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徐霞客游记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 书号:10175  时间:2017/3/26  字数:12649 
上一章   ‮四十二记日游滇‬    下一章 ( → )
  十六⽇平明,炊饭而行,遵南街出,七里至罗尤邑。

  余以为将滨湖而行,而大道俱西南循坡,竟不见波光渚影。

  途中屡陟冈越涧,皆自西向东,而冈涧俱不巨,皆有村庐。八里,一聚落颇盛。

  以其南又一里,大路将东转而趋海门桥,有岐西南⼊,乃石宝山道也,从此始与大道别。

  南瞻印鹤山,尖耸而当湖之南,为一川之南屏。其脉自湖东南下伏,而西度复耸,故榆城大道,过海门桥绕湖南而东,由其东伏处南逾而出观音山;湖流所注,由海门桥绕山北而西,由其西尽处南捣而下沙溪。石宝山又在印鹤西南,东隔此溪南下,又西隔驼強江北流,故其路始从此溪北峡⼊,又从驼強江东峡渡,然后及石宝之麓焉。由岐路循西坡南下,一里,度一峡,从峡南上,转而西行,二里余,已遥望石宝山尖穹西大峰之南矣。

  于是复西南下一里,涉涧,乃南向升层冈,峡中曲折三里,始南逾其脊。南下二里,有⽔自西南峡来,至此折而东去,是为驼強江,有大石梁南跨之,桥南环塍连阡。南陟之,半里,有村庐倚南坡下,颇盛,是为驼強村。从村南复随箐南上,一里余,登岭脊。从脊上西望,老君山雪⾊峥嵘,在重峰夹涧之西,始知石宝之脉,犹从金华南下,而尽于驼強北转之处;若老君之脉,则南从横岭而尽于黑会、澜沧之矣。平行脊上一里余,稍南下,度峡坳,半里,东望海门桥之溪,已破峡嵌底而南,有路随箐直下而就之,此沙溪道也;有岐南上盘西峰之南,此石宝道。乃南上盘峰,一里余,凌峰之南,遂西转而饭。

  从岭头西向行二里,稍下而逾脊西,随之南转西向,一里,又西南逾其北突之崖,始平望石宝之尖,与西峰并峙,而⽩塔⾼悬其间。

  南一里,遂坠壑直下,一里,抵崖麓,则驼強江自南而北,奔流石峡中,而两崖东西夹峙,巉石飞骞,古木盘耸,悬藤密箐,蒙蔽山⾕,只觉绿云上幕,而仰不见天⽇,⽟龙下驰,而旁不露津涯。盖西即石宝之麓,东乃北绕之峰,骈夹止容一⽔,而下嵌上,极幽异之势。循东崖南行三里,夹壁稍开,有石梁西度,立梁上四眺,尚不见寺托何处。梁南两崖,溯⽔而上,已无纤径,而桥东有路,南逾东峰,则沙溪之道也。度桥西半里,西壁稍开,中坠一坑,甚峻,有巨阁当其口,已倾圮不蔽风雨,而坑中亦无⼊路,惟仰见其上,盘崖层叠,云回幛拥,如芙蓉十二楼,令人目眩心骇。路循坑右盘崖磴曲折上,一里余而⼊石宝寺山门。

  门殿三四层,俱东向,荒落不整,僧道亦寂寥;然石阶殿址,固自雄也。

  余停行李于后殿之右,一老僧栖其后,初不延纳接,余不顾,即从殿北盘左腋,穷北岩二重,复下,从殿南盘右腋穷北岩一重,再下,则老僧已炊⻩粱相待。时已下午,复从右腋上⽟皇阁,穷塔顶,既暮始下。盖后殿正嵌崖脚,其层亘之崖,重重上盘,而路各从两旁腋间,分道横披而⼊,其前既悬削,不能直上,而上亦中断,不能通,故殿后第一层分嵌三窍,北窍二重,路从北腋转,南窍一重,路从南腋转,俱回临殿上,而中间不通。其上又环为第二层,殿后仰瞻不见也。路又从⽟皇阁北转,即凭临第一层之上,从突崖北陟,蹑北支西上三里余,凌后峰之顶。

  顶颇平,西半里,有⽩塔当坪间,又中洼为土塘者二而无⽔。洼之南,皆石坡外突,平庋如塘堰,而石面有纹如龙鳞,有小洼嵌其上,皆浅而有⽔。其顶即西并大峰,其峰横列上耸,西拥如屏,蹑其上,路绝⽇暮而止。

  僧言其上有天成石像,并不竭石池,余所睹颇不一,亦少就雕刻,不辨孰为天成也。

  十七⽇由石宝饭而下山。二里,度桥东上,即转东南,二里,东逾其脊,乃转而南行。渐下,转而西南,三里,又转而东,一里,循山南转。其地马缨盛开,十余小朵簇成一丛,殷红夺目,与山茶同。二里,过一南度之脊,里余,越岭而南,始望见沙溪之坞,辟于东麓。

