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徐霞客游记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1405 
上一章   ‮三十记日游右江‬    下一章 ( → )
  丁丑(公元1637年)正月初一⽇ 晓起,晴丽殊甚。问其地,西去路江二十里,北由禾山趋武功百二十里,遂令静闻同三夫先以行李往路江,余同顾仆挈被携带被子直北⼊山。其山不甚⾼,而土⾊甚⾚。升陟五里,越一小溪又五里,为山上刘家。北抵厚堂寺,越一小岭,始见平畴,⽔田漠漠。乃随流东北行五里,西北转,溯溪⼊山。此溪乃禾山东北之⽔,其流甚大,余自永城西行,未见有大⽔南向⼊溪者,当由山上刘家之东⼊永城下流者也。北过青堂岭西下,复得平畴一坞,是为十二都。西溯溪⼊龙门坑,溪⽔从两山峡中破石崖下捣,连怈三、四潭。最下一潭深碧如黛,其上两崖石皆飞突相向。⼊其內,复得平畴,是为禾山寺。寺南对禾山之五老峰,而寺所倚者,乃禾山北支复起之山也,有双重石⾼峙寺后山上。盖禾山乃寺西主山,而五老其南起之峰,最为耸拔。余摄其大概云:“双童后倚,五老前揖。”二山即禾山、五老。夹凹中有罗汉洞,闻不甚深,寺僧乐庵以积香出供,且留为罗汉、五老之游。余急于武功,恐明⽇穷⽇力不能至,请留为归途探历,遂别乐庵,北登十里坳。其岭开陟共十里而遥,登岭时,西望寺后山巅,双重骈立,峰若侧耳耦语然。越岭北下,山复成坞,⽔由东峡破山去,坞中居室鳞比,是名铁径。复从其北越一岭而下,五里,再得平畴,是名严堂,其⽔南从岭西下铁径者也。由严堂北五里,上公坳,又名双顶。其岭甚⾼,岭南之⽔南自铁径东去,岭北之⽔则自陈山从北溪出南乡,公之北即为安福界。下岭五里至陈山,⽇已暮,得李翁及泉留宿焉。翁方七十,真深山⾼隐也。

  初二⽇ 晨餐后,北向行。其南来之⽔,从东向破山去,又有北来之⽔,至此同⼊而东,路遂溯流北上。盖陈山东西俱崇山夹峙,而南北开洋成坞,四面之山俱搏空溃壑,上则亏蔽天⽇,下则奔坠峭削,非复人世所有矣。五里,宛转至岭上。转而东,复循山北度岭脊,名庙山坳,又名常冲岭。其西有峰名乔家山,石势嵯峨⾼峻,顶有若屏列、若人立者,诸山之中,此其翘楚qiáo最好的云。北下三里,有石崖兀突溪左,上有纯石横竖,作劈翅回翔之状,⽔从峰坠空而下者数十丈。但路从右行,崖畔丛茅蒙茸,不能下窥,徒闻捣空振⾕之响而已。下此始见山峡中田塍环壑,又二里始得居民三四家,是曰卢子泷lóng一溪自西南山峡中来,与南来常冲之溪合而北去,泷北一冈横障溪前,若为当关。溪转而西,环冈而北,遂西北去。路始舍涧,北过一冈。又五里,下至平畴,山始大开成南北两界,是曰台上塘前,而卢子泷之溪,复自西转而东,〔遂成大溪,东由洋溪与平田之溪合。〕乃渡溪北行,三里至妙山,复⼊山峡,〔三里〕至泥坡岭麓,得一夫肩挑行李。五里,北越岭而下,又得平畴一壑,是曰十八都。又三里,有大溪亦自西而东,〔乃源从钱山洞北至此者,平田桥跨之。〕度平田桥北上相公岭,从此迢遥直上,俱望翠微,循云崖。五里,有路从东来〔合,又直上十里,盘陟岭头,⽇炙如釜,渴不得⽔。久之,闻路下淙淙声,觅莽间一窦出泉,掬饮之。山坳得居落,为〕十九都〔门家坊。坊西一峰甚峻,即相公岭所望而登者,正东北与香炉峰对峙,为武功南案。〕⽇犹下午,恐前路崎岖,姑留余力而止宿焉。主人王姓,其⺟年九十矣。

