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明朝的那些事儿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朝的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书号:16399  时间:2017/5/22  字数:11273 
上一章   ‮0400-1300‬    下一章 ( → )
  [31] 
  陈友谅的愤怒 
  陈友谅真的愤怒了,自他从军以来,没有人敢再欺负他,在他面前总是畏畏缩缩的,常遇舂何许人也,居然敢向自己挑衅! 
  他终于动手了,这次不再是小打小闹了,打到应天,把朱元璋赶回去种田! 
  当然这是朱元璋所不愿意看到的。 
  这次常遇舂是真的把狼招来了。 
  至正二十年,陈友谅率领他全‮国中‬最強大的舰队向应天进发,他的战船名字十分威风,在此要详细说说,分别是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鳖等,就差取名为惊破天了。 
  船名威风,那么战船呢,应该说战船也很厉害,这些战船大都有三层楼⾼,各种火炮齐备,用这样的船来与朱元璋的渔船打仗是不用攻击的,只要用撞就可以了。 
  陈友谅在攻击前通知了张士诚,让他夹攻朱元璋,然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命令他的无敌舰队向应天出发。 
  陈友谅指挥作战有个很大的特点,这个人似乎从来不去仔细研究作战计划,而是率意而为,打到哪算哪,这个特点也一直让他为军事专家所垢,但客观看来,这正是他的作战特点,也是他的指挥艺术的精华之处。 
  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攻击什么地方,敌人能知道么?碰到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谁能顶得住?朱元璋就吃了他的亏。 
  当朱元璋得知陈友谅率领大军攻击时,陈友谅的舰队已经攻占了军事要地采石,速度之快,让朱元璋咂⾆,而应天最重要的屏障太平现在就孤零零的屹立在陈友谅的十万大军面前,由于没有想到陈的汉军攻击如此迅速,城內只有三千士兵,由花云任统帅,陈友谅在攻击太平的战役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舰队的可怕实力。 
  他并没有让士兵去攻城,只是让士兵将船只开到太平城靠江的城墙边,并说这样就可以攻破城池了,士兵还以为他是开玩笑,当他们的巨舰到达太平城墙时,并用短梯从容的爬上了城头后,他们才相信,这是真的。此战一举歼灭了三千守军,当陈友谅的汉军从城墙爬下来时,很多守军还没反应过来,呆呆的看着汉军,他们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么⾼的城墙,还有长江天险,难道这些人是飞过来的?! 
  太平被攻破了,应天就像一个⾚裸的孩子,暴露在陈友谅的利剑下,陈友谅已经杀了徐寿辉,成为了皇帝,现在他的目标只有朱元璋,仅有一万⽔军,看似不堪一击的朱元璋。 
  天下已经在我手里! 
  [32] 
  看来上天要抛弃朱元璋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没有赢的希望,每次当他到玄武湖看到那些破烂的渔船时,总有想一把火把这些垃圾烧掉的冲动。 
  但事情总是有转机的,就在陈友谅大军南下之前不久,上天送了一份大礼给他,这份大礼是一个人。 
  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朱元璋的部下胡大海攻下了处州,胡大海是一个爱惜人才的将领,他听说附近有几个隐士很有才能,便派人去请,所谓隐士,是指神龙见首不见尾,别人已经吃完午饭,他还在洗脸的那种人,未必真有本事,但不管如何,多拉一个人下⽔总是好的。 
  这几位隐士的名字分别是叶琛、 章溢、刘基。 
  前两个人接到邀请,立刻就来了,可是最后的这个刘基是怎么请都不来。 
  胡大海觉得此人架子太大,不想再去请了,可有人对他说,叶琛和章溢请不请无所谓,这个刘基一定要请,因为这个人懂天文。 
  今天的人们对天文学的‮趣兴‬有限,可在当时,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本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属于帝王之学的一种,地上的君王们觉得辽阔的土地已经不能満⾜自己的望和虚荣,便把自己的命运和天上的星星联系在一起,出生的时候是天星下凡(一般要刮风下雨),即位时候是紫微星闪耀,被人夺位是异星夺宮,死的时候的是流星落地。 
  总而言之,都和星星有关,懂这门学问的何止是人才,简直是奇才。 
  于是胡大海就上报朱元璋,朱元璋甚是感‮趣兴‬,便派了一个叫孙炎的人来召刘基,但刘基就是不给面子,急了就回赠了一把宝剑给孙炎,这是一个不友好的举动,而孙炎眼见使命不能完成,也急了,撕下了温情的面具,对刘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这把剑应该应该献给天子,天子用剑专门斩杀那些不听话的人(剑当献天子,斩不顺命者)。 
  刘基明⽩了,这个眼前亏吃不得,乖乖的去朱元璋的手下⼲活。但当时的朱元璋对他的‮实真‬能力并不了解,把他看成算命先生之类的角⾊。 
  金子总会发光的! 