  所陟之峰,与东界大山相持而南,中夹大坞,而剑川湖之流,合驼強江出峡贯于川中,所谓沙溪也。

  其坞东西阔五六里,南北不下五十里,所出米⾕甚盛。

  剑川州皆来取⾜焉。从岭南行又二里,峰头石忽涌起,如狮如象,⾼者成崖,卑矮小者为级,穿门蹈瓣,觉其有异,而不知其即钟山也。

  去而后知之,再返观,已无及矣。

  又一里,遂东南下,三里及其麓。

  从田塍间东南行,二里,得一大村,曰沙腿。遇一僧,即石宝山之主僧也,留余还观钟山,且言:“从此西四十里,过蕨食坪,即通杨村、兰州,由兰州出五盐井,径从云龙州抵永昌,甚便。”余将从之,以浪穹何巢阿未晤,且一观大理,更闻此地东去即观音山,为鹤庆、大理通道,若舍此而西,即多未了之愿。

  乃别僧东南行塍间,三里至四屯,村庐甚盛,沙溪之⽔流其东,有木梁东西驾其上,甚长。度桥,又东南望峡坡而趋,二里,由峡蹑坡东向上者五里,得一坡顶,踞而饭。又东一里余,见路右有峡西坠如划堑如刀划刻出的沟堑,其南有崖北向,一洞亦北向辟门,艰于坠峡,惟隔崖眺望,不及攀也。

  又东里余,抵东脊之下,有涧自北来,小⽔流其中,南注西坠峡间。大路涉涧而东逾脊,已乃知其为三营道,如趋观音山,当溯涧而北⼊坞。余乃复返涧西,北向溯之⼊,行夹中,径甚微,两旁石树渐合。二里出夹,乃东北蹑坡而上,坡间万松森列,马缨花映⽇烧林,而不闻人声。

  五里,转而东,又上五里,始蹑其脊。脊南北俱峰,中反洼而成坳,穿坳一里,始东北向而下。望见东界,遥山屏列,上⼲云汉,而其下支撑陇盘,犹不见下辟之坞也。

  坠峡而下二里,又见东麓海子一围,⽔光如黛,浮映山⾕,然其径芜塞,第望之东下。又二里,始有路自北顶而下,随之东北降,又五里余,始及山麓。麓之东,平壑內环,小山外绕,自西大山北麓分支,回环东抱,又转而西,夹于南麓,四周如城,中辟如规,北半衍为平畴,南半潴为海子。

  海子之⽔,反西南大山之麓,破峡坠去,其中盖另一天也。

  当壑之中,有居庐骈集,是为罗木哨。其北冈峰,如负扆yǐ屏风独拥于后,而前有庐室倚其,是为李氏之居。李名某,以进士任吏部郞。

  今其家居。

  地灵人杰,信有征灵验哉。

  东行塍畴间二里,过罗木哨村。又东一里余,有大道自西北向东南过之。又东半里,抵东冈下,循之而北,半里,乃东向逾坳而上,又半里乃下,及其东麓,数家濒东溪而居。其溪自三岔路涧峡发源,经观音山过此,而西南绕出洞鼻,合浪穹海子及凤羽闷江,而同⼊普陀崆,南经中所下洱海者也。其时将暮,担者止,问村人不得,乃误从村南度小桥,由溪东大道北行。

  二里,得观音铺村,已⽇暮矣,遂宿。

  十八⽇昧慡促饭,而担夫逃矣。久之,店人厚索余赀zī为送浪穹。

  遂南行二里,过一石桥,循东山之麓而南,七里,至牛街子。循山南去,为三营大道;由岐西南,过热⽔塘,行坞中,为浪穹间道。盖此地已为浪穹、鹤庆⽝牙错壤矣。于是西南从支坡下,一里,过热⽔塘,有居庐绕之。余南行塍间,其坞扩然大开。

  西南八里,有小溪自东而西注。

  越溪又南,东眺三营,居庐甚盛,倚东山之麓,其峰更崇;西望溪流,西山之麓,其畴更沃;过此中横之溪,已全为浪穹境矣。

  三营亦浪穹境內,余始从山闻其名,以为山也,而何以当山之南?