  初三⽇ 晨餐后行,云气渐合,而四山无翳。三里,转而西,复循山向北,始东见大溪自香炉峰麓来,是为湘吉湾。又下岭一里,得三四家。又登岭一里,连过二脊,是为何家坊。有路从西坞下者,乃钱山之道,⽔遂西下而东,则香炉峰之大溪也;有路从北坳上者,乃九龙之道;而正道则溯大溪东从夹中行。二里,渡溪循南崖行,又一里,茅庵一龛在溪北,是为三仙行宮。从此渐陟崇冈,三里,直造香炉峰。〔其崖坳时有细流悬挂,北下大溪去。仰见峰头云影渐朗,亟上跻,忽零雨飘扬。〕二里至集云岩,零雨沾⾐,乃⼊集云观少憩焉。观为葛仙翁栖真之所,道流以新岁方群嬉正殿上,殿止一楹,建犹未完也。其址⾼倚香炉,北向武功,前则大溪由东坞来,西向经湘吉湾而去,亦一玄都也。时雨少止,得一道流送至山顶,遂西至九龙,乃冒雨行半里,渡老⽔桥,〔复循武功南麓行,遂〕上牛心岭。五里,过棋盘石,有庵在岭上。雨渐大,道流还所畀送资,弃行囊去。盖棋盘有路直北而上,五里,经石柱风洞,又五里,径达山顶,此集云〔登山〕大道也;山小径循深壑而东,乃观音崖之道。余兼收之,竟从山顶小径趋九龙,而道流仍下集云,从何家坊大路,故不合而去。余遂从小径冒雨东行。从此山支悉从山顶隤壑而下,凸者为冈,凹者为峡,路循其,遇冈则跻而上,遇峡则俯而下。由棋盘经第二峡,有石⾼十余丈竖峰侧,殊觉娉婷。其內峡中突崖丛树,望之甚异,而曲霏草塞,无可着⾜。又循路东过三峡,其冈下由涧底横度而南,直接香炉之东。于是涧中之⽔遂分东西行,西即由集云而出平田,东即由观音崖而下江口,皆安福东北之溪也。于是又过两峡。北望峡內俱树木蒙茸,石崖突兀,时见崖上⽩幌如拖瀑布,怪无飞动之势,细玩欣赏之,俱僵冻成冰也。然后知其地⾼寒,已异下方,余躞xiè蹀小步走路雨中不觉耳。共五里,抵观音崖,盖第三冈过脊处正其中也。观音崖者,一名⽩法庵,为⽩云法师所建,而其徒隐之扩而大之。盖在武功之东南隅,其地幽僻深窈,初为山牛野兽之窝,名牛善堂;⽩云鼎建禅庐,有⽩鹦之异,故名⽩法佛殿。前有广池一方,亦⾼山所难者。其前有尖峰为案,曰箕山,乃香炉之东又起一尖也。其地有庵而无崖,崖即前山峡中亘石,无定名也。庵前后竹树甚盛,其前有大路直下江口,其后即登山顶之东路也。时余⾐履沾透,亟换之,已不作行计。饭后雨忽止,遂别隐之,向庵东跻其后。直上二里,忽见西南云气浓奔驰而来,香炉、箕山倏忽被掩益厉,顾仆竭蹶上跻。又一里,已达庵后绝顶,而浓雾弥漫,下瞰⽩云及过脊诸冈峡,纤毫无可影响,幸霾而不雨。又二里,抵山顶茅庵中,有道者二人,止行囊于中。三石卷殿即在其上,咫尺不辨。道者引⼊叩礼,遂返宿茅庵。是夜风声屡吼,以为已转西北,可幸晴,及明而弥漫如故。

  〔武功山东西横若屏列。正南为香炉峰,香炉西即门家坊尖峰,东即箕峰。三峰俱峭削。而香炉⾼悬独耸,并开武功南,若棂门然。其顶有路四达:由正南者,自风洞石柱,下至棋盘、集云,经相公岭出平田十八都为大道,余所从⼊山者也;由东南者,自观音崖下至江口,达安福;由东北者,二里出雷打石,又一里即为萍乡界,下至山口达萍乡;由西北者,自九龙抵攸县;由西南者,自九龙下钱山,抵茶陵州,为四境云。〕

