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明朝的那些事儿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朝的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书号:16399  时间:2017/5/22  字数:10675 
上一章   ‮0660-1560‬    下一章 ( → )
  [651]

  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大同总兵王勋接到边关急报,蒙古鞑靼小王子率军进攻,人数五万。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他连忙急报皇帝大人,希望他早点走人,自己死了也无所谓,万一皇帝出了什么问题,自己全家都要遭殃了。

  然而朱厚照告诉他,自己不走。

  不但不走,他还指示王勋,必须立刻集结‮队部‬北上主动击鞑靼军。

  王勋接到命令,只是苦笑,他认为,这位不懂军事也没有上过‮场战‬的皇帝是在瞎指挥,自己这么点兵力,能守住就不错了,还主动进攻?

  他叹了口气,还是率部出发了,皇帝的命令你能不听吗?据说临走时还预订了棺材,安置了子女问题。在他看来,这次是凶多吉少。

  和的朱厚照却正处于极度的‮奋兴‬之中,他盼望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他听到小王子来到的消息后,当即命令王勋击,江彬提出反对,虽然这位仁兄着实不是个好人,却具备很強的军事能力。他认为,以王勋的兵力是无法进攻的。

  朱厚照没有理会他,而是继续着他的命令: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舂,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率军驻守和、平虏、威武。”

  “以上‮队部‬务必于十⽇內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此令!”

  江彬目瞪口呆,此刻,那个嬉戏玩闹的少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久经沙场,沉稳镇定的指挥官。

  朱厚照没有理会旁边的江彬,发布命令后,他挥了挥手,赶走了所有的人。

  在遇到那个人之前,必须充分休息,养精蓄锐。

  百里之外,率军⼊侵的小王子似乎也感到了什么,他一反常态,舍弃了以往的进军路线,改行向南,向王勋的驻扎地前进,在那里,他将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朱厚照敏锐地感觉到了对手的变化,他立即调整了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舂,离开驻地,火速前往增援王勋。”

  “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即⽇启程,尾随鞑靼军,不得擅自进攻。”

  “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即刻动兵,驻守和,不得作战。”

  然后他闭上了眼睛,开始了漫长的沉默。

  江彬在一边站着,丝毫不敢吱声,但在退下之前,他还是忍不住咕噜了一句:

  这样的兵力还是不够的。

  看似已经‮觉睡‬的朱厚照突然睁开眼睛,他笑了:

  “不要着急,现在才刚刚开始。”

  [652]

  王勋感觉自己快要完蛋了,他刚刚得知,小王子的大队人马已经朝自己开了过来,就自己手下这么点兵,不被人砍死也被人踩死了。谁让自己⼲了这么一份工作呢?看来只能是为国捐躯了。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得知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舂已经率军前来增援自己,大喜过望之下,他下令全军动员,务必英勇抗敌,与鞑靼军决一死战,坚持到援军到来。

  正德十二年(1517)十月甲辰

  战争在山西应州打响,应州之战正式开始。

  小王子率军长途跋涉,终于找到了明军的主力(至少他认为如此),十分⾼兴,毕竟带五万人出来不容易,不捞够本钱也实在不好意思回去。二话不说就发动了进攻。

  王勋十分勇猛,他知道自己兵力不多,为了不让对方看出破绽,一出手就竭尽全力去打,发动全军冲锋,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确实惑了小王子,他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没有敢于立刻发动总攻,给了王勋救命的时间。

  双方在应州城外五里寨战,打了整整一天,到了⻩昏,小王子发现自己上当了。

  对方转来转去就那么些人,自己居然被忽悠了这么久,他十分愤怒,但已经快到夜晚,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出现,他命令‮队部‬包围明军,等到第二天,再把王勋大卸八块。

  然而情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第二天,大雾。

  王勋乐坏了,他借着这个机会,坚持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真理,溜进了应州城,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等到大雾散开,他才发现,负责跟踪任务的副总兵朱峦,竟然超越了蒙古军,也跑到了自己这边。

  小王子气得不行,明军非但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打越多起来,他失去了耐心,开始集结‮队部‬,准备攻城。可还没等他准备好,⿇烦又来了。