  至是而知沐西平再定佛光寨,以其地险要,特立三营以控扼之。土人呼营为“”遂不免与会稽之邻县同一称谓莫辨矣。

  又南十里,则大溪自西而东向曲。由其西,有木桥南北跨之,桥左右俱有村庐。南度之,行溪之西三里,溪复自东而西向曲。又度桥而行溪之东三里,于是其溪西西山南突之嘴,路东南陟陇而行。四里,则大溪又自西而东向曲,有石梁南跨之,而梁已中圮,陟之颇危。

  梁之南,居庐亦盛,有关帝庙东南向,是为大屯。屯之西,一山北自西大山分支南突,其东南又有一山,南自东大山分支北突,若持衡之针,东西对,而中不接。大溪之⽔北捣出洞鼻之东垂,又曲而南环东横山之西麓,若梭之穿其隙者。两山既分悬坞中,坞亦若界而为二。

  于是又西南行塍间,三里,转而西,三里,过一小石梁,其西则平湖浩然,北接海子,南映山光,而西浮雉堞,有堤界其中,直西而达于城。乃遵堤西行,极似明圣苏堤,虽无六桥花柳,而四山环翠,中⾩弄珠,又西子之所不能及也。

  湖中鱼舫泛泛,茸草新蒲,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潋滟⽔势浩大,⽔波流动之急,湖名“茈碧”有以也。西二里,湖中有⾩中悬,‮家百‬居其上。南有一突石,⾼六尺,大三丈,其形如⻳。

  北有一回冈,⾼四尺,长十余丈,东突而昂其首,则蛇石也。⻳与蛇盘于一⾩之间,四旁沸泉腾溢者九⽳,而⻳之口向东南,蛇之口向东北,皆张吻吐沸,流环溢于重湖之內。

  ⻳之上建玄武阁,以九⽳环其下,今名九炁qì台。

  余循⻳之南,见其腭中沸⽔,其上覆出,为人击缺,其⽔热不可以濯。有僧见余远至,遂留饭,且及夫仆焉。其北蛇冈之下,亦新建一庵,余以⼊城急,不暇遍历。

  由台西复行堤间,一里,度一平桥,又二里,⼊浪穹东门。一里,抵西山之下,乃南转⼊护明寺,憩行李于方丈。

  寺东向,其殿已久敞,僧方修饰之。寺之南为文昌阁,又南为文庙,皆东向,而温泉即洋溢于其北。既憩行李,时甫过午,⼊叩何公巢阿,一见即把臂⼊林,欣然恨晚,遂留酌及更天黑后打更,仍命其长君送至寺宿焉,何名鸣凤,以经魁初授四川郫县令,升浙江盐运判官。尝与眉公道余素履,候见不得。其与陈木叔诗,有“死愧王紫芝,生愧徐霞客”之句,余心愧之,亦不能忘。后公转六安州知州,余即西游出门。至滇省,得仕籍,而六安已易人而治;讯东来者,又知六安已为流寇所破,心益忡忡。至晋宁,会教谕赵君,为陆凉人,初自杭州转任至晋宁,问之,知其为杭州故也,言来时从隔江问讯,知公已丁艰先归。后晤⾜大觉寺一僧,乃君之戚,始知果归,以忧离任,即城破,抵家亦未久也。

  十九⽇何君复具餐于家,携行李⼊文庙西庑,乃其姻刘君匏石读书处也。上午,何君具舟东关外,拉余同诸郞四人登舟。舟小仅容四人,两舟受八人,遂泛湖而北。舟不用楫,以竹篙刺⽔而已。渡湖东北三里,湖心见渔舍两三家,有断埂垂杨环之,何君将就其处,结楼缀亭,绾纳湖山之胜,命余豫题联额,余唯唯即答应。眺览久之,仍泛舟西北,二里,遂由湖而⼊海子。南湖北海,形如葫芦,而中束如葫芦之颈焉。湖大而浅,海小而深,湖名茈碧,海名洱源。东为出洞鼻,西为剸头村,北为龙王庙,三面山环成窝,而海子中溢,南出而为湖。

  海子‮央中‬,底深数丈,⽔⾊澄莹,有琉璃光,⽳从⽔底噴起,如贯珠联璧,结为柱帏,上跃⽔面者尺许,从旁遥觑⽔中之影,千花方蕊,噴成珠树,粒粒分明,丝丝不,所谓“灵海耀珠”也。

  《山海经》谓洱源出罢⾕山,即此。

  杨太史有《泛湖穷洱源》遗碑没山间,何君近购得之,将为立亭以志其胜焉。

  从海子西南涯登陆,西行田间,⼊一庵,即护明寺之下院也。何君之戚,已具餐庵中,为之醉。下午,仍下舟泛湖,西南二里,再⼊小港,何君为姻家拉去,两幼郞留侍,令两长君同余还,晚餐而宿文庙西庑。

  二十⽇何君未归,两长君清晨候饭,乃携盒抱琴,竟堤而东,再为九炁台之游。拟浴于池,而浴池无覆室,是⽇以街子,浴者杂沓,乃已。遂由新庵掬蛇口温泉,憩弄久之,仍至九炁台,抚琴命酌。何长君不特文章擅藻,而丝竹乐器的总称俱精。就⻳口泉瀹卵为餐,味胜于汤煮者。已而寺僧更出盒佐觞,下午乃返。西风甚急,何长君抱琴向风而行,以风韵弦,其声泠泠líng指声音清越,山⽔之调,更出自然也。

