横亘,飞瀑悬流,岩左登岭有小庵。时暮雨,土人留宿庄坞,具言洞仙院之胜。

  初八⽇ 雨未止。西溯溪行三里,山涧愈幽。随溪转而北,又二里,隔溪小径破云磴而⼊。东渡溪从之,忽峰回溪转,深⼊⾕中,则烟峦历。峰从庄坞之后连亘至此,又开一隙,现此瑰异。执土人问之,曰:“此小纂厝cuǎn cuò摆设也,洞仙尚在其外大溪上流。”复出而渡溪,里许。有溪自东来⼊,即洞仙坞溪矣。渡大溪,溯小溪东上,其中峰峦茅舍,与前无异。洞仙即在其內崖,倚峰北向,层篁huáng竹林翳之。乃破莽跻石隙而⼊,初甚隘,最上渐宽。仍南出庄坞,东还犁头庵,终不得石佛洞道。遂出过南閤,访子晋仙桥,在北閤底尚二十里。念仲昭在新庵甚近,还晤庵中。⽇已晡,竟不及为北閤游,东趋大荆而归。

  译文

  我和族兄徐仲昭游天台山时,是壬申年(崇祯五年,1632)三月。到四月二步八⽇,抵达⻩岩县,又第二次游雁宕山。找到马后从县城南门骑马出发,沿方山行十里,转向西南行,三十里,翻越秀岭,在岩前铺吃饭。走五里,进⼊乐清县境內,又走五里,登上盘山岭。西南边的云雾之中,隐隐约约地露出一簇荷花似的山峰,那就是雁宕山。走十里,名郑家岭,又走十里,名大荆。渡过石门涧,因刚下过雨、溪⽔猛涨,⽔淹到马腹。又走五里,在章家楼住宿,章家楼在雁宕山的东外⾕。章家兴盛的时代,专门建楼给登山的游客休息,如今旅馆空虚,店铺衰落,只有章家楼的名称还照旧保存。二十九⽇往西进雁宕山,眺望着老僧岩朝前赶。行二里,经过老僧岩山麓。又行二里,往北渡过溪⽔;登上石梁洞。从石梁洞又返回到溪旁,往西走二里,翻越谢公岭。谢公岭以內被称为东內⾕。岭下有一条从北边流来的溪⽔,溪⽔两岸全是重叠的岩石和奇形怪状的石峰,峰岩光秃秃地⾼耸着,上面连一寸泥土也没有,但却像雕刻过一样千悠百态。渡过溪⽔,往北转,走一里多,进⼊灵峰寺。一座座奇异陡峭的山峰,各自‮立独‬地布満寺前。寺后一座山峰单独耸起,山峰正中裂开一道隙,往上通到峰顶,这就是灵峰洞。踏着千级石阶而上,石台十分整齐,洞中的罗汉塑像都更新过了。从灵峰洞下到灵峰寺中吃饭。同僧人沿照胆潭越到溪⽔左岸,去观览风洞。风洞口只是半圆形,洞內的风蓬蓬地吹出洞数步之外。于是沿着溪⽔左岸一一地探寻崖上的各个洞⽳。返回灵峰寺后,下起了大雨,我便光着脚撑起伞溯溪⽔往北上。快要到真济寺时,山⾕深邃,云雾浓黑,茫然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返回来走到溪⽔东面,进⼊碧霄洞,⾼僧守愚的精舍就在这里。我觉得守愚不同常人,让仆人回去叫徐仲昭来,他也踩着⽔而来,与守愚有相见恨晚之感d将近傍晚时,返回灵峰寺住宿。