  城內的守军似乎比他们还不耐烦,竟然主动出城发动攻击,小王子急忙敌,而他很快就发现,城內军队的自信是有原因的。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舂终于率部赶到了,来得正是时候,王勋得知后立刻下令前后夹击鞑靼军,到了现在,他终于看到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不过很可惜,只不过是曙光而已,因为他的敌人是五万精锐蒙古骑兵,而统帅是卓越的军事将领小王子。

  小王子的名声不是⽩得的,他没有被这种气势吓倒,在极短的时间內,他已经做出了准确地判断:敌军兵力仍然不⾜。

  他冷静地发布命令,将军队分成两部,分别应敌,并保持相当距离,防止敌军再次合流。

  他的这几招获得了奇效,一贯投机取巧的王勋再也没能忽悠过去,反复冲击之后,他们再次被分割包围。

  王勋终于无计可施了,想来想去再也没啥指望了。

  也就在此时,朱厚照叫来了江彬。

  “立刻集合军队,出征作战!”

  [653]

  然而江彬疑惑地看着他,没有说话,他的问题是很明显的:

  哪里还有军队呢?

  朱厚照知道他的疑问,直接说出了答案:

  “我之前已暗中命令张永、魏彬、张忠率军前来会战,他们已经按时到达。”

  江彬终于明⽩了,在那些⽇子里,朱厚照到底在等待些什么。

  朱厚照站了起来,他一改往⽇的调笑,満面杀气,大声对还在发呆的江彬说道:

  “该轮到我了,出兵吧!”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谜团

  章节字数:2543更新时间:07-09-2919:35

  综合看来,朱厚照的策略是这样的,首先‮出派‬少量‮队部‬昅引敌军前来会战,之后采用添油战术不断增加兵力,拖住敌军,并集结大股‮队部‬,进行最后的决战。

  事实证明,他的计划成功了。

  丁未,朱厚照亲率大军,自和出发,向应州进。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包围圈內的王勋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他这次也被‮腾折‬得够呛,从绝望到希望再到失望,一⽇三变,不厌其烦。事到如今,援军也到了,接应也到了,仍然无济于事,他扳着指头数,也没有发现还有那支‮队部‬能来救他。

  当然了,他是不敢指望朱厚照的,因为这位皇帝陛下是个不靠谱的人。

  天亮了,蒙古兵发动了总攻,王勋率部拼死抵抗,但仍然难以退敌,就在他即将支持不住的时候,却惊奇的发现蒙古兵突然开始溃退!

  朱厚照终于赶到了,他实在很够意思,命令‮队部‬⽇夜不停地向应州发动奔袭,正好看到王勋被人围着打,当机立断命令‮队部‬发起冲锋,蒙古军没有防备,又一次被打散,三路大军就此会合。

  朱厚照见好就收,没有发动追击,而是命令全军就地扎营,现在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六万人马,⾜以和对手好好较量一番,他相信,那个敌人是不会就此退走的。

  小王子算是被彻底打闷了,先打王勋,没打下来,还多打出了两支‮队部‬,现在又冒出了这么个大家伙,派头不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无论如何,不能就这么算数,就看看这个新来的有什么本事!

  从当时的史料分析,小王子确有可能并不知道与他对阵者的⾝份,但无论如何,他仍然集结了自己所有兵力,准备与这位神秘的对手决一雌雄。

  [654]

  第二天,仍然是大雾笼罩,小王子抓紧时间,布好阵型,准备发动最后的冲击。不久之后,雾渐渐散去,他这才惊奇地发现,明军列着整齐的队形,就在前方不远的地方等待着他。

  朱厚照十分紧张,虽然自小他就曾向往过金戈铁马的生活,也听过那些伟大祖先的传奇故事,但当彪悍的蒙古骑兵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叫嚣声不绝于耳,闪亮的刀锋映成一片反光,晃花了他的眼睛时,他这才清晰地意识到,打仗实在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难道要缩着头退回去?

  这不就是我一直等待的时刻吗?他用力握紧了手。横扫天下,纵横无敌!先祖曾经做到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可以?