  二十一⽇何君归,饭余于前楼,以其集示余,中有为余咏者。余亦作二诗以酬之。

  二十二⽇何君特设宴宴余。余以小疾暂卧,恳辞不获同意,強起赴酌。何君出所蔵山⾕真迹、杨升庵手卷示余。

  二十三⽇何长君联骑同为佛光寨之游。

  佛光寨者,浪穹东山之最⾼险处。东山北自观音山南下,一穹而为三营后山,再穹而为佛光寨,三穹而为灵应山,其势皆崇雄如屏,连障天半,遥望虽支陇,其中实多崩崖叠壁,不易攀跻,故佛光寨夙称天险。

  《名胜志》谓为孟获首寨,然载于邓川,而不载于浪穹,误矣。

  国初既平滇西,有普颜笃者,复据此以叛,久征不下,数年而后克之。今以其地建灵光寺。从寺后而上,有一女关最险,言一女当关,莫之能越也。

  颜笃据寨,以诸女子分守峰头,遥望山下,无所不见。

  从关而上,即通后山之道,北出七坪,南下北牙者也。余闻其胜,故与长君先及之。仍从九炁台,共十里,过大屯石梁。其梁已折而重建,横木桥以度。遂从东北行五里,转而东,从径路又三里,直抵东山下,乃沿山东北上,又二里而及灵光寺。寺门东向,下临遥川,其前坡虽峻而石不多,惟寺前一石,⾼突如屋。前楼后殿,两庑为炊卧之所,乃何君之伯某府别驾所建,今且就圮矣。余至,先有三客在,皆吕姓,一少而⿇⾐者,为吕挥使子,其二长者,即其叔也。具餐相饷,为余言一女关之胜,即登之,诸君谓⽇晚不及。迨下午,诸吕别去,何长君亦往三营戚家,余独留寺中,为明晨遍历之计。诸吕留蔬果于僧,令供余,且导余游。

  二十四⽇晨起索饭,即同寺僧从寺后跻危坡而上。

  二里余,有岐:北盘⼊峡者,向寨址道也;历级直上而南越峰头者,向一女关道也。余从其上者,一里余,凌坡之脊,随之南转,俯瞰脊东盘夹中,有遗址围墙,即普颜笃之旧寨也,反在其下矣。南一里,峰头始有石累累。从其下东转,南突危崖,北临寨底,线径横

  (下缺)

  (二十五⽇至月终俱缺)

  译文

  十六⽇天亮,做饭吃后出发。沿南街出去,行七里到罗尤邑。我以为将要沿着湖走,而大路都是往西南沿坡走,一点看不到波光⽔影。途中多次登冈越洞,冈、涧都是从西到东走向,并且都不大,都有村舍。八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聚落。从聚落南又走一里,大路要往东转然后通往海门桥,有岔路往西南去,是去石宝山的路,从这里就和大路告别。往南瞻望印鹤山,尖耸而位于剑川湖之南,是这一平川的南边屏障。印鹤山脉从湖东南低伏,往西延伸后又耸起,所以去榆城的大路,经过海门桥绕湖南岸后往东,从湖东边低伏处往南越,然后走出观音山;湖⽔流向,从海门桥绕到山北然后往西流,从印鹤山西边尽头处往南冲下沙溪。石宝山又在印鹤山西南,东边阻隔沙溪往南流,西边又阻隔驼強江往北流,所以道路就顺沙溪北边的峡⾕延伸,又顺驼強江东边的峡⾕延伸,然后到石宝山麓。从岔路沿西坡往南下,一里,穿过一道峡⾕,顺峡⾕南面上,转向西行,二里多,已经遥望到石宝山尖耸在西大峰的南面了。于是又往西南下一里,越过沟涧,就往南登层叠的冈,在峡⾕中曲折地走了三里,才往南越过冈脊。往南下二里,有⽔从西南边的峡⾕流来,到这里转向东流去,这是驼強江,江上有大石桥南北横跨,桥南田埂环绕相连。往南过桥,半里,有村舍傍靠在南坡下,很大,这是驼強村。从村南又顺著往南上,一里多,登上岭脊。从脊上向西眺望,老君山雪⾊峥嵘,在重峰夹涧的西面,才知道石宝山脉,还是从金华山往南延伸,然后在驼強江转北流之处结束;至于老君山脉,则南边顺横岭延伸,然后在黑会江、澜沧江汇处结束。在脊上平行一里多,逐渐南下,越过峡坳,半里,往东眺望海门桥的溪流,已经穿过峡⾕,嵌⼊峡底往南流,有道路顺著直下而沿着溪延伸,这是沙溪道;有岔路往南上,绕到西峰南面,这是石宝山道。于是往南上盘绕峰走,一里多,登凌峰南,就往西转然后吃饭。从岭头向西走二里,逐渐下然后越到脊西面,顺着路转南往西走,一里,又往西南翻越那北突的山崖,于是平视石宝山尖,和西峰并列对峙,而⽩塔⾼悬其中。