  三十⽇冒雨沿溪流走,往西转二里,一条溪⽔从西北流过来汇合,⽔势越加大了。渡过溪流往西走,又溯溪流往西北行,三里,进了净名寺,雨更加大了,抬头看笼罩在云雾中的两边山崖,重重岩石相对而立,层层往上叠起,但分不清层次。⾐服鞋子都透了,却更要往深处去穷究西⾕,⾕中有⽔帘⾕、维摩石室、说法台等名胜。走了二里,来到响岩。响岩右边有二个洞,飞流的瀑布罩住了洞门,我从丛密的荆棘荒草中冒险攀登。两个洞一个叫龙王洞,另一个叫三台洞。在两洞的前面,有块突出的岩石,像露天的舞台一样,可以从栈道上过去。走出洞后,返回的路上眺望响岩上面,有一块石头像人侧着耳朵贴在峰头上,取名为“听诗史”石。又往西走二里,进⼊灵岩寺。从灵峰寺往西转,一路都是⾼大的岩石连成屏障,屏障裂开的第一处是净名寺,有一条隙径直深人进去,所以称为一线天;屏障裂开的第二处就是灵岩寺,层峦叠嶂回旋环绕,灵岩寺位于正中。

  五月初一⽇徐仲昭和我一同登上天聪洞。在洞中往东望去有两个圆洞,往北望去有一个长洞,都是透亮通明的洞,只是洞壁陡峭地直立而下,道路隔绝,无法行走。我于是又下到灵岩寺中,扛起梯子往草丛中穿行,率领仆人从另一道山坞越过去,直达圆洞下面,搭起梯子就往上登;梯子到不了洞口,就砍来树枝横揷在岩石夹中,再踩着树枝而上;还是没到洞口,就用绳索把梯子吊上来,悬挂在石中的树上。爬完梯子就踩着树枝而上,树枝踩完了又爬梯子,梯子、树枝都不能用了,则把绳索拴挂到树上,拉着绳索攀登,终于进到了圆洞中,呼唤徐仲昭,两人相望而语。我又用同样的方法登⼊长洞后才下山,已经到中午了。往西走到小龙揪下面,想探寻剑泉,没有找到。盘坐在沙石堆上,抬头仰望,回旋⾼峻的险峰近天际,陡峭的山峰往下倒揷,飞流悬挂在峰峦上,真像从九天之上飘曳而下的丝帛。往西走过小剪刀峰,又经过铁板嶂。铁板嶂呈方形,伸展如同屏风,⾼⾼地揷在层叠的岩石上面,下面裂开一道像门一样的隙,只有云气在隙中出没,人迹断绝。又从观音岩经过,道路渐渐往西去,岩壁渐渐拓开,这是犁尖峰,还是和常云峰并排峙立。从常云峰往南下,地势下跌后再次⾼起,名戴辰峰。下跌处有山坳,名马鞍岭,雁宕山东、西內⾕的区分,就是以马鞍岭为界。从灵岩寺到马鞍岭一共四里路程,但⾼大的山峦却耸立不断,让人应接不暇。越过马鞍岭,太渐渐西下。走二里,往西经过大龙漱溪口,又走二里,往西南进⼊能仁寺住宿。

  初二⽇顺着能仁寺后的山坞寻找方竹,没有好的。往上去有昙花庵,很幽静。从寺右出来,观览燕尾泉,燕尾泉就是从大龙揪流来的溪⽔,分成二股落⼊石中,所以取名燕尾。又往北溯流走两里,往西进⼊大龙漱溪口。再往西走二里,顺连云嶂进去,大剪刀峰矗然耸立在涧中,两边山崖石壁环绕,大龙漱的⽔从天而降。坐在不⾜亭中环视周围,前面正对大龙揪,后面拱起大剪刀峰,我置⾝在四周群山的包围中了。走出连云嶂,翻越华岩岭,一共走了二里,进⼊罗汉寺。罗汉寺荒废了很久,卧云法师最近才使它焕然一新。卧云有八十多岁了,他的相貌和飞来石罗汉相似,是雁宕山的开山巨手。我邀约法师一齐穷究山顶,法师答应一同登常云峰,因为雁湖反而在罗汉寺西,从石门寺去更为方便。此时已是下午,便把登常云峰的⽇子定在后天,然后和法师的徒弟往西越过东岭,来到西外⾕,一共走了四里,经过石门寺遗址。顺着溪⽔往西下一里,有一条溪从西边流来汇合,就是凌云寺和宝冠寺的溪流了,两股溪⽔汇合后往南流⼊海。于是又溯从西边来的溪⽔行走,在凌云寺住宿。凌云寺建在含珠峰下,含珠峰独自揷⼊云天后,忽然又裂开成两峰,裂隙从头到脚,相隔仅咫尺宽,其中含着一块像珠一样圆的石头,显得特别奇妙绝伦。沿溪⽔往北走进石夹,就是梅雨潭了。飞泻的瀑布从险峻的陡壁上往下冲击,气势十分雄伟壮观,和雨⾊茫的景致并不相似啊。