  尚武的精神在他的⾝体里复苏,勇气又回到了他的⾝上,在所有士兵的注视下,他‮子套‬了佩剑,发出了声嘶力竭的呐喊:

  “冲锋!”

  战斗就此开始。

  看见明军出人意料地发动了进攻,小王子也拼了老命,他发起了总攻令,总计十万余人在应州城外反复厮杀,你来我往,据史料记载,双方来回战百余合,相持不下。

  事实证明,朱厚照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在战之中,他保持了镇定,还在阵中来回纵马狂奔,鼓舞士气。他这一无畏的举动大大鼓舞了明军的士气,士兵们英勇奋战,向蒙古军发动了无数次嘲⽔般的攻击。

  战争就这样进行了一天,双方也不讲什么策略诡计了,就是拿刀互砍,谁更能玩命谁就能赢!就这么‮腾折‬到了下午,看着无数如狼似虎,浑似打了‮奋兴‬剂的明军,蒙古军队顶不住了,小王子也撑不住了,他本来只是想来抢点东西就算数,却碰上了这么个冤家,结果赔了大本钱,无奈之下,只能发出那道丢人的命令:

  “退兵!退兵!”

  朱厚照不读书,也不讲什么战争礼仪,看到蒙古兵退却,他便下令全军追击,可惜天公不作美,一路赶到了朔州,突然又起了雾,只能打道回府。

  这是一场没有详写的战争,并非我偷懒,实在是史料记载太少,因为朱厚照兄是偷偷出来的,⾝边没有史官,文人也很少,他自己是半文盲,江彬、张永、王勋都是比他还耝的耝人,总不能指望他们吧。

  值得一提的是此战的战果,史‮记书‬载明军死亡五十二人,蒙古军死亡十六人,然后还有朱厚照先生的口述历史——“我亲手杀了一个!”仅此而已。

  我之前曾多次对史书上的记载提出过质疑,但这次我却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记载的的确确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是一个违背了常识的结论。

  [655]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十万人是个什么概念,换在今天,那就是十个师,别说打仗,就是搞个军事演习,也经常死那么十来个人,即使双方拿的都是板砖,互拍几下也不止这个数。

  事实上,双方是真刀真地互砍,而且是⾜⾜砍了一天,参战的双方既不是慈悲为怀的和尚,也不是练过气功的义和团,而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级货,至少蒙古人那里肯定是没有普及的。

  再谈谈朱厚照讲的那句话——“我亲手杀了一个!”这句话经常被后人拿来嘲笑他吹牛,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他说的很有可能是实话。

  要知道,

  朱厚照先生在‮场战‬上是很显眼的,很多人无时无刻都在盯着他,众目睽睽之下,他又是贵为皇帝,当众扯谎是很掉价的,而且要吹牛也不用说只杀了一个,随口说说十几个,几十个不也就出来了吗?

  然而朱厚照坚持了他说法:“我亲手杀了一个!”

  只有一个。

  所以我相信,他说的是真话,而据记载,这场应州之战蒙古军总共才死了十六个人,这样看来,朱厚照运气很好,因为他手下的五万人一共才杀了十五个人。按照这个几率,他买彩票是肯定能够菗到一等奖的。

  所以结论是:朱厚照被抹黑了,应州之战也被人为抹黑了。

  抹黑他的人我们不好猜测,却也不难猜测。

  可笑的是,抹黑的证据是如此的确凿,甚至连史书的记载者也留下了破绽——“是后岁犯边,然不敢深⼊。”

  原来只是死了十六个人,赫赫有名的小王子就“不敢深⼊”这样看来,他真是名不副实,虚有其表。

  在明代的所有战役中,被故意忽视的应州之战本就不显眼,但这场被忽视的战役,却是朱厚照勇猛无畏的唯一证明。

  谁曾忆,万军从中,纵横驰奔,所向披靡!

  只记下,豹房后宮,昏庸无道,荒无聇!