  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篇 第九章 
  章节字数:3355 更新时间:07-02-22 15:46 
  [33] 
  当太平失守的消息传到了应天后,朱元璋召集他的谋士们商量对策,在会议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大部分(注意这个词)主张逃跑,另外一部分主张退守紫金山,但这两部分人在一个问题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放弃应天。 
  这些平⽇自吹神机妙算的谋士在此时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除了痛骂常遇舂外,他们做的事情也只是吹嘘汉军的強大,太平如何失守,自己的军队如何差等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绝不能战,战则必亡。 
  朱元璋失望的看着这些人,他相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打好了包裹,给老婆孩子准备了逃跑的车辆,随时准备投靠新的老板,然后在他摔跤倒地的时候再踩上一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从来都是这些人的特长。 
  此时,他看到了脸⾊晴不定的刘基,似乎有话要说,他开口问道:"刘基,你有话说?说吧"。 
  刘基的那些同僚们停止了议论,看着刘基,自从这个人到了朱元璋手下担任谋士后,沉默寡言,也没有出过什么主意,大家不怎么瞧得起他,只是因为此人脾气很好,从不发火,人缘倒还不差。 
  刘基站了起来,长时间的等待和倾听已经消磨了他所有的耐心,他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不再是一个好好先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刘伯温! 
  他用轻蔑的眼光俯视着这些平⽇自视甚⾼的所谓才子们,用一种几乎歇斯底里的语气大声说道: 
  那些说要投降和逃跑的人应该立刻杀掉!你们就这么胆怯吗!现在敌人虽然強大,但却骄横,只要我们敌深⼊,使用伏兵攻击,打败陈友谅是很容易的!一味只想着逃跑的人,难道也有脸自称为臣吗?! 
  他训斥了那些懦弱的人,并详细分析了局势,告诉所有的人,陈友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围的人被他惊呆了,愣愣的看着他。 
  如果我们失去了应天,还能去哪里呢,我虽力薄,也能拚命!要走你们走,我绝不走! 
  我哪里也不去,誓与应天共存亡! 
  他的声音如同狂风暴雨,扫着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34] 
  朱元璋百感集,看着这么多的所谓从龙之臣只为自己打算,而这个刚刚到自己手下⼲活的人却能以自己的勇气说出与城共存亡这样的话,他不是没有畏惧感,他很明⽩,如果陈友谅攻下了应天,自己多年奋斗的心⾎会毁之一旦,他也会像徐寿辉一样成为陈友谅皇位的垫脚石,不可能做和尚,不可能做农民,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他当然想一战歼灭陈友谅,让这个讨厌的人从世界上消失,可是陈友谅太強大了,強大到似乎无法战胜,那庞大的战船就像可怕的怪兽,会将他和他那弱小的⽔军呑没。 
  那就躲躲吧,可是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滁州?濠州?像狗一样被人追来追去,最后又像狗一样被人杀死? 
  刘基的话给了他勇气,一个弱不噤风的书生尚有如此决心,我又畏惧什么!我本一无所有,经过多少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今天,难道就不能放手一搏吗! 
  他站了起来,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斩钉截铁的吐出了四个字:此地决战! 