  初三⽇仍然往东行三里,溯溪流往北进人石门寺,把行李担停放在⻩氏墓堂。沿着石阶一级一级地往北登雁湖顶,道路不算很陡。一直往上走了二里,对面的山渐渐低伏,海中的小山浮现在前面。越往上走,海就离脚下越近。又往上走了四里,终于翻过山脊。山从东北边最⾼处曲折连绵地往西延伸,分为四道支脉,都由石山变成土山。四道支脉的山梁,隐隐约约隆起,支脉与支脉之间形成三处洼地,每处洼地中又有山脊,从南向北横贯,把洼地从中间一分为二,总起来计算,不止六处洼地了。洼中积着⽔,形成丛草繁生的地方,视野所到之处,一片青翠碧绿,这就是所说的雁湖。雁湖往南分流下堕的⽔,有的从石门寺流出,有的从凌云寺的梅雨潭流出,有的形成宝冠寺的飞瀑;往北分流下堕的⽔,则是雁宕山北面的各条溪⽔,都和大龙漱的⽔风马牛不相及。翻过山冈后,往南眺望大海,往北俯瞰南阁溪,远近都没有任何遮挡,唯有东峰还是⾼出天外。我想往西北另找一条路下宝冠寺,但岩石重叠、荒草茂密,完全没有落脚的地方。又寻找原路下到石门寺,往西经过凌云寺,沿含珠峰往外走二里,顺着山涧去探访宝冠寺。宝冠寺在西⾕深坞中,已经荒废了很久,山坞最深处,崖石环绕,石阶和道路都没有。一个洞⾼⾼地挂在悬崖脚下,倾斜的岩石紧靠洞门。门分成两边,⾼大、宽阔、透亮、清慡,瀑布从其中飞洒而下。內有很多芭蕉,形状很像福建省的美人蕉;外面则有刚刚长出的竹笋,⾼⾼低低地已经渐渐地形成竹林。来到洞口,只听到瀑布声如雷灌耳,但洞中崖石曲折掩蔽,又很深,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下山,渡过溪⽔,回头眺望洞的右侧凹处,崖石翻卷,形成裂,瀑布从裂中垂直坠落,往下冲向圆形的坳地,然后又从坳地中跃起,形成溪⽔流去。瀑布的⾼度亚于大龙揪,但比较起来,这瀑布壮观处似乎更胜一筹,所以不能说只是雁宕山第二瀑布。从原路往东出去,在罗汉寺住宿。初四⽇一清早,远看常云峰上⽩云茫茫,什么也看不清楚,但却不因此而止步不前,催促卧云一同登山。往东越过华岩走了二里,便从连云嶂的左侧、道松洞的右侧,踏着石阶往西上,一共上了三里,俯瞰剪刀峰,已经在脚底。走一里,山峦回旋,溪⽔流出,这是大龙揪的上游。渡过溪⽔,经过⽩云庐和云外庐,又往北进⼊云静庵。云静庵、⽩云庐、云外庐以及山路都修整过,和从前不一样了。卧云叫他的徒弟采来竹笋做饭。吃过饭后,各山峰上的云气突然散尽,徐仲昭留在静云庵中休息,我和卧云一同直上东峰。又上了二里,渐渐听到⽔声,是大龙揪从卷崖中往下泻落,大龙漱⽔从雁宕山绝顶南面、常云峰的北面流出,两峰之间的山坞就是它的发源地。溯大龙揪⽔而上,二里,⽔声渐渐微弱。又走二里,越过山脊。这道山脊北靠雁宕山绝顶,南面分成两支延伸,东边的一支是观音岩,西边的一支是常云峰,这里正是两支山脉分开延伸的地方。正中山脊的东部是吴家坑。那回环绕列的山峰,近处是铁板嶂,第二层环绕处是灵岩寺,再绕出去是净名寺,再绕去又是灵峰寺,最外层尽头处是谢公岭。山脊西部,那坑凹处就是大龙漱背后,那回环绕列的山峰,近处是与大龙揪相对的山崖,第二层环绕处是芙蓉峰,再绕出去是凌云寺,又再绕为宝冠寺,最后到李家山为止。这些就是雁宕山南部众山峰的概貌。而观音岩和常云峰,正好位于群峰之中,都已经低伏在我的杖下、脚下了,只有北峰像帝王背靠的屏风,仍然屏立在后面。往北上三里,一座山脊平行峙立,狭窄得如同一道墙,两端⾼⾼昂起,北面像崩塌一样地直落下去,就是南阁溪横着流过去的分界,不像南面那样回环错。我从东顶往西顶攀登,突然响起一阵来回走动的声音,原来是受到惊骇的几十头鹿。鹿群北边有一座山峰,像被斧头从中剖开一样,中间是参差不齐的石笋,石林立、崖壁森,深邃得看不到底。鹿群全向其中奔下去,想来有的鹿跌进了堑沟中。众僧人来到,又用石片扔下去,只听到响起一阵如同布帛撕裂的声昔,好一阵才沉静下去,鹿群更加不住的啼鸣。从这里再往西走,石脊就从中断开了,山峰也渐渐地低下去,往西北眺望雁湖,距离越远、位置就越低。我二十年前探寻雁湖,往东寻找⾼峰,被断绝的崖壁阻止,于是坠着绳索而下,坠下来的地方就是这里。从前游历了雁湖西部,这一次往东出到雁湖⾼处,再也没有遗憾了。往下返回静云庵,顺溪流走到大龙揪边,往下俯视揪底的龙潭、圆圆地环绕在山崖夹之间,⽔从卷壁上坠⼊潭中,腾跃、噴洒着⽔花而下,光怪陆离,不能近看。于是越过溪⽔往西走,往南出到大龙揪正对的山崖上,越过两座山峰往南走,那座岭就是石门寺东边,罗汉寺西边,往南伸出去形成芙蓉峰,再往南延伸为东岭的山岭。芙蓉峰圆圆地耸立在罗汉寺西南边。来到芙蓉峰下,才有正路。往东走到罗汉寺时,太已经偏西,徐仲昭也先回到寺中了。