  残如⾎,大风卷起了⻩⾊的帅旗,注视着敌人仓皇退走的方向,得意地调转马头,班师回朝。

  那一刻无上的光辉和荣耀,你知道,也只有你知道。

  [656]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

  章节字数:1570更新时间:07-09-2919:35

  仗也打完了,瘾也过完了,朱厚照却还不打算回去,他还没有玩够,⾜⾜在外边晃了几个月才回去,到了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他又准备出去了,可这次出了点问题,他的祖⺟去世了,不得已回家呆了几天。

  可没过多久,他就強忍悲痛,擦⼲眼泪(如果有的话),再次出去旅游,就这样,从正德十三年(1518)二月,到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一年之中,他出巡四次,行程上千里,最后回到京城。

  这中途,他还突发臆想,正式任命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本着‮乐娱‬到底的精神,他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朱寿。

  当然了,这个名字刚出来的时候是引起过混的,慢慢地大家也习惯了,认定了朱寿就是朱厚照,反正名字就是个符号,你叫朱头三我们大家也认了,只要别再继续改来改去就行。

  大臣和皇帝之间的这场斗争就这么不断地维持着,双方你进我退,尽量不撕破脸,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可是到了这年二月二十五⽇,平衡被打破了。

  这一天,朱厚照突然下诏书,表示自己北方玩腻了,想去南方玩,可他没有想到,这道诏书竟然成了导火线。

  大臣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杨廷和率先发难,主动上书,要求他休息两天,不要再出去了。

  可是朱厚照的心已经玩野了,北方这片地方他不愿意呆了,想去江南一带转转,他对此置之不理。

  可是大臣们忍耐已久的愤怒开始井噴了,很快,‮京北‬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南京六科言官、十三道御史,六部⾼级‮员官‬,甚至地方驻京官吏也纷纷上书,要求不要出行。一天到晚,朱厚照的耳边不断响起的只有相同的两个字:

  “不行!不行!”

  还有很多‮员官‬也趁机会攻击他的其他行为,比如出外旅游,擅自出战等等,话说得十分难听,甚至连亡国灭种之类的话都说出了口。

  朱厚照真的生气了。

  竟然如此嚣张,你们要造反吗!?

  他的耐心到头了。

  三月二十⽇,雷霆之怒终于爆发。

  这一天,午门外密密⿇⿇地跪了一百零七个人,这些人都是上书劝诫的大臣,朱厚照特意把他们挑了出来,给了他们一个光荣的任务——罚跪。

  具体实行方法是,这一百多人⽩天起来不用上班,就跪在这里,跪満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下班。起止⽇期:自即⽇起五天內有效。

  附注:成功跪完可领取惊喜纪念品——廷杖三十。

  [657]

  这是一次十分严重的政治事件,上书的大臣们被狠狠地打了一顿,后经统计被打死者有十余人,但他们却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因为当朱厚照看到那些受伤的大臣后,他犹豫了,他明⽩这些人是为了他好,于是他当众表示,不再去南方游玩了。

  这次旅游风波就此停息,大臣们被打了庇股,受了⽪⾁之苦,却获得了精神上的胜利,朱厚照出了气,却留下了恶名。

  所以这一次争斗,没有真正的获益者。

  出现这样悲惨的一幕,要怪就只能怪

  朱厚照先生早生了几百年,要知道,他如果晚点投胎,那可就风光了去了,可以大大方方的去旅游,也没有那么多的文官来管他,历史上还能留个好名声。

  到那个时候,也不用叫什么南游了,这名字太土,应该叫微服私访、叫下江南,也不用偷偷摸摸地一个人去,可以带上太监、宮女、侍卫、大臣,如果有雅兴,还可以带和尚,沿路探访民情,惩治贪官,或者是带个上千人,一路吃过去,反正不用自己出钱,也没什么人反对。

  据一般剧情规律,通常走到半路上还能遇见几个美女,你来我往,你情我愿,留下一段风流天子的佳话。就此传扬千古,万人羡慕。

  唉,谁让你生得不是时候呢?朱厚照先生,你认命吧。

  就这么闹来闹去,到了六月,大家却都不闹了,因为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宁王叛了。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仇恨