  在确定了战略方向后,他召集谋士谈论如何对敌,大凡这个时候,狗头军师们会提出一大堆建议,好的坏的都有,就看拿主意的人识不识货,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工作,如果建议对了,而且被使用了,自己就会成为大功臣,如果没有被使用,事后也可以证明自己有先见之明,如果出的是坏主意,那也没关系,老婆不好找,老板还是好找的,换一个就是了。 
  有谋士说,应该先攻下太平,然后以太平为屏障与陈友谅决战。 
  又有谋士说,应趁陈友谅立⾜未稳,马上出击与他决战,击敌半渡,可收全功。 
  我们客观的来看,这两种主意似乎都不错,提出谋略的人也是很有见识的,但真的行得通吗? 
  朱元璋再度表现出了他的军事天才,这种天份将在今后不断的帮助他。 
  他分析道,先攻太平是不行的,因为太平城坚固,不能保证一定能攻下来,即使攻下来后,也无法在短时间內守住,陈友谅就会一鼓作气攻克太平继而攻击应天,而那时主力‮队部‬已经极为疲劳,本守不住应天。主动出击决战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舍弃坚城不守,贸然出击,一旦未能与敌军进行决战或是战败,整个战局就会陷⼊被动。 
  最后,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用手指向了应天城外的龙湾—— 
  "就在这里!" 
  [35] 
  朱元璋的计划是这样的,考虑到自己的⽔军不如陈友谅,他决定把陈友谅上岸来,引他进⼊预定地点,设伏打他。他分析了陈友谅⽔军的进攻方向,认为陈友谅的⽔军一定会经过长江,进⼊秦淮河并直抵南京城墙之下,在这条⽔路上,战船唯一的阻碍是长江到南京西城墙的三叉江上的一座木制桥,这座桥的名字叫江东桥。 
  如果陈友谅走这条路,朱元璋的军队将直接面对汉军的可怕舰队,所以不能让陈友谅走这条路。 
  朱元璋为陈友谅的汉军选定的墓地是龙湾。龙湾有一大片的开阔地,汉军到此地只能上岸,而自己的军队能利用当地的石灰山作屏蔽,随时可以在后面突袭汉军。这里是最好的伏击地点。 
  朱元璋召集了他的⾼级将领们,这些人和他一起从濠州打倒应天,个个⾝经百战,朱元璋充分的信任他们,在这些将领面前,朱元璋一扫之前的犹豫和踌躇,带着自信的表情宣布了他的计划。 
  首先,他指示驻守城正北方的邵荣放弃阵地,因为他镇守正是那个关键的地方--龙湾。 
  其次,他命令杨靖、赵德胜、常遇舂、徐达带领‮队部‬埋伏在龙湾和南城,一旦汉军进⼊伏击圈就进行攻击。 
  最后,他本人带着预备队驻扎在西北面的狮子山,作为最后的决战力量。 
  "此次攻击,我为总指挥,当我挥舞红⾊旗帜时,即代表敌军已经到达,当我挥舞⻩⾊旗帜时,你们就要全力进攻,决战只在此时!" 
  然而徐达提出了疑问:如果陈友谅军不攻占龙湾,而直接从秦淮河攻击应天,这个计划是无法执行的。 
  是的,说的有道理,陈友谅带领的是⽔军,必定会走⽔路,他又凭什么放弃自己的优势去和朱元璋打陆地战呢。 
  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他指着将领中的一个人说道:"这就要靠你了"。 
  这个人叫康茂才。 
  这是一个战略意义上的谋,康茂才原先是陈友谅手下大将,后来投奔朱元璋,但他仍在朱元璋的指示下与陈友谅有着秘密接触,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一个两面间谍,是朱元璋埋在陈友谅⾝边的一颗棋子。 
  康茂才早已派人送信给陈友谅,说他将倒戈,建议陈友谅采取⽔路进攻,他将会在江东桥与陈友谅回合,并将这座唯一阻挡⽔军前进的桥梁挪开,让陈友谅的⽔军经过秦淮河直抵南京城墙之下。陈友谅大喜过望,并表示一定会在胜利后重赏康茂才,在得到陈友谅的回音后,朱元璋命令李善长连夜重造了一座石桥。 
  这座石桥将给予陈友谅最为沉重的精神打击。 
  朱元璋宣布了他的全部作战计划,以坚定的目光看着他的将领们:"我们自濠州出发以来,经历了无数困苦,打败了无数敌人,才取得今天的一方土地,虽然陈友谅比我们強大,但只要我们敢于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我相信我是对的!" 