  初五⽇和卧云告别后出了罗汉寺,沿着溪岸走一里,来到大龙揪溪口。一共走了四里,越过马鞍岭,然后下去。往北远望观音峰下,石壁上裂出像门一样的石隙,层层排列,不止一道。徐仲昭已经朝前去灵岩寺了。我带着一个仆人往北来到观音峰下,沿着砍柴的小路往西转二里,直达观音峰、常云峰的山脚,才知道这两座山峰虽然山顶遥遥对峙,但山脚的石壁却是连贯的,如同一道墙壁。又顺着崖壁东面往上攀登了一里多,走出到石隙上面,林木丛生、树荫密蔽,不能往下看。崖壁顶有块如同盖子⾼举一样的巨石,巨石上面和磨石一样平滑,而下面四周都是空的。在巨石上面坐了很久,又往下沿着石往里走,崖壁上层层裂开的石,都可以摸索着走通。石外面有一座山峰拔耸立,近云层,山峰形状为圆顶拱袖,有老僧岩那么⾼,很像一个拱手而立的小儿。出到路边,有很多姓吴的人家住在这里,有个叫吴应岳的留我吃饭。我拉着他一齐溯溪流往里走,就是在绝顶上远远看到的吴家坑溪,位置在铁板嶂和观音岩之间。我准备攀登溪⽔左岸的⻩崖层洞,⻩崖位于铁板嶂西,洞在⻩崖左侧,像分成上下两层一样。来到崖下,上不去,从崖上出去,洞又悬挂在崖壁间,没有路下去。于是顺崖往东行,又找到一道石,仰望石年面。层层叠叠的可以深⼊,但估计不搭木悬梯就上不去。从这里下一座小峰,名莺嘴岩,和吴应岳告别。往东经过铁板嶂下,看见其中的石更大,下面好像有溪⽔从洞中流出来。我急忙溯流往里走,来到洞下,石堵塞,但左边的岩壁有路直直上去,是凿在崖壁间的石坎,扯着藤条可以攀登。于是奋勇往上攀登,⾐服碍事就脫掉⾐服,手杖碍事就扔掉手杖,凡是直上一道崖,就又横穿一道崖,像这样走了两回,又两次穿过桥一样的栈道,于是才进到石中。两旁的岩石好像门相对,当中很宽广,能够一顺着层叠的石阶攀登。文往里穿过两道石门,抬头斜视上面,石壁环形耸立,围住一块青天,中间像深陷的井。走完石壁,穿⼊洞中。洞底光透亮的地方有木梯,像猿猴似地从木梯爬上去,如同登楼阁一样。从洞左边转过去,又到了平缓的大丘,后面是⾼⾼耸列的铁板嶂,东西两面陡崖环绕,南面石遍布的岩石低伏,山丘宽大开阔,曲折盘旋,真是神仙居住的好地方啊!里面有一排茅屋,空空的没人居住,空地上有很多茶树,所以凿石坎搭梯子,往来于石洞、山丘之间。下到溪旁,有人居住了。于是翻越小剪刀峰往东走,二里,进灵岩寺,与徐仲昭会合。

