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明朝的那些事儿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朝的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书号:16399  时间:2017/5/22  字数:10085 
上一章   ‮0180-1080‬    下一章 ( → )
  黑状

  在夏言看来,严嵩是一个没有原则的小丑,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

  事实确实如此,那次晚宴之后,严嵩依然故我,一味的溜须拍马、左右逢,而夏言也是一如既往地看不起他。

  但夏言的看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小人从来都不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可以⼲很多事情,比如——告状。

  嘉靖二十一年(1542)六月的一天,夏言退朝之后,严嵩觐见了嘉靖。

  在皇帝面前,他一改往⽇慈眉善目的面孔,以六十三岁之⾼龄,不及掩耳之势,⼲净利落地完成了整理着装——下跪——磕头等一系列规定项目,动作舒缓、紧凑,造诣甚⾼。

  然后他泪流満面,大声哀号道:

  “老臣受尽夏言欺辱,望陛下做主!”

  虽然看似痛哭流涕,不能自己,但难能可贵的是,严嵩的思维仍然十分清楚,且具有严密的逻辑,他逐条逐点痛诉老油条夏言种种令人发指的行为,声泪俱下。

  可是他滔滔不绝地说了很久,上面的皇帝陛下却并未同仇敌忾,只是微笑着看着他的表演,并不动怒。

  嘉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对于大臣之间的矛盾,他一直都是当笑话看的,想要把他当使,那是不容易的。

  但严嵩并不慌,他早已做好了准备。虽然坐在上面的这个人十分聪明,极难对付,但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只要说出那件事,他一定会乖乖就范!

  “夏言藐视陛下,鄙弃御赐之物,罪大恶极!”

  这是严嵩黑状的结尾部分,虽然短小,却极其精悍。因为所谓的御赐之物,就是那顶香叶冠。

  于是嘉靖愤怒了,欺负严嵩无所谓,不听自己话才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他立即写下了斥责夏言的敕书。

  当然了,痛斥的据不是拒戴香叶冠,而是“军国重事,取裁私家,王言要密,视同戏玩!”

  整的就是你,其实不需要什么理由。

  嘉靖被自己的木偶纵了,这是自他执政以来的第一次,但遗憾的是这并非最后一次,大臣们已经悉了他的出牌套路,不久之后,几位比他更聪明的重量级人物即将上场,事情的发展就此彻底失去控制。

  受到皇帝斥责的夏言害怕了,他连忙上书请罪,但无济于事,半个月后,他被削职为民,严嵩进⼊內阁。

  客观地讲,严嵩是没有什么政治才能的,和夏言相比,他缺乏处理政事的能力,却并非一无是处,他有两项远远⾼于常人的技能——拍马庇、整人。

  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八月⼊阁起,他天天泡在大臣值班室(西苑),据说曾创下一星期不‮澡洗‬不回家的纪录,但奇怪的是,属下们似乎从没看见他⼲过除旧布新、改⾰弊政的好事,那您老人家一天到晚呆在那里⼲嘛呢?

  答案很简单,下级看不到不要紧,‮导领‬看到就行(嘉靖住西苑),磨洋工也好,喝茶打牌也罢,只要天天在办公室坐着,让皇帝看见混个脸,不愁没前途。

  这一招十分奏效,皇帝被严嵩同志把茶⽔喝⼲、板凳坐穿的毅力感动,特意附送印章一枚,上书“忠勤敏达”四字,并授予太子太傅(从一品)以示表彰。

  除了尊重‮导领‬外,严嵩同志在打庒同事,开展整人工作上也不遗余力,当时的內阁‮共中‬有四人,除了严嵩外,还有比他早来的老同志翟銮(首辅)、和他同期⼊阁的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壁。严嵩一个人说了不算。

  但严嵩同志是有办法的,他先指使言官骂走了翟銮、然后⼲净利落地独揽大权,许赞和张壁⼊阁一年多,连票拟的笔都没摸过,一气之下索不管了。

  明朝那些事儿4第六章最险的敌人(7)

  对于严嵩而言,这无异于如鱼得⽔,但他偏偏还要立个牌坊,曾几次向皇帝上书,表示內阁现在人少,希望多找几个人⼊阁,臣绝对不能独断独行。

  嘉靖十分感动,他立刻下诏表扬了严嵩,任命他为吏部尚书、谨⾝殿大学士、少傅,并且明确表示:你一个人就行了,信得过你!