  [36] 
  朱元璋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门。 
  在进行决策时,会有很多人在你耳边提出他们自己的意见,将他们手中的钥匙给你,让你去选择,但这个游戏最残酷的地方在于 
  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 
  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在战役实施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能抓住这个时机的,即是天才--拿破仑 
  朱元璋在那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在无数的建议中,坚持了自己的看法,牢牢地抓住了那把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他的成功不是侥幸的,他当之无愧 
  他正等待着陈友谅的到来 
  陈友谅此时正沉浸在‮大巨‬的喜悦中,他已经成为了皇帝,现在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面前低着头,聆听他的训示,他的舰队已经兵临城下,应天指⽇可克,朱元璋将永远消失在世界上,这片大地上的百姓将在他的管理下,成为他的臣民。 
  我不是渔民的后代,从来都不是!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安揷在朱元璋军中的康茂才已经成为我的內线,他将在明天为我打开通往应天的道路,我的舰队将一往无前,‮服征‬这个富庶的地方,然后就是张士诚,他不过是个软弱的家伙,决不会是我的对手,我将是最后的胜利者! 
  明朝那些事儿 朱元璋篇 第十章 
  章节字数:5342 更新时间:07-02-22 15:46 
  [37] 
  至正二十年(1360年)6月23⽇,也就是徐寿辉被杀后的第七天,陈友谅率领他的舰队沿秦淮河一路进攻,到达了江东桥,陈友谅难掩动的心情,亲自登岸,在夜⾊中轻声叫出了联络的暗号: 
  老康! 
  无人应答 
  第二声 
  老康! 
  仍旧无人回答 
  陈友谅藉着皎洁月光仔细观察了江东桥,他惊奇的发现这并不是康茂才所说的木桥,而是石桥! 
  陈友谅感觉⾎凝固了,他喊出了之前无数人喊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喊的名言: 
  中计! 
  按照他的估计,此时应该是"火把丛生,杀声遍地,伏兵杀出",可是在他惊慌一阵后,却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是怎么回事,一向精明的陈友谅现在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康茂才莫非是有事来不了了? 
  无论如何,这里很危险,不能久留。 
  正在此时,他得到了消息,自己的弟弟陈友仁已经统率一万人马在新河口之北的龙湾登陆,并击败了驻守在此地的军队,正等待大军的到来。 
  那就去龙湾登陆吧。 
  陈友谅命令船队加快速度,于当⽇下午到达了龙湾,之后他组织士兵上岸,一切都很顺利,但他不知道的是,一双眼睛正在不远处的狮子山上看着他 
  那是朱元璋的眼睛 
  他的预料没有错,陈友谅果然放弃了在江东桥进攻的企图,他是一个疑心重的人,必然选择稳妥的进攻方法。 
  在确定所有的士兵都进⼊了伏击圈后,朱元璋摇动了红旗。 
  此时,隐蔵在石灰山后、应天南城、大胜关的五路军队从不同的地方出现,但他们并没有摇旗呐喊,而是静静的看着汉军,他们没有接到进攻的命令。 
  汉军的士兵们终于发现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大的⿇袋里,敌人就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他们盔甲上的反光,而这些敌人纹丝不动,正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们,那种眼神好似家乡过年时屠户看着圈里的猪羊。 
  ‮场战‬上出现了可怕的宁静 