  初六⽇邀约灵岩寺的僧人去游屏霞嶂。从龙鼻洞右边攀越石而上,半里,看到一个很奇妙的洞。又上半里,崖壁⾼耸道路断绝,有梯子靠着崖边,大概是烧炭人留下来的。爬梯子走到崖上,三块巨石横着层叠在两座山崖之间,內部搭石成屋,跨在外部的是仙桥。石屋空旷明亮、幽静宽敞,隐蔽在重叠的岩石侧边,虽然不如铁板嶂、石门那样聚集了奇丽的景⾊,但幽静深远,自成一片天地。又穿洞往左上,攀援藤条,越过栈道,就出到屏霞嶂的中层,大概是龙鼻洞顶。崖端也很宽阔,地势⾼而⼲燥,可以建房居住,背后的屏霞嶂仍然往上连接云天,屏霞障右有岩石往外覆盖,瀑布落在岩石前面。从右边又攀登崖石,快到屏霞嶂顶时,被陡峭的岩石所阻拦。岩石侧边有一缕石,草木顺着石生长,可以落脚,于是从石下去。崖壁间悬挂着很多长藤蔓草,都能够抓采和拉扯。当行到岩石陡峭而没有树、没有树则无法落脚的地方时,就垂挂着藤蔓而下。像这样往西穿越了五重石冈,升降了不止数里,才下到最深的涧中,就是小龙揪上游。涧⽔发源于雁宕山顶东南,右边是铁板嶂,左边是屏霞嶂,两嶂之中坠陷为十分陡峻的壑⾕,重重叠叠的崖壁掩蔽了山⾕,上下都没有路,如果不用绳索悬空而度就无法穿越。进⼊涧中,踩着岩石随⽔流走,往东走了一里左右,一块巨石横挡在涧中,⽔流不过去,直捣石下的洞⽳,两旁的峭壁都陡直地耸立着,行人无路可走。于是捆扎树木作为梯子爬上崖端,又坠到巨石前面的涧⽔下游,而横挡沟涧的巨石下面,中间是十分⾼大的空洞,可以树立十丈⾼的旗帜。⽔从巨石背后居⾼临下地往下倾注,汇集成碧波漾的深潭,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气势给人以清新、慡朗的感觉。左右两边的崖壁上,都有洞⾼⾼对峙。从这往前走,就是小龙揪落下去的地方。我两次寻求剑泉,寺中的僧人总是说:“在龙揪上面,人力很少能到达。”这次仍然杳无音信,知道已经消失了很久。准备从这里横穿两座山峰而下,就可能经过仙桥到达石室,于是砍树木捆成梯子,四次盘旋陡峰,俯视独秀、双莺等峰,近在脚下。已经离仙桥很近了,被隔着的山崖从中断开,太已偏西,感到十分疲劳,于是寻找原路返回,又从屏霞嶂侧边经过石室返回灵岩寺,携带行李过了净名寺,到灵峰寺投宿。