  往南走一里,就坠壑直下,一里,到崖麓,这里驼強江从南向北,在石峡中奔流,而峡⾕两边崖石东西对峙,峭石斜飞,古树盘绕⾼耸,悬藤密竹,蒙蔽山⾕。只觉得绿云蒙在上方,而抬头看不见天⽇;⽟龙般的江⽔在下奔驰,而两旁没有渡口江岸。原来西边就是石宝山麓,东边是往北绕的山峰,并列相对,只容一⽔,而且下面深嵌,上面陡,极尽幽异之势。沿东崖往南走三里,狭窄的峡壁逐渐开阔,有石桥跨越江西岸,站在桥上眺望四周,还看不见寺庙在哪里。桥南两边是山崖,溯⽔而上,已经没有小路,而桥东有路,往南翻越东峰,就是沙溪道。过桥往西走半里,西壁逐渐开阔,中间坠下去一个坑,很陡,坑口有巨阁坐落,已经倾塌,不能遮挡风雨,而坑中也没有进坑的路,只是仰⾝看坑上面,盘崖层叠,⽩云缭绕,屏障⾼耸,如同芙蓉十二楼,令人目眩心惊。路从坑右盘绕崖上的石阶曲折而上,一里多就进⼊石宝寺山门。门、殿共三四层,都向东,荒废零落,没有秩序,僧道也零落稀少;而石阶殿址,确⾜以称雄。我把行李停放在后殿右边,一个老僧人住在背后,一开始他不接纳,我不理会,就顺殿北盘绕左侧,穷究二层北岩,又下来,顺殿南盘绕右侧,穷究一层北岩,再下来,而老僧人已经煮好⻩米饭等着了。这时已是下午,又从右侧上⽟皇阁,穷究塔顶,太落山后才下来。原来后殿正正嵌在崖脚,崖石重叠往上盘绕,而道路分别从两侧各自横穿而⼊,往前已是陡峭悬空,不能直上,而往上也中断,不能通过,所以殿后第一层分别嵌⼊三个洞,北洞二层,路从北侧转,南洞一层,路从南侧转,都迂回到殿上面,但中间不通。这一层上面又绕成第二层,在殿后仰望而看不见。道路又顺⽟皇阁往北转,就登凌到第一层上面,顺突崖往北上,踏上北支往西上三里多,登上后峰顶。峰顶比较平,往西走半里,平地中立有⽩塔,又中洼成两个⽔塘却没有⽔。洼地南边,都是往外突的石坡,平架如同⽔塘堤坝,而石面上有龙鳞一样的纹路,有小洼坑嵌在石面上,都浅但有⽔。峰顶西边和大峰相连,大峰横列着往上耸,像西边拥起的屏障,我想攀越上去,因没有路天⾊晚而止步。僧人说上面有天生的石像,而且还有不会枯竭的池塘,我所看到过的不止一处,也有稍为雕刻过的,分辨不出哪一座是天生的。

  十七⽇在石宝寺吃饭后下山。二里,过桥往东上,很快转东南,走二里,往东越过山脊,就转南行。渐渐往下走,转向西南,三里,又转向东,一里,沿山往南转。〔这一带马缨花盛开,十多朵小花簇成一丛,殷红夺目,和山茶一样丽。〕二里,越过一道往南延伸的山脊,一里多,越岭往南走,才看到沙溪坞,在东麓敞开。所攀越的山峰,与东部大山相对立而往南延伸,中间夹着大山坞,剑川湖的⽔流,汇合驼強江从峡⾕流出,纵贯坞中,是所说的沙溪。山坞东西宽五六里,南北不下五十里,出产的米⾕十分富裕,剑川州所需粮食都来这里补⾜。又顺岭往南走二里,峰头忽然涌起石块,如狮如象,⾼的形成崖石,低的形成台阶,我穿过石门,踩着石‮瓣花‬,感到其中有异常的景致,却不知道这里就是钟山。离开后才知道,想再返回去观览,已经来不及了。又走一里,就往东南下,三里到山麓。从田埂中往东南走,二里,到一个大村庄,名沙腿。遇到一个僧人,就是石宝山的主持,他想挽留我返回去观览钟山,而且说:“从这里往西四十里,经过旅食坪,就通到杨村、兰州,从兰州出五盐井,径直顺云龙州到永昌府,十分方便。”我想听从他的建议,但因为还没见到浪弯县的何巢阿,而且想看看大理府,另外听说这里往东去是观音山,是去鹤庆府、大理府的通道,如果舍弃这条路而往西走,就有许多未能了却的心愿。