  初四⽇ 闻夙霾未开,僵卧久之。晨餐后方起,雾影倏开倏合。因从正道下,觅风洞石柱。直下者三里,渐见两旁山俱茅脊,无崖岫之奇,远见香炉峰顶亦时出时没,而半〔山〕犹浓雾如故。意风洞石柱尚在二三里下,恐一时难觅,且疑道流装点之言,即觅得亦无奇,遂仍返山顶,再饭茅庵。乃从山脊西行,初犹弥漫,已而渐开。三里稍下,度一脊,忽雾影中望见中峰之北矗崖崭柱,上刺层霄,下揷九地,所谓千丈崖。百崖丛峙回环,⾼下不一,凹凸掩映。隤北而下,如门如阙,如幛如楼,直坠壑底,皆密树蒙茸,平铺其下。然雾犹时〔时〕笼罩,及⾝至其侧,雾复倏开,若先之笼,故为掩袖之避,而后之开,又巧为献笑之者。盖武功屏列,东、西、‮共中‬起三峰,而中峰最⾼,纯石,南面犹突兀而已,北则极悬崖回崿之奇。使不由此而由正道,即由此而雾不收,不几谓武功无奇胜哉!共三里,过中岭之西,连度二脊,其狭仅尺五。至是海北俱石崖,而北尤崭削无底,环突多奇,〔脊上双崖重剖如门,下隤至重壑。〕由此通道而下,可尽北崖诸胜,而惜乎山⾼路绝,无能至者。又西复下而上,是为西峰。其山与东峰无异,不若中峰之石骨棱嶒矣。又五里,过野猪洼。西峰尽处,得石崖突出,下容四五人,曰二仙洞。闻其上尚有金洞,未之人也。〔于是山分两支,路行其中。〕又西稍下四里,至九龙寺。寺当武功之西垂,崇山至此忽开坞成围,中有平壑,⽔带西出峡桥,坠崖而下,乃神庙时宁州禅师所开,与⽩云之开观音崖,东西并建寺。然观音崖开慡下临,九龙幽奥中敞,形势固不若九龙之端密也。若以地势论,九龙虽稍下于顶,其⾼反在观音崖之上多矣。寺中僧分东西两寮,昔年南昌王特进山至此,今其规模尚整。西寮僧留宿,余见雾已渐开,強别之。出寺,西越溪口桥,溪从南下。复西越一岭,又过一小溪,〔二溪合而南坠⾕中。〕溪坠于东,路坠于西,俱垂南直下。五里为紫竹林,僧寮倚危湍修竹间,幽慡兼得,亦精蓝之妙境也。从山上望此,犹在重雾〔中〕;渐下渐开,而破壁飞流,有倒峡悬崖湍之势。又十里而至卢台,或从溪右,或从溪左,循度不一,靡不在轰雷倒雪中。但润崖危耸,竹树翳密,悬坠不能下窥,及至渡涧,又复平流处矣。出峡至卢〔台〕,始有平畴一壑,涌畦间,行履沾濡。思先⽇过相公岭,求滴⽔不得;此处地⾼于彼,而石山潆绕,遂成沃泽。盖武功之东垂,其山乃一脊排支分派;武功之西垂,其山乃众峰耸石攒崖,土石之势既殊,故燥润之分亦异也。夹溪四五家,俱环堵离立,投托宿,各以新岁宴客辞。方徘徊路旁,有人一群从东村过西家,正所宴客也。中一少年见余无宿处,亲从各家为觅所栖,乃引至东村宴过者,唐姓家。得留止焉。是⽇行三十里。

  初五⽇ 晨餐后,雾犹翳山顶。乃东南越一岭,五里下至平畴,是为大陂。居民数家,自成一壑。一小溪自东北来,乃何家坊之流也,卢台之溪自北来,又有沙盘头之溪自西北来,同会而出陈钱口。〔两山如门,路亦随之。〕出口即十八都平田,东向大洋也。大陂之⽔自北而〔出〕陈钱,上陂之⽔自西而至车江,二⽔合而东经钱山下平田者也。路由车江循西溪,五里至七陂,复⼊山。已渡溪南,复上门楼岭,五里越岭,复与溪会。过平坞又二里,有一峰当溪之中,其南北各有一溪,潆峰前而合,是为月溪上流。路从峰之南溪而⼊,其南有石兰冲,颇突兀。又三里登祝⾼岭,岭北之⽔下安福,岭南之⽔下永新。又平行岭上二里,下岭东南行二里,过石洞北,乃西南登一小山,山石⾊润而形巉。由石隙下瞰,一窟四环,有门当隙中,內有精蓝,后有深洞,洞名石城。〔洞外石崖四亘,崖有隙东向,庵即倚之。庵北向,洞在其左,门东北向,〕而门为僧闭无可⼊。从石上俯而呼,久之乃得人,因命僧炊饭,而余⼊洞,出为石门寺之行也。〔循级而下,颇似羡张公洞门,而大过之。洞中⾼穹与张公并,而深广倍之。其中一冈横间,內外分两重,外重有巨石分列门口如台。当台之中,两石笋耸立而起。其左右列者,北崖有石柱矗立,大倍于笋,而⾊甚古穆,从石底⾼擎,上属洞顶。旁有隙,可环柱转。柱涌起处,有石环捧,若植之盘中者。其旁有支洞。曲而北再进,又有一大柱,下若莲花,困叠成柱;上如宝幢,擎盖属顶;旁亦有隙可循转。柱之左另环一窍,支洞益穹。〕及出,饭后,见洞甚奇,索炬不能,复与顾仆再⼊细搜之。出已暮矣,遂宿庵中。