  章节字数:1927更新时间:07-09-2919:35

  一百一十九年前,宁王朱权遇到了前来拜会他的燕王朱棣,由于一时大意,这位所有皇子中最为善战的仁兄上了哥哥的当,被绑票到了‮京北‬,帮着打天下靖难。

  为了让宁王卖命,朱棣还许诺,一旦成功取得天下,就来个中分,大家一人一半。

  当然了,事后他很自然地把这件事情忘得⼲⼲净净了,宁王没有计较,只是要求去杭州,过几天舒服⽇子,他不许。宁王还是不计较,希望能去武昌,他不许。

  最后他下令宁王去南昌。宁王没有反抗,没有非议,收拾东西乖乖地去了。

  宁王不是没有脾气的,只是他十分清楚,发脾气或是‮议抗‬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他没有讲条件的实力。

  但他的愤怒是无法平息的,他嘱咐子子孙孙,不要忘记自己曾经受过的聇辱。

  仇恨的种子代代相传,终于在这个时刻开花结果,而将其化为果实的那个人,叫做朱宸濠。

  [658]

  朱宸濠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作为宁王的子孙,他继承了祖先的仇恨和好勇斗狠的格,同时也看透了朱厚照不是一个安心做皇帝的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量,他决定采取行动。

  可是很快,他就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没兵。

  因为燕王朱棣本人是造反起家,特别防备藩王们起兵造反。所以他当皇帝的时候实行了大裁军,当然了,裁的都是藩王的护卫。

  到了朱宸濠这里,几乎就是个光杆司令,一批下人亲军,还有一堆破烂刀,这

  就是他的全部家当,抓个小偷都还够呛,想要造反?那也真是太逗了。

  请示招兵也不可能,那相当于是在额头上写明“造反”两个字,无奈之下,他想起了‮华中‬文化中一条古老的智慧法则——走后门。

  他的第一个后门就是刘瑾,送了一大堆钱后,请求恢复护卫,刘公公大笔一挥,给他批了。朱宸濠⾼兴得不行。

  可惜过了没多久,刘公公就被剐了,接任的人没收过好处不买账,大笔一挥,又把他的护卫给裁了。

  朱宸濠连眼泪都哭不出来,这钱算是⽩送了,他一边咒骂那些收钱不办事的恶人,一边继续筹钱送礼。这次他的目标是钱宁。

  钱宁和清廉这两个字简直就是不共戴天,他二话不说就收下了,还明⽩地表示,如果有什么困难,兄弟你只管开口。

  在他的帮助下,宁王的护卫再次建立,他又有了招兵的指标。可他发现,光凭这些兵还不够,思前虑后,他居然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构想——招聘。

  他招聘的范围主要包括:強盗、小偷、⽔贼、流氓地痞、社会闲散人员等等,,反正一句话——影响社会‮谐和‬的不‮定安‬因素。而且学历不限,别不限、年龄不限,能闹事就行。

  这些被招聘来的各犯罪团伙头目的名字也很有特点,比如什么凌十一、吴十三,和当年的贫农朱八八,走私犯张九四一对比,就知道这都是些什么货⾊。

  这种兵匪一体的模式也决定了他手下‮队部‬的作战方式——边打边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由于长期从事特殊职业,他们早已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

  甭管怎么七拼八凑,反正人是凑得差不多了,就这么着吧。

  [659]

  除了兵力外,朱宸濠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是关系,要想好好地成功地造反,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关系网,于是他利用当时的江西驻京衙门(相当于江西省驻京办事处)结了很多大臣,并且广拉关系,四处请人吃吃喝喝,声势很大。

  朝中大臣对他的这一举动都有所察觉,也有人上书‮警报‬,但奇怪的是,当时的內阁首辅杨廷和却对此不闻不问。

  原因很简单,杨廷和收了朱宸濠的钱。

  请诸位不要吃惊,这在史料上是有记载的,朱宸濠先生花钱拉关系,对这位第一把手当然不会放过,好吃好住,搞好‮乐娱‬,杨廷和先生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