  于是和僧人告别,往东南从田埂上走,走了三里到四屯,村落很繁荣,沙溪⽔从村东流过,有木桥东西横跨溪上,很长。过桥,又往东南看着峡坡走,二里,顺峡登坡往东上五里,到一道坡顶,盘坐着吃饭。又往东走一里多,看见路右峡⾕西坠、如同割开的沟堑,峡⾕南有北向的山崖,一个洞也向北开门,很难坠⼊峡⾕,只有隔着崖眺望,来不及攀登。又往东走一里多,到东脊下,有沟涧从北伸来,沟中有小⽔流,往南注⼊往西坠的峡⾕中。大路越过沟涧后往东翻越山脊,过后知道这是去三营的路,如果要到观音山,应当溯涧往北进⼊山坞。我于是又返回涧西,往北溯流而⼊,在夹的沟涧中走,路很细小,两旁崖石和树木渐渐合拢。二里后走出夹,就往东北登坡而上,坡间万棵松树森然耸立,马缨花在光下映红松林,但没有听到人声。走了五里,转向东,又往上走了五里,才登上坡脊,脊南北都是山峰,中间反而洼成山坳,穿坳走一里,才往东北下。眺望东部,远山屏障般地耸列,上冲云霄,而下面支撑着陇冈盘绕,仍然看不到下面辟有的山坞。

  坠⼊峡⾕下二里,又看见东麓有一片湖泊,青黑⾊的⽔光,浮映山⾕,然而道路荒芜阻塞,只能看着湖泊往东下。又二里,才有路从北顶伸下来,顺路往东北下,又五里多,于是到山麓。山麓之东,平坦的壑⾕向內绕,小山向外绕,从西部大山北麓分出的支脉,回环东抱,又转向西,夹在南麓对面,如城墙围绕四周,中间如用圆规画出,北半部扩展为平畴,南半部积⽔为湖泊。湖中的⽔,反而朝西南紧靠大山麓,穿过峡⾕坠流而去,其中大概是另外一番天地。壑⾕正中,房舍聚集相连,这是罗木哨。北面的冈峰,如同背靠的屏风,独自耸拥在后面,而前面有房舍傍靠在冈峰南面,这是李氏的家。〔李某,以进士⾝份任吏部郞。如今他在家居住。〕地灵人杰,确实有应验啊。往东在田埂上走二里,过罗木哨村。又往东走一里多,大路从西北向东南叉而过。又往东走半里,到东冈下,沿冈往北走,半里,就向东越坳而上,又半里就往下走,到冈东麓,数家人濒临东溪居住。溪⽔从三岔路涧峡发源,流经观音山后流过这里,然后往西南绕过出洞鼻,与浪弯海子和凤羽闷江会合后,一齐流⼊普陀峻,往南过中所后注⼊洱海。这时天快黑了,挑夫想停留,找不到村民留宿,就误从村南过小桥,沿溪东的大路往北走。走了二里,到观音铺村,天已经黑了,于是住宿。

  十八⽇天亮时催促吃饭,但挑夫逃走了。很久,店主人多要我的钱,为我送行李到浪弯县。于是往南行二里,过一座石桥,沿东山麓往南走,七里,到牛街子。沿山往南去,是到三营的大路;从岔路向西南,过热⽔塘,在坞中行走,是到浪穿县的小路。原来这里已经是浪弯县、鹤庆府⽝牙错的接壤地带了。于是往西南顺着一支坡下,一里,经过热⽔塘,有民房环绕。我往南从田间走,山坞豁然大开。往西南走八里,一条小溪从东向西流。越过小溪又往南走,向东眺望三营,居家很兴盛,傍靠在东山麓,那里山峰更⾼大;向西眺望溪流,紧西山麓,那里土地更肥沃;越过这条横穿山坞的小溪,已经完全属于浪弯县境了。〔三营也在浪弯县境內,我最初在⾜山听到三营之名,以为是山二字,但为什么位于山南呢?到了这里才知道,西平侯沐英第二次平定佛光寨,因为其地险要,专门建立三营来控制。当地人读营为声,于是不免与绍兴府会稽相邻的山县称谓相同、不能分辨了。〕