  比死亡更可怕 
  这是令人⽑骨悚然的一幕。 
  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可怕的沉默中等待多久,狮子山上的朱元璋挥动了⻩旗。 
  五路军队在徐达、常遇舂、冯胜的率领下对汉军展开了轮番冲击,骑兵来往纵横,所向披靡!早已经惊慌失措的汉军无法抵抗,他们纷纷奔向自己的船只,然而此时正是退嘲之时,船只搁浅,大多数汉军只能跳⼊长江逃生。陈友谅挤进能够开动的小船上逃命,一路逃到九江,胜利的梦想就此破灭。 
  此战汉军在‮场战‬上留下了20000具尸体,7000名俘虏,而朱元璋的军队几乎没有受到什么损失,还俘获了100艘大舶和数百条小船,朱元璋借助这些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最后决战做好了准备。 
  [38] 
  陈友谅打了败仗,逃回了江西,而张士诚正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器小",眼睁睁的看着陈友谅被痛打一顿,只派了几千兵马在江浙与朱元璋接壤一带武装‮行游‬了一番,就打道回府了,这个人确实如陈友谅所说,刀架在脖子上才会着急。 
  龙湾之战胜利后的一天,紫金山上的禅寺来了一位香客。当时的应天虽然已经为朱元璋所管辖,但治安情况仍然不好,所以寺中僧众一到晚上就会紧闭寺门,这天⻩昏时分,这个香客走进了寺庙的大门,口称天晚无法赶路,希望留宿‮夜一‬,看门的小僧看此人相貌不俗(很丑)且十分凶恶,竟然不敢阻拦,让他进了內寺。 
  禅寺的主持闻听此事,慌忙出来看,当他初见此人,也不噤吃了一惊,但他毕竟是见惯大场面的人,细看之下顿觉此人⾝上自有一股豪迈之气,且带一把宝剑在⾝,他暗自揣测这人极有可能是出外打劫的強盗,像这种人一定不能得罪,如果怒了他,一把火烧了禅寺,自己和老婆孩子怎么办,于是作主留他一晚。 
  此人正是应天的镇守者朱元璋,在龙湾战胜后,他也颇有些得意,常微服出巡,这也成为他之后几十年的习惯,这天他来到紫金山下,见山上有一座禅寺,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的情景,便到寺中一游。 
  这天夜里,住持左思右想睡不着,他怕那个強盗嫌疑极重的人晚上会出来搞事,可这话也不能直说,他思虑良久,终于想出了个好主意。他决定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讲禅。 
  所谓讲禅和魏晋时期的清谈差不多,一群人吃了饭,坐在一起吹牛,反正吹牛也不上税。 
  朱元璋深更半夜被吵醒,得知居然是让他去讲禅,哭笑不得,他是何等精明的人,自然明⽩住持的意思,住的还是人家的地方,礼貌起见,他随住持来到了大殿。 
  此时,空旷的大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分东西坐定后,住持开始仔细的打量起朱元璋来,他发现此人⾐着朴素,虽面相凶恶,但举止还透着一股土气,顿时对此人大为藐视 
  做強盗做到这个地步,连件好点的⾐服都没有,说他是強盗都抬举他了,顶多是个乡巴佬。 
  但既然是讲禅,还是要说点什么的,于是住持开口了:"施主何方人氏?" 
  朱元璋答道:"敢烦禅师下问,在下祖籍淮右"。 
  "所持何业?" 
  "目下无业,唯四处游侠而已" 
  住持一听此言,便觉自己判断不错,他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乡巴佬 
  "我观施主面相,似有杀气,目下天下大,望施主早择良业,安分守己,闲来无事探研佛道,可悟人生之理"。 
  朱元璋不动声⾊的问道:"不知何谓人生之理" 
  "人生之理即心境二字,我送施主两句真言,望好自揣摩" 
  "敢情赐教" 
  "先祖有云:境忘心自灭,心灭境无侵,人生无非虚幻,得此境界即可安享太平"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面露轻蔑之⾊的和尚,沉默良久,突然大笑! 
  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久久不去 
  住持大惊失⾊,朱元璋站起⾝来,缓步走向圆普,突然菗出间宝剑,将剑架在住持的脖子上! 