  情况大抵如此。

  应该说,夏言把弄权术,掌握朝权,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治理‮家国‬,整顿朝政,而严嵩的目的就单纯得多了,他玩这么多花样,只是为了自己的爱好——贪污受贿。

  严嵩从来不相信什么他好、我也好,别人过得如何他无所谓,只要自己舒坦就行,怀着这一崇⾼理想,他在贪污战线上⼲出了卓越的成绩。

  当时的纪检‮员官‬们(都察院御史)每年有一个固定任务——评选年度贪污人物排行榜,凡上榜者都有具体数据支持,且公之于众。

  而严嵩同志自从进⼊內阁以来,每年必上榜,上榜必头名,更为难得的是,连南京的都察院也把他评为贪污第一人,每年上报朝廷。

  虽获此殊荣,但严嵩却并不慌张,因为他十分清楚,嘉靖从不在意他贪了没有或是贪了多少,只关心他是否听话。

  事实确实如此,虽然弹劾奏章接连不断,严嵩始终稳如。

  可是情况逐渐出现了变化。

  严嵩终于犯了他的前任曾经犯过的错误——专断。

  当所有的权力集中在他一人手中时,无比的威势和尊崇便扑面而来,这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无法适应了,每当他看见西苑那间烟雾缭绕的房间,想起那个不理国政,一心修道的皇帝,一种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掌握这个帝国的人,就是我。

  当这种感觉反映到行为上时,他开始变得专横,不可一世,遇事也不再向‮导领‬汇报,而在大臣们的眼中,这个老人已经取代了那个道士,成为了‮家国‬的真正‮导领‬者。

  但是他过于低估了那个道士的实力,在満耳的诵经声里,炼丹炉的重重烟雾中,那双眼睛仍然牢牢地盯着严嵩的背影,无时无刻。

  嘉靖二十四年(1535)十二月,嘉靖突然在西苑召见严嵩,当严首辅大摇大摆地来到殿中时,皇帝陛下却微笑着将另一个人引见给他,并且告诉严嵩,这个人将取代你的位置,成为首辅,希望你继续坚持⼲好工作,因为从此以后你的⾝份是內阁次辅,是他的助手,要注意搞好班子的团结。

  嘉靖一如既往地笑了,笑得十分灿烂,但严嵩没有笑,而那位本该呼雀跃的幸运儿也没有笑,因为他就是夏言。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看来夏言还是比较幸运的,他只用了三年零五个月。

  如果说之前的夏言只是蔑视严嵩,那他现在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敌人。

  从此以后,內阁次辅严嵩再也看不到任何文件,因为首辅夏言拿走了他所有的权力,任何票拟、签批无权过问,短短一个月之间,他就变成了机关闲置人员。

  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展开。

  不久之后,‮央中‬各部的‮员官‬们接到通知,为合理搭配人事结构,要据平时表现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变动,一时间人心惶惶。

  等到调整完毕,该撤的撤了,该升的升了,大家也就明⽩了——上面换人了。

  夏言痛快了,解气了,他换掉了严嵩的爪牙,换上了自己的部下,肆无忌惮。

  在清除敌人首脑之前,必须先扫除一切外围和帮手,这是‮华中‬民族的传统智慧,所谓掺沙子、挖墙脚是也。

  夏言相信他的做法是对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过他在执行中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他做得太绝了。

  他整治所有与严嵩有关系的人,一个也不放过,这种滥施威的做法使他逐渐陷⼊孤立,而更要命的是,他还得罪了一群绝对不能得罪的人——太监。

  嘉靖把太监当奴才,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夏言也把太监当了奴才,那就真是搞错了码头,每次有太监来府上办事,别说递烟递酒,连口⽔都不给人喝,有时还要训几句话,让他们端正言行。从不把自己当外人。

  明朝那些事儿4第六章最险的敌人(8)

  要知道,虽说太监在嘉靖朝不吃香,但毕竟人家还是皇帝⾝边的人,久而久之,夏言在太监们中的名声越来越差。

  相对而言,严嵩就聪明得多了,他十分清楚,‮导领‬不能得罪,‮导领‬⾝边的秘书更不能得罪,所以每次太监到家里,这位六十多岁的⾼⼲竟然会主动让座,而且走之前必给红包,见者有份。