  又往南走十里,大溪从西向东弯曲。沿大溪往西走,有木桥南北横跨溪上,桥左右都有村舍。往南过桥,从溪西岸走三里,溪⽔又从东向西弯曲。又过桥从溪东岸走三里,于是溪⽔向西紧西山往南突的山口,道路向东南登陇而行。四里,则大溪又从西往东弯曲,石桥南北横跨溪上,但桥中间已经坍塌,过桥较危险。桥南住家也兴盛,有座东南向的关帝庙,这是大屯。大屯西,一道山北边从西部大山分出支脉往南耸起,其东南又有一道山,南边从东部大山分出支脉往北耸起,像保持平衡的针,东西错相对,但中间不相连。大溪⽔往北冲向出洞鼻的东垂,又转向南,环绕东部横山的西麓,像梭子那样从山穿过。两道山既然分别悬立在坞中,山坞也被分为两部分,

  于是又往西南从田间走,三里,转向西,三里,过一座小石桥,桥西是浩的平湖,北边和浪弯海子相连,南边映衬山⾊,而西边城墙耸立,湖中有堤为界,堤一直往西通到城。于是顺堤往西行,堤和西湖的苏堤极其相似,虽然没有六桥花柳,但四周青山环绕,湖中的小岛如珠串,又是西湖所赶不上的。湖中鱼船泛泛,新长出的蒲草⽑茸茸的,点琼飞翠,有不尽苍茫、无边的意境。湖名“花碧”真是名符其实啊。往西走二里,湖中有小岛悬在‮央中‬,岛上有上百户人家居住。岛南有一块石头突起,六尺⾼,三丈长,形状如⻳。岛北有一道迂回的山冈,四尺⾼,十多丈长,东端突起如昂首,是蛇石。⻳和蛇错盘踞在一岛之间,四周有九个沸泉腾溢的洞⽳,而⻳口向东南,蛇口向东北,都张着口噴吐沸泉,泉⽔在湖內流环溢。⻳石上建有玄武阁,因为下面环绕着九个洞⽳,如今名九羔台。我沿着⻳石南,看见⻳舿中泉⽔沸腾,⻳上覆盖突出,被人敲缺了,⽔很热,不可以洗涤。有个僧人看见我远道而来,就留我吃饭,而且连挑夫、顾仆一道。岛北蛇冈下,也新建了一座庵,我因为急着进城,无暇遍游。

  从九羔台西往堤上走,一里,过一座平桥,又走二里,进⼊浪弯县城东门。走了一里,到达西山下,于是往南转进护明寺,把行李放在方丈中。寺向东,大殿已经敝坏了很长时间,僧人正在修整。寺南部是文昌阁,再南是文庙,都向东,而温泉就从寺北部流出。放置行李后,时间刚过中午,进城拜访何公巢阿,一见面就握着我的手臂请进去,大家喜悦万分,相见恨晚,于是留我饮酒到天黑打更时,然后让他的长子送我到寺中住宿。〔何公叫何鸣凤,最初以经魁的⾝份被任命为四川省郸县知县,后提升为浙江省盐运判官。曾经和眉公说起我是布⾐之士,想探望而没能如愿。他写给陈木叔的诗有“死愧王紫芝,生愧徐霞客”的句子,我觉得惭愧,也不能忘怀。后何公升任六安州知州,我就出门往西远游。到云南省后,看到官吏的名册,而六安知州已经换人担任;间东部来的人,又知道六安州已经被流寇攻破,心中更加忧虑。到晋宁州时,见到学师赵君,赵君是陆凉州人,当初从杭州转到晋宁州任职,问后,知道是何公在杭州的故,他说来就任时在与六安州隔江相对的地方打听,得知何公因⽗⺟去世已经先回来了。后来我在⾜山大觉寺见到一个僧人,是何公的亲戚,于是知道何公真的回来了,因⽗⺟去世而离任服丧,六安州城就被攻破了,到家也没多久。

  十九⽇何君又在家备下饭,我带着行李来到文庙西厢房,是他的姻亲刘鲍石君读书的地方。上午,何君在东关外准备了船,拉我和他的四个儿子上船。船小,仅能容下四个人,两张船共八个人,于是往北游湖。船不用浆划,只是用竹嵩撑⽔就行了。往东北在湖中行三里,湖心有两三家渔舍,有断埂垂杨环绕着,何君准备就在这个地方建盖楼房,点缀亭阁,收揽湖光山⾊的美景,让我预先题写对联扁额,我答应了。观览了很久,然后舟往西北行,二里,就从湖进⼊海子。南面是湖北面是海,像葫芦形状,而中部狭窄处犹如葫芦的细处。湖大而⽔浅,海小而⽔深,湖名花碧,海叫洱源,东边出到洞鼻,西边是例头村,北边是龙王庙,三面环山,形成深窝,而海⽔从其中溢出,往南流出去形成湖。海子‮央中‬,海底有数丈深,⽔⾊清莹,放出琉璃的光芒,洞⽳从⽔底噴起,如一串串联贯的珍珠美⽟,结为⽔柱筛幕,往上跃出⽔面一尺多,从旁边遥观⽔中的影象,千花万蕊,噴成珍珠树,粒粒分明,丝丝不,是所说的“灵海耀珠”的景⾊。《山海经》说洱源发源于罢⾕山,就是这里。杨太史的《泛湖穷洱源》遗碑埋没在山中,何君最近收购到,准备为碑立亭以标明这一佳境。从海子西南岸登陆,往西从田中走,进⼊一座庵,是护明寺的下院。何君的亲戚,已经在庵中准备了午餐,饭酒⾜。下午,仍然上船游湖,往西南行二里,又驶⼊小港,何君被姻亲家拉去,两个小儿子留下来陪着,让两个大儿子和我一起返回,晚饭后住在文庙西厢房。