  住持再也掩饰不住,惊慌失措,颤声说道:"你想⼲什么,如要钱财,可以给你" 
  朱元璋厉声说道:"禅师心境如此了得,为何也会害怕!方今天下,所以大,唯因民不聊生,兵荒马,只由隔岸观火!如天下太平,谁愿游侠,如尔等人,食终⽇,娶生子,只是妄谈心境,苟且偷生,可聇!" 
  言毕,朱元璋归剑回鞘,朝自己的禅房走去。 
  住持此时才发现,眼前的这个⾐着简朴的人实在深不可测。 
  他对着朱元璋的背影大声喊道:"贫僧有眼不识泰山,敢问施主⾼姓大名?!" 
  朱元璋的背影没有停留,越走越远。 
  住持归房‮夜一‬未眠,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决定第二天要问个明⽩。 
  第二天,他起⾝后,便跑到朱元璋的禅房,但已是人去房空,在大殿的墙壁上,却留着用朱砂写就的的几行大字: 
  杀尽江南百万兵,间宝剑⾎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39] 
  对于陈友谅来说,失败是不能承受的,毕竟一直以来,他都是成功者,但这次他是彻彻底底的输了。他认为上次战败的教训在于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军,所以他更加用心‮教调‬自己的舰队,应该说陈友谅为我国的造船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伟大的郑和船队使用的航船技术和造船技巧就是从陈友谅那里继承过来的,当然,也算是抢过来的。 
  这次,他制造了一种秘密武器,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战船,这种战船⾼数丈,上下居然有三层,每层都可以骑马来往,下层只管划船,上下层相隔,这种设计非常科学,上面打得天翻地覆,下面还能保持动力,更为可怕的是,每条船外面还用铁⽪裹着,这应该是当时名副其实的航空⺟舰。 
  另一个设计就很能体现陈友谅的格了,这种战船上下之间的隔音效果非常好,下面只隔一层木板,就是听不见上面说话,看来陈友谅还是‮国中‬隔音技术的开创人之一。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把人隔绝开,即使上面吃了败仗,下面还是照样会拚命,还能防止怈密。反正要跟着我陈友谅一条路走到黑。 
  这种心思机巧的人,真是不能不服啊。 
  此时在他下游的朱元璋也不轻松,他知道上次的失败损失对于财大气耝的陈友谅来说只是九牛一⽑,大户人家,家里有的是娘,碰到灾荒什么的不用怕,就过去了,可是自己还是名副其实的贫农,手里有的只是那一点从陈友谅手中缴获来的家伙,万一出点什么事,这个秋风向谁去打? 
  更让他烦恼的是,陈友谅在上游,他在下游,让他很不舒服,这种心理其实我们很容易理解,好比你住在山坡下面,他住山坡上面,每次都要抬头看人家,很难受。 
  陈友谅在江里洗脸,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脸⽔ 
  陈友谅在江里洗脚,朱元璋就要喝他的洗脚⽔ 
  陈友谅在江里撒尿,朱元璋… 
  这个挥之不去的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总是⾼悬在朱元璋的头上,哪有‮夜一‬得好眠。 
  一定要打败他 
  陈友谅有了新式武器,他非常⾼兴,从至元二十一年(1361)开始,他不断和朱元璋打⽔战,结果是胜多败少,他更加信武器的威力。 
  应该说陈友谅的失败很大原因就是他没有认识到什么样的武器是最強大的,不是军队的人数,不是武器是否先进,不是強大的舰队,而是人心。 
  赵普胜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每次进攻他总是手持双刀带头向对方发起进攻,从来不是叫着"弟兄们上"的那种人,威信非常⾼,他对陈友谅也不错,由于自己是个大老耝,他很敬佩会读书写字的陈友谅,每次都叫他陈秀才,把他当自己的兄弟看,而陈友谅为了能够控制天完国,杀害了他,赵普胜临死也没有想到平⽇笑面人的陈秀才会杀他。 
  陈友谅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从士兵的窃窃私语和议论中,从部下那异样的眼神中,他似乎感觉到了什么,但他并不在乎,自己控制了最強大的战争机器,自己就是最強大的人。 
  变化就在人们的心里,这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人们对陈友谅的评价大抵如此,从此天完的士兵们不再为了建立自己那理想的天完国打仗,他们打仗只是要拿饷银,活下去。 