  初七⽇溯灵峰寺前的溪流而上,观赏南碧霄冈,冈⾼大开阔,没有其它新奇的地方。又走三里,往西转,看到真济寺位于溪北的山坞中。这条溪从西边沿断崖破峡流来,峡⾕南面的峰名“五马朝天”山势显得特别⾼峻。峡⾕两边的小路十分狭窄,⾕中没人居住,荆棘茅草堵塞道路。走了一里左右,走得非常艰难,不能一一穷究峡⾕风光。往北过真济寺,寺位于偏僻的北面山⾕中,游人的⾜迹很少去到。从寺右溯小溪走了三里,攀登马家山岭,山路很陡。登上岭顶,遥望雁宕山顶峰岩石棱角分明,簇拥成莲花形状,往北俯瞰南阁,已经落在脚下了。脚步飞快地下山,四里多,到一座新庵,把行李放在庵中,溯南阁溪而上,探访雁宕山北面的各处胜景。南阁溪发源于雁宕山西北的答袅岭,距离这里三十多里,和永嘉县分界。沿岭往南去,可以通到芙蓉,进⼊乐清县境,沿岭往西去,从枫林走,则是去温州府的路。溪⽔南边就是雁宕山的北面,山势⾼耸开拓,竹林树木茂密,但显不出山南面那种⾼峻的形态。溪⽔北边的大山,从答袅岭曲折连绵地延伸过来,都是层崖叠石和奇异之峰,山势分开合拢、变化莫测,和云雾竞相争奇,一直到南阁而止。雁宕山北面还有一条溪⽔,从北阁流来与南阁溪会合后,一齐往东流下石门潭。石门內有上千亩平整的良田,住在这里的都把石门作为门户,这就是“石门”名称的来由,而南北则是以溪⽔划分。南阁有章恭毅宅,往西深⼊有石佛洞、散⽔岩、洞仙岩等名胜。北阁有⽩岩寺旧址,再往西有王子晋仙桥,尤为奇特。我冒雨穷尽南阁,先过章恭毅宅,聚居这里的家族十分兴盛。溯溪走五里,经过犁头庵,往南就是石佛洞,因道路荒草丛生而不能进去。往西走十里到庄坞,住在溪流两岸的人都姓叶。散⽔岩在北边坞中,石崖横贯,瀑布悬空飞流,往岩左登上岭,有座小庵。此时天⾊已晚,又下雨,当地人留我住在庄坞,详细地谈论洞仙院的胜景。

  初八⽇雨没停。往西溯溪走了二里,山涧越来越深。尾随溪流转向北走,又二里,溪对岸有条小路,穿过直通云霄的石阶深⼊进去。往东渡过溪从小路走,忽然山峰环绕、溪⽔倒流,往里进到山⾕中,则是云烟笼罩的山峦凌分散。山峰从庄坞背后连绵不断地延律到这里,又敞开一道空隙,显现出这瑰丽奇异的景⾊。拉住当地人询问,当地人说:“这里名小纂借,洞仙院还在小纂膺外的大溪上游。”又走出去渡过溪流,走了一里左右,有条小溪从东边流来汇合,就是洞仙坞的溪流了。渡过大溪,溯小溪往东上,溪⾕中峰峦茅屋掩映,和先前没有什么不同。洞仙院就在溪⾕內崖壁上,背靠山峰、面向北,被层层的竹林掩蔽着,于是穿越杂草,从石中攀登而上,石一开始很狭窄,最上面渐渐宽阔。仍然往南出到庄坞,往东返回犁头庵,最终没有找到去石佛洞的路。于是从犁头庵出来,经过南阁,询问王子晋仙桥,得知在北阁底,还有二十里路程。想到这里离徐仲昭所在的新庵很近了,就回庵和他相会。天⾊已⻩昏,最终没来得及去游北阁,往东奔赴大荆然后返程。 n6ZwW.cOm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作者徐弘祖 更新于2017/3/26 当前章节12222字。看徐霞客游记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