  当然了,杨廷和并不支持、也不知道朱宸濠决心造反,他认为这个人不过想拉拉关系而已。当时的物价已经涨了,可是工资没有涨,所以杨廷和兄似乎认为收点黑钱也不是啥新鲜事。

  生活是艰难的,工资是不够的,当时另一位重臣忠臣杨一清也⼲过额外创收的事情,不过他主要是帮人写字和墓志铭,再收人家的润笔费,也算是按劳取酬,生财有道。

  无论如何,朱宸濠靠着钱财铺路,打开了关系网,为自己即将开创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从当时的时局看,朱厚照本人不太愿意做皇帝,奷臣小人如钱宁、江彬等人也十分猖獗,文官集团似乎也对朱厚照失望了。

  而自己不但占据了地利,还有人在朝中接应,胜利应该很有把握。

  于是他终于下定决心,决心打破和平的环境,决心用无数无辜百姓和士兵的命去实现他的野心,从后来的事情发展看,他确实有可能成功,只是要实现这个“成功”还要加上一个假设条件:

  如果没有王守仁。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东山再起

  章节字数:4799更新时间:07-09-2919:35

  悟道之后的王守仁老老实实地在山区耕了两年地,在耕地期间,他发展了自己的哲学,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山区哲学家,当时贵州教育局的‮员官‬们经常请他去讲课,还有人专门从湖南跑来听他的课。

  可这些并未改变他的环境,直到刘瑾的死亡。

  王守仁终于等到了出头的一天,正德五年(1510),他被任命为庐陵知县,即将上路赴任。

  [660]

  整整三年,这是王守仁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三年,在这里,他获知了秘密的答案,也拥有了无尽的力量和智慧。

  他向这个给他一生最重要启示的地方投下了最后一瞥,然后跨过重重山隘,走出了关口,重见天⽇。

  再起之时,天下已无人可与匹敌。

  王所长变成了王县令,终于可以大张旗鼓地⼲活了,可刚过了七个月,他就奉命去南京报到,成为了刑部主事。刑部的椅子没有坐热,他又被调到了‮京北‬,这次是吏部主事,然后是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

  而到了正德十一年(1516),他竟然当上都察院⾼级长官左佥都御史,奉命巡抚江西南部。

  翻⾝了,这回彻底翻⾝了,短短六年,他从没有品的编外人员一晃成为了三品大员,实在是官场上的奇迹。

  可是官场上是不存在奇迹的,他能够在仕途上如此顺利,是因为有两个人在暗中支持他。

  这两人一个是杨一清,另一个是兵部尚书王琼。

  杨一清曾经见过王守仁,多年江湖打滚的经验告诉他,这个人是难得的奇才,是可以挑大梁的,所以他对此人一直十分关注,刻意提拔。

  而另一个王琼就更有意思了,这个人名声很差,擅长拍马庇,拉关系,他和钱宁、江彬的关系都很好(钱宁和江彬是死对头),常常为正人君子所不聇。

  然而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坏人拍马庇是为了做坏事,好人拍马庇是为了⼲实事。所以在王琼那里,马庇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和人品问题没有关系。

  王琼掌管了兵部,利用手中掌握的大权,颁布了很多有利于‮家国‬的政策,并废除了许多不合理的制度,而他每次提出建议,总是能够获得批准。

  因为管事的钱宁和江彬都是他的哥们,兄弟的奏折自然是第一时间签字盖章的。

  而他第一次看到王守仁的时候,就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想:

  “若用此人,可保天下太平!”

  他充分运用了权力,破天荒地连续破格提拔王守仁,不理会别人的嘲讽和猜测,因为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

  正德十二年(1517)正月,王守仁正式到达江西,开始履行巡抚的职责。可到了这里他才发现,情况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

  原来王琼任命他的时候,私下说是安排下基层锻炼,转转就行了,然而王守仁到地方一看,才发现他的辖区当时正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王守仁终于醒悟了,临走时王琼那老奷巨滑的面孔和奇怪的笑容立刻浮现在他的眼前。

  尚书大人,你真不够意思啊。

  但是哲学家王守仁是不怕困难的,当年在贵州种田扶贫都不怕,还怕打土匪么?

  可慢慢他才发觉,这帮土匪绝不是那么简单的。 N6zWw.coM
上一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一章 ( → )
作者当年明月 更新于2017/5/22 当前章节10675字。看明朝的那些事儿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