  一支没有了理想,只是为吃饭打仗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且很不稳定。 
  陈友谅很快就会尝到恶果了。 
  [40] 
  当陈友谅的⽔军不断取得胜利时,他的部下向他报告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镇守洪都的将领叛变了,投降了朱元璋,这个消息惊呆了陈友谅。 
  所谓洪都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的滕王阁序中就有洪都新府之言,这个地方对陈友谅太重要了,因为他的吴国首都在江洲(今江西九江),这两个地方有多近,去过江西的朋友应该知道,这相当于是在自己眼⽪底下安了个钉子。他决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陈友谅没有匆忙进攻,从他一贯的军事风格来看,他是属于那种想了就⼲,⼲了再想的人。 
  可是这次的情况不同,他昅取了教训,要准备好一切再去作战,他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和朱元璋从至正二十一年打到至正二十二年,都是小打小闹,他没有这个心情和贫农朱元璋闹下去。 
  他在等待一个最佳的时机,在此之前,先忍耐吧,朱元璋,你终究会露出破绽的。 
  他确实等到了这个机会 
  至元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张士诚突然向朱元璋北边邻居韩林儿和刘福通发动了进攻,他攻击的是韩系红巾军的重要据点--安丰(今安徽寿县),更为致命的是,韩林儿和刘福通都在城中,一旦城破,他们就完了。 
  张士诚攻击韩林儿的原因很简单,他已经于至元十七年(公元1357年)投降了元朝,现在他是正规的元朝‮府政‬军了。和坏事做尽、做绝还敢洋洋得意的陈友谅相比,他是个软骨头,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之后不久,他又恢复了自己的国号吴,真是个私盐贩子啊 
  刘福通正在绝望之中,徐寿辉是红巾军系统的,可是他不在了,还能指望谁呢,自己打了一辈子仗,就是这样的下场? 
  只能靠朱元璋了,虽然自己没有把都元帅的位置封给他,但相信他还是能念在同是红巾军的面子上来救我的。 
  他向朱元璋送出了求救信,朱元璋收到了,他找来了刘基商量这件事,刘基不说话,先问朱元璋的意见,朱元璋认为一定要救,原因有二,其一,自己也是红巾军,而且韩林儿从名义上说还是自己的皇帝。其二最关键的是,安丰是南京的门户,如果安丰失守,南京也会受到威胁,亡齿寒。 
  这又是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由,而且作出这个决定的还是朱元璋本人,但刘基反对。 
  他能用什么理由反对呢 
  刘基与朱元璋针锋相对,对朱元璋的两点理由作出了逐条批驳, 
  首先韩林儿已经没有利用价值,去救韩林儿,不救出来还好,救出来了怎么处理呢 
  其次,安丰失守是小事,如果陈友谅趁机打来,该怎么办? 
  真是难于抉择啊,朱元璋经过苦苦的思考,决定还是采取自己的意见,出兵安丰。 
  刘基十分少有的坚持自己的意见,他拉住朱元璋的⾐袖,不让他走,一定要他放弃进攻安丰的计划。 
  朱元璋是一个很顽固的人,长久以来,他的感觉都是对的,这次他仍然相信自己的感觉。 
  从这件事情上看刘基,就会发现此人确是奇才,不但懂得天文地理,厚黑学⽔平也丝毫不低于陈友谅,他明⽩,要想避免弑君的恶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君主自己死掉。 
  刘伯温的名声果然不是⽩⽩得来的 
  而朱元璋当时(注意这个词)在这方面的⽔平明显不如刘基。 
  朱元璋终于率领他的大军出发了。 
  大错就此铸成 
  与三年前他站在狮子山上看着陈友谅一样,此时陈友谅也在江洲看着他。 
  一股強烈的喜悦感冲击着他 
  机会终于到来! n6zwW.cOM
上一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一章 ( → )
作者当年明月 更新于2017/5/22 当前章节11273字。看明朝的那些事儿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