  石城洞初名石廊;南陂刘元卿开建精蓝于洞口石窟中,改名书林;今又名石城,以洞外石崖四亘若城垣也。

  译文

  丁丑年(崇祯十年,1637)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天空非常晴朗明丽。询后问得知那地方西距路江二十里,从北面由禾山前往武功山一百二十里,于是让静闻同那三个男子先带着行李到路江,我和顾仆提着被子直往北进⼊山中。那山不很⾼,但土⾊很红。往上攀登五里,越过一条小溪又走五里,为山上刘家。再往北抵达厚堂寺,越过一座小山岭,才见到平展的田野,田野中⽔田密布。于是顺⽔往东北行五里,折往西北,溯溪走进山中。此溪是禾山东北面的溪流,⽔流很大,我从永城往西行,未见到有大的溪流向南注⼊流经永新县城的那条溪中,此溪应当是从山上刘家的东面往东流,到永城下游汇⼊大溪中。往北径过青堂岭,向西下去,又见到満是平坦田地的一个山坞,这是十二都。朝西面溯溪流进⼊龙门坑,溪⽔从两山间的山峡中冲破石崖向下捣泻,连续怈落而形成三四个潭。最下面的一个潭深碧如黛,潭上面两边的崖石都相互向对面飞突出去。进⼊坑⾕內,又见到一片平坦的田野,这是禾山寺的所在处。寺的南面对着禾山的五老峰,而寺所背靠的,是禾山北支再度耸起的一座山,有双重石⾼⾼耸立在寺后面的山上。大概禾山是寺西面的主山,而五老峰是寺南面耸起的山峰,最为⾼耸拔。〔我撮取禾山寺形胜的大概归纳为:“双童石倚峙在后面,五老峰拱立在前方。”两山〔即禾山和五老峰〕相夹间的凹陷处有个罗汉洞,听说不是很深,寺中僧人乐庵端出他的饭食给我们吃,并且留我游览罗汉洞和五老峰。我急着要游武功山,担心明⽇全力走一天不能到达,就向他说明愿将这两个地方留作归途中探寻游历之处,然后便告别乐庵,往北攀登十里坳。那岭往上攀登起来有十里还多,登岭时,往西望见寺后面的山顶上,双重石并列耸立,两座石峰若如两人侧耳相对私语。越过岭往北下去,山中又形成山坞,⽔由山坞东面的山峡中破山而去,山坞中住房鳞次栉比,这里名叫铁径。又从铁径北面越过一座山岭往下走,五里,再次见到平坦的田野,这里名叫严堂,严堂的⽔往南从山岭西面流下铁径。从严堂往北行五里,上了公坳,它又叫双顶。那岭很⾼,岭南边的⽔从南面的铁径向东流去,岭北边的⽔却是从陈山由北面的溪中流出南乡。公坳的北面就是安福县界。下了岭走五里到陈山,太已将落,得到村中李及泉翁的留宿。李翁正好七十岁,真是深山中的一个志行⾼尚的隐居人士。

  初二⽇早餐后,往北行。陈山南面流来的⽔,从东面破山而去,又有条从北面流来的⽔,到此处与它汇合而流向东去,路便溯此⽔往北延伸。陈山的东西两面都是⾼山夹峙,而南北向展开一块平地形成山坞,四周的山都是上揷云空而下坠深⾕,向上遮蔽天⽇,向下倾坠峻峭,不再像是人世间有的景象。走五里,曲折地爬到岭头上。折往东,又顺山往北越过岭脊,那岭叫庙山坳,又称常冲岭。它西面有座山峰叫乔家山,山间峰石磋峨,山顶上有若横列的屏风、站立的人等形态的石头,在周围的众多山峰中,它是最美的。往北下去三里,有座石崖突兀溪左,崖上横叠竖揷着清一⾊的石头,呈现出展翅盘旋的形态,⽔流从山峰脚向空中倾泻卞去,落差达几十丈⾼‘只是路从右边走,崖畔⽩茅丛生嫰草覆地,不能窥见下面,只能听到⽔流向空中捣泻时所发出的震撼山⾕的响声而已。