  在七嘴八⾆的太监舆论导向下,骂夏言和夸严嵩的人不断增长,嘉靖心中的倾向逐渐偏移。而对于这一切,处于权力顶峰的夏言并不知道。

  综合来看,夏言是一个成的政治家,却也有着致命的缺点——孤傲,

  越接近权力的中心,朋友会越来越少,敌人则越来越多。

  一般来说,要摆脫这一规则,唯一的方法是装孙子,很遗憾,夏言为人刚毅正直,实在装不了孙子,自从嘉靖十五年(1536)进⼊內阁之后,他的缺点越来越明显,脾气越来越大,犯的错误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直到三年后那个致命的失误。

  但令人欣慰的是,在这几年里,他还曾做过一件正确的小事。

  说是小事,是因此这件事情实在很小,很难引人注意,但就是这件不起眼的小事,不但使他最终反败为胜,还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命运。

  嘉靖十八年(1539),皇太子出阁自立,准备发展自己的小团体,为将来接班做准备,而选定东宮人员的工作按例由內阁负责,具体说来是由夏言负责。

  这是一份极有前途的工作,无论⾼矮胖瘦,只要能够搭上太子这班车,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因此有很多人争相向夏言说人情、行贿只求他笔下留情。

  可是夏言兄是出了名的软硬不吃,以上手段对他全然无效,他只选择那些确有才能的人。

  而当他扫视候选名单的时候,却在一个名字前停留了很久,这是一个他九年前已经悉的名字,就在几个月前,他在江西的家人还专程写信给他,信中大骂此人,说这人在任时,明知是夏学士的亲戚,却从不帮忙办事,实在是不识抬举。

  对于这个不给面子的‮员官‬,夏言也十分恼火,所以当不久前礼部缺员,有人向他推荐此人的时候,正在气头上的他当时就拒绝了。

  要想公报私仇,这实在是天赐良机,但在这关键时刻,他犹豫了,经过长时间慎重的考虑,他做出了自己最终的决定。

  因为他始终相信,秉持正直、不偏不倚是正确的。

  夏言郑重地提起笔,在正选名录上写下了这个人的名字:

  徐阶

  明朝那些事儿4第七章徐阶的觉醒(1)

  徐阶

  耝略计算下,徐阶应该算是一个死过三次的人。当然,没死成。

  弘治十六年(1503)十月,徐阶诞生在浙江宣平,由于他的⽗亲是松江华亭人(今‮海上‬市),所以后代史书把他算作松江人。

  徐阶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的⽗亲是当地县丞(八品),虽说官小,但毕竟是经济发达地区,混口饭吃也不是太难。总体而言,他家还算比较富裕,比照成分大致相当于小型地主。

  虽然家境宽裕,不用上街卖报纸,滚煤球,也不用怕饿死冻死,但徐阶却曾比任何人都更靠近死神。

  他的第一次死亡经历是在周岁那一年,家人抱着徐阶在枯井边乘凉,不小心摔了一跤,自己倒没怎么着,拍拍庇股上的土站起来,一琢磨感觉不对,手里似乎少了点什么东西,回头一看,徐阶已经掉进井里了。

  这可算是缺了大德,自由落体的徐阶虽然没有跌进⽔里,却也和井底硬地来了次亲密接触。

  我一直认为,投井自尽算是个比较痛苦的死法,比投江差远了,就如同而今的市场,想死都找不到个宽敞的地方,还是投江好,想往哪跳就往哪跳,不用考虑落地面积,末了还能欣赏无敌江景,想看哪里就看哪,谁也挡不住。

  枯井虽然摔不死人,但应该能摔残,小徐阶掉下井后,全家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半天才把他捞出来(没有工程机械),等重见天⽇时,徐阶兄却既不哭也不闹——晕过去了。

  他这一晕可大了去了,无论如何抢救,掐人中灌汤灌药就是不醒,连续几天都是如此,到了第三天,大夫告诉他们:快准备棺材。

  第四天,徐阶醒了。

  徐阶,继续成长吧,下一次你会离死亡更近。

  正德二年(1507),徐阶随⽗亲外出赶路,⽗亲在前面走,他在后面紧跟着,在经过一座⾼山的时候,徐阶一不小心,又出了点意外,当然,他并没有掉进枯井,相对而言