  二十⽇何君没回来,两个大儿子一清早就等候我吃饭,于是携带食盒,怀抱琴,往东走完湖堤,第二次去游九悉台。计划到池里‮浴沐‬,但浴池没有房屋覆盖,这一夭因为是街子天,‮浴沐‬的人很多,于是不去‮浴沐‬。就去新庵用手捧蛇口温泉,休息、玩耍了很久,仍然到九羔台,弹琴小饮。何君的长子不仅擅长文章词藻,而且精通弦乐器、管乐器。就着⻳口的泉⽔煮蛋作为午餐,味道比用⽔煮的好。不一会,寺里的僧人又拿出食盒助酒,下午才返回。西风很急,何君的长子抱着琴风走,让风来合弦,琴发出山⽔之音,更显得自然。

  二十一⽇何君回来了,在前楼请我吃饭,把他的文集给我看,其中有为我咏的诗。我也作了二首诗酬对。

  二十二⽇何君专门设宴宴请我。我因小病想卧短暂休息,真心推辞而不被获准,勉強起赴宴。何君拿出他所收蔵的⻩山⾕真迹、杨升庵手卷给我看。

  二十三⽇何君的长子和我一齐骑马去游佛光寨。佛光寨是浪弯县东山的最⾼最险处。东山北边从观音山往南延伸,第一次隆起为三营后山,第二次隆起为佛光寨,第三次隆起为灵应山,山势都⾼大雄伟,如同屏障,连起来遮挡了半边夭,遥望虽然是支陇,其实中间有很多崩崖叠壁,不容易攀登,所以佛光寨向来被称为天险。〔《名胜志》称为孟获首寨,但记载在邓川州,而不在浪弯县,记载错误。〕本朝建国初年平定滇西后,有右承叫普颜笃的,又盘踞佛光寨而叛,很长时间都没被‮服征‬,数年之后才攻克了。如今在此地建盖灵光寺。从寺后上去,一女关最险,意为一女当关,没有谁能越过。普颜笃占据灵光寨时,让众女子分守峰头,遥望山下,无所不见。顺关而上,是通往后山的路,往北出到七坪,往南下到北牙。我听过这一名胜,所以和何公的长子先去。仍然顺九羔台走,共十里,过大屯石桥。石桥断了,正在重建,搭木桥过去。于是往东北走五里,转向东,又从小路走三里,直抵东山下,然后沿山往东北上,又走二里就到灵光寺。寺门东向,下临远方的平川,前面坡虽然陡但石头不多,只是寺前有一块巨石,和房屋一样⾼耸。前楼后殿,两边厢房是做饭‮觉睡‬的地方,这是何君的伯⽗、某府的别驾所建盖的,如今快要‮塌倒‬了。我到达时,有三个客人先在这里,都姓吕,其中年少而穿⿇⾐的,是吕指挥使的儿子,二个年长的,是他的叔⽗。他们准备了午餐请我吃,对我说一女关胜景,我想立即去攀登,他们说天晚来不及了。到下午,姓吕的三人告别而去,何君的长子也去三营亲戚家,我独自留在寺中,为明天一早游遍胜景作考虑。〔姓吕的三人把蔬菜⽔果留给僧人,让僧人供应我,而且为我导游。〕

  二十四⽇早晨起带上饭,就和寺里的僧人从寺后登陡坡而上。二里多,有岔路:往北盘绕进⼊峡⾕的,是去佛光寨遗址的路;沿石阶直上,然后往南翻峰头的,是去一女关的路。我顺往上的路走,一里多,登上坡脊,随脊往南转,俯瞰脊东盘绕的峡⾕中,有佛光寨遗址的围墙,就是原来普颜笃的山寨,反而在脊下面了。往南走一里,峰头才有较多的石块,从下面往东转,南边突起陡崖,北边对着峡底的山寨,线一样细的小路横穿山。 n6ZwW.cOm
上一章   徐霞客游记   下一章 ( → )
作者徐弘祖 更新于2017/3/26 当前章节12649字。看徐霞客游记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徐霞客游记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