走下此处才见到山峡中田块环绕着沟⾕,又走二里才见到三四家居民,这地方叫卢子拢。一条溪⽔从西南的山峡中流来,与从南边常冲流来的溪⽔汇合而往北流去,拢北有条山冈横障在溪前,若像是在为村庄守护关口。溪⽔流到山冈前折向西,绕过山冈往北流,然后就朝西北淌去。道路这才与山沟⽔分开,往北越过一条山冈。又走五里,下到平坦的田野中,山才远远地分隔开,构成那片田野的南北两边界限,这里叫台上塘前,而卢子拢流来的溪⽔,到此处又自西折向东,于是形成一条大溪流,往东由洋溪与平田溪汇合。于是渡过溪⽔往北走,三里到妙山,又进⼊山峡中,走三里到达泥坡岭麓,在那里雇得一个男子挑行李。走五里,往北越过山岭下去,又见到一条布満平坦田块的山⾕,这里叫十八都。又走三里,有条大溪也是自西向东流,它就是从钱山洞发源而往北流到此地的溪⽔,平田桥横架在溪流上,越过平田桥往北上了相公岭,从此处起一路迢遥直上,眼前満是青翠掩映,顺着耸⼊云霄的山崖而行。走五里,有条路从东面来合,又直往上走十里,旋绕着登上了岭头,太烤得人像在热锅里一般,我们⼲渴得要命却找不到⽔。许久后,听到路下边传出涂涂的⽔声,到深邃的草木间去寻觅,见一个小洞中流出泉⽔,于是用手捧来喝。而后在山坳间见到个村落,它是十九都门家坊。坊西面有座山峰很峻峭,它就是在相公岭上望见而当时想攀登的那山峰,它的正东北与香炉峰对峙,是武功山的南案‘此时还是下午,但担心前面的道路崎岖难行,便姑且保留余力而停下来住宿在门家坊。投宿那家的主人姓王,他⺟亲年纪有九十岁了。

  初三⽇早餐后出发,天空中云气渐渐聚拢,但四周的山峦没有被遮蔽。走了三里,折往西面,又顺山向北行,才看见东面有条大溪从香炉峰麓流来,这里是湘吉湾。又走下岭一里,见到三四户人家。又朝岭上攀登一里,接连越过两座山脊,这里是何家坊。有条路从村西边山坞中下去,那是到钱山的路,⽔流顺山坞向西流下去而后折向东,它就是香炉峰流来的大溪;有条路从村北山坳朝上延伸,那是去九龙的路,而上武功山的正路是溯大溪往东从两山间走。二里后,渡过溪流顺南边的山崖而行,又走一里,有间小茅屋立在溪北岸,这是三仙行宮。从此处起渐渐向⾼峻的山冈上攀爬,三里后,直抵香炉峰。香炉峰的崖壁上、山坳间不时有细流悬挂着,向北流下大溪。仰头看见峰头上云影逐渐疏朗,便赶忙向上攀登,忽然间零星的小雨又飘飞起来。爬二里到达集云岩,零星的雨⽔打了⾐服,于是进⼊集云观稍作休息。此观是葛仙翁为养⾝进行修炼的处所,这一天因为是新年佳节道徒们正成群地在正殿上嬉闹,那殿只有一前柱,还未营建完毕。观址⾼⾼地背靠着香炉峰,北面朝着武功山,前方则是大溪从东面山坞中流来,向西经湘吉湾而流去,也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好地方。这时雨稍微停了些,遇到个道徒想送我们到山顶,于是往西到了九龙,便冒雨行半里,跨过老⽔桥,再顺武功山南麓而行,就上了牛心岭。五里后,经过棋盘石,〔有小庙在岭上。〕这时雨渐渐大了起来,那道徒归还了我们给他的送路费,丢下行李袋离去。有路从棋盘石直往北上去,五里后,经过石柱风洞,又过五里,便直达武功山山项,这是从集云观登山的大路;从棋盘石由小路顺深⾕向东去,是从观音崖登山的路。我想兼顾两条路上的风光,竟然从山顶的小路直奔九龙,而那道徒想仍然下到集云观,从何家坊大路走,所以他和我意见不合而离去。于是我冒雨从小路往东行。从此处起山的支脉尽都是从山顶向深⾕中倾坠而下,‮起凸‬处形成山冈,凹伏处形成山峡,道路顺着山延伸,遇山冈就攀登而上,遇山峡便俯⾝下行。从棋盘石向东经过第二个山峡时,有块十几丈⾼的石头直立在山峰侧边,让人觉得形态优美。那石头以內的山峡中石崖突兀树木丛生,看上去很奇异,但道路弯曲,大雨飞洒,草木塞路,无处可以着⾜。又沿路往东经过第三个山峡,峡间的山冈从路下面的山涧向南横越过去,径直到香炉峰的东面。从这条山冈起,山涧中的⽔便向东西两边分流,流往西的就是从集云观而流出平田的那条,流往东的就是从观音崖而流下江口的那条,它们都是安福东北的溪流。从此处后又经过两峡。向北望去,山峡內尽是树木丛草掩蔽,石崖突兀,不时地见到崖壁上仿佛挂着⽩⾊的布慢,如同向下垂悬着的瀑布,奇怪的是没有飞洒流动的态势,仔细观察欣赏,原来它们都已经结成冰了。这才知道这地方⾼而寒冷,已经不同于下边的地方了,只是我们小步慢行在雨中,不曾感觉到而已。共走五里,抵达观音崖,大概第三冈的冈脊穿越过去的地方正好是它的中部。观音崖又叫⽩法庵,是⽩云法师创建的,他的徒弟隐之进行了扩建而使庵的规模更大。此庵位于武功山的东南隅,地处深山之中,幽隐偏僻,原先是山牛野兽栖息的处所,名叫牛善堂;⽩云创建佛寺时,出现了⽩鹦飞来此地的奇异景象,所以取名叫⽩法佛殿。殿前有个宽大的⽔池,这也是⾼山中难遇见的。庵前方有座尖耸的山峰成为案山,叫箕山,是香炉峰的东面又耸起来的一座尖峰。那里实际上有庵无崖,崖就是前面经过的山峡中绵亘的石壁,没有固定的名称。庵的前后翠竹绿树非常茂盛,前面有条大路直下江口,后面就是登武功山山顶的东路。当时我⾐服鞋子都透了,赶忙更换掉,已经不作再往前走的打算。饭后雨忽然停了,于是辞别隐之,从庵东登上庵后的路。直往上二里,忽然看见西南方云雾翻滚奔涌而来,香炉峰、箕山倏忽间就被遮掩了,于是更加励已经精疲力竭的顾仆一颠一跃地往上登。又登一里,已到达⽩法庵后面的最⾼‮端顶‬,然而浓雾弥漫,往下俯瞰⽩云所建的庙宇以及山脊从中穿越过去的众多山冈山峡,见不到丝毫影子,听不到丁点儿声响,幸好天空虽然霆但不下雨。又走二里,抵达武功山山顶的茅庵中,茅庵內有两个道人,我们将行李停放在其中。三石卷殿就在那茅庵的上边,但虽在咫尺间而辨不清。道人领我进到殿中行了礼,我便返回来住宿在茅庵中。这天夜里好多次狂风怒吼,我以为风向已转为西北,天气可期望变晴,等到夭亮却发现浓雾弥漫如故。

  武功山若一道屏障东西横列着。它的正南面为香炉峰,香炉峰的西面就是门家坊的那座尖峰,而香炉峰的东面就是箕峰。三座山峰都峻峭陡削,而香炉峰⾼悬独耸,它们并列在武功山的南面,若像武功山的权星门一样。山顶上有道路通往四方:由正南面去的一条,从风洞石柱下到棋盘石、集云观,经过相公岭出平田、十八都,是一条大路,它就是我⼊山所走的那条;由东南面去的一条,从观音崖下到江口,通到安福县;由东北面去的一条,二里后出雷打石,又往前一里就是萍乡县界,然后下到山口通到萍乡县;由西北面去的一条,从九龙抵达枚县;由西南面去的一条,从九龙下钱山,抵达茶陵州。这就是武功山四方的境域。

  初四⽇听说天上的霆未散,我便静静地躺了许久。早餐后才起来,雾影忽开忽合。于是从正路下山,想去探寻风洞石柱。直往下三里,逐渐见到两旁的山都在茅草丛中露出脊梁,没有崖壁峰峦的奇秀,远远看见香炉峰顶也时出时没,而它的半山仍然和先前一样浓雾弥漫。我心想风洞石柱还在二三里以下的地方,恐怕一时难以寻找到,并且怀疑道徒所讲的是些敷衍塞责的话,即便寻着了也不会有什么奇异的景象,便乘没有下雨,仍旧返回山顶,再次在那间茅庵中吃了饭,准备先去九龙。这才从山脊上往西行,开初山中仍然是雾气弥漫,不久就渐渐散开。三里后略微向下走了一些,越过一条山脊,忽然从雾影中看见武功山中峰的北面有矗立的山崖、⾼峻的石柱,它们向上刺⼊层层云霄,往下揷进深深的地府,这就是所说的千丈崖。成百座山崖丛密地耸立着,错盘绕,⾼低不一,凹陷的山洼和突凸的峰石相互掩映。往北直向下走,到处如门如网,如幢如楼,直下到⾕地,尽都是丛密的树木、纷的杂草平平地铺在深⾕中。然而雾气还时时笼罩着山崖,等走到它们的侧边时,雾又忽然散开,好像先前的笼罩,是女人故意用⾐袖遮面以回避客人,而后面的散开,又像是用心装出笑脸客人。大概武功山若屏障横列着,东面、西面和中间共耸起三座山峰,而中峰最⾼,峰上纯是石头,南面只是山崖突兀而已,北面却是极尽了山崖悬空直立、曲折盘绕的奇美。假使不由此处而是从正路走,假使由此处走而雾气不散开,不是就要说武功山没有奇异优美的景观了吗?共走三里,经过武功山中间一座山岭的西面,接连越过两座山脊,它们都狭窄得仅有一尺五宽。到此处南北都是石崖,而北边的石崖尤其⾼峻陡削,它们深播无底,盘绕突兀,有许多奇异的景观,山脊上有两座崖壁层层破裂开,如同门一样,向下倾坠到重重深⾕中。从那两座崖壁处向下凿通道路,就可以览尽山脊北崖的各处胜景,但可惜的是山⾼路绝,没有能到达那些山崖间游览的人。又往西,依然是先下后上,这里是武功山的西峰。西峰与东峰无差异,不像中峰那样石崖⾼峻突兀、条块分明。又走五里,经过野猪洼。在西峰尽头处,看到一座石崖突出来,下面可以容纳四五个人,它叫二仙洞。听说它上面还有个金洞,我没有进去。从二仙洞起山分成两支,路从中间通过。又沿着略微下倾的路往西走四里,到九龙寺。此寺在武功山的西睡,⾼峻的山岭到了此处忽然向四周分开,围成山坞,中间有块平坦的⾕地,⽔流绕着⾕地往西面流出山峡口处的桥,向山崖间倾泻下去。寺是神宗时宁州禅师创建的,与⽩云创建观音崖,是分别在山的东西两边同时进行的。然而观音崖地势开阔畅慡居⾼临下,九龙寺地势幽深宽阔,观音崖的地理形势固然不如九龙寺那样既正而又幽静隐秘。若以地势来论,九龙寺虽然稍低于山顶,但它的⾼度反而在观音崖之上许多。寺中的僧人分住在东西两间小屋中,前些年南昌王曾特意进山到此拜佛,如今寺庙僧房的规模依然齐整。西面房中的僧人留我们住宿,我见雾气已经逐渐散开,便坚考地和他们告别‘走出寺,往西越过溪口桥,溪从南面流下。再往西越过一座山岭,又渡过一条小溪,两条溪⽔汇合而往南倾坠到山⾕中。溪从东面倾泻,道路从西面下揷,都是直往南面下去。走五里为紫竹林,有间僧人居住的小屋坐落在⾼处的急流修竹间,清幽和⾼慡兼得,也算得是佛教寺院的一处美妙所在。从山上远望此处,还是被掩蔽在重重云雾中;渐朝下走云雾渐散开,而此处破裂的崖壁上⽔流飞泻,有崖壁上的急流⾼悬在倒竖的山峡间那样一种态势。又走十里到卢台,一路间或从溪右走,或从溪左行,路线不一,但无不是行走在如巨雷轰响的⽔声中和似雪花倒溅的⽩浪间。只是⽔流在⾼⾼的山崖间,被翠竹绿树掩蔽,不能窥见到⽔流的形态和气势,等到渡过山涧⽔,又已经是⽔流平缓的地方了。走出山峡到达卢台,才有布満平坦田块的⾕地,纷的⽔流错从田畦间涌出,我们的行装鞋子都被打。回想起前天过相公岭时,要一滴⽔都不能找到;此处地势⾼于那里,但石山间溪⽔环绕,于是成了⽔流灌注的洼地。这大概是因为武功山东睡的山是一条主脊分出若⼲支脉,而武功山西睡的山是众多山峰各各分立,山峰上石头突兀崖壁并矗。泥土、石头的情形既然不同,所以⼲燥润的状况也就有差异了。溪两崖住着四五户人家,房屋呈环状离立着,想投到其中的一家住宿,但各家都以新年要宴请宾客的理由推辞了。正徘徊在路旁时,有一群人从东面村中走到村西去,他们正是被宴请的客人。其中一个少年见我没有住宿处,亲自到各家,为我找栖⾝的处所,把我带到东村已经宴请过客人的一家,〔这家人姓唐。〕这才得以留宿下来。这天行了三十里。

  初五⽇早餐后,雾气仍然遮蔽着山顶。于是往东南翻越一座山岭,走五里下到平坦的田野中,这里是大阶。此处住着几家居民,自成一个和外界相对隔绝的幽深⾕地。一条小溪从东北面流来,那是何家坊流来的溪流,卢台的溪⽔从北面流来,又有条从沙盘头来的溪⽔自西北面流来,它们汇合而流出陈钱口。两山对耸如门,路也沿溪流而去。出了陈钱口就是十八都平田,它东面对着一块宽展的大平地。大破来的⽔自北而流出陈钱口,上破来的⽔自西而流到车江,两条溪⽔汇合而往东经过钱山流下平田。路从车江沿西面的溪⽔走,五里后到上破,又进⼊山中。随后,渡过溪⽔到南面,又上了门楼岭,爬五里越过岭,又与溪⽔相遇。过了一个平坦韵山坞又走二里,有座山峰立在溪流中,山峰的南北两面各有一条溪流,它们绕流到山峰前面而汇合,这是月溪的上游。路沿山峰南面的那条溪流进⼊山中,溪的南面有个石兰冲,山崖很是突兀。又走三里,登上祝⾼岭,岭北的⽔流下安福县,岭南的⽔流下永新县。又从岭头上平平地行二里,然后走下岭往东南行二里,过了石洞的北面,便朝西南攀上一座小山,山间的石头⾊泽温润但形态⾼险峻峭。从石中往下俯瞰,有个四面环绕的石窟,石窟中有道门对着石,门里面有佛家庙宇,庙宇后有个深洞,那洞叫石城洞。洞外石崖环亘四周,石崖间有条隙朝向东面,佛庵就背靠着石崖。那庵朝向北面,石城洞在它的左边,洞门向着东北方,但石窟中的门被僧人关闭着无法进去。从石头上俯⾝呼喊,许久才得以进⼊石窟內,于是叫僧人烧火做饭,而我进⼊石城洞中游览,想争取时间出来后作石门寺的旅行。进洞门后沿着石瞪而下,很类似羡张公洞的洞门,然而大处超过张公洞。洞中⾼⾼隆起的状态与张公洞相同,但深度宽度有张公洞的两倍。洞的‮央中‬有条石冈横隔着,将洞分为內外两重,外重有些大石头分别排在洞门口,如同一个平台。平台的‮央中‬,耸立起两石笋。排列在石笋左右的,石台北面边缘处是一石柱矗立着,它有石笋两倍大,而颜⾊十分古朴凝重,它从洞底向上⾼⾼擎起,上面连接着洞顶。石柱旁有条隙,可绕着石柱转。石柱部冒出的地方,有些石头在周围环绕承托着,它们像是栽种在盘子中似的。石柱旁边有个支洞。曲折地往北再进去,又有一大石柱,下面如莲花环绕堆叠形成柱子,石柱的上部如同作为仪仗用的华贵的旗帜,顶盖连接着洞顶;这石柱旁边也有隙,可绕着石柱转。大石柱的左边另外环绕着一个小洞,那支洞更加弯隆。等走出洞,吃了饭,见洞非常奇异,未能找到火把,又与顾仆再次进⼊洞中细细探寻。出洞来已经傍晚了,于是住在庵中。

  石城洞原先名叫石廊洞;南破人刘元卿在洞口石窟中创建佛寺后,改名书林洞;如今又叫石城洞,因为洞外石崖环亘四周若像城墙。 n6zwW.cOM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作者徐弘祖 更新于2017/3/26 当前章节11405字。看徐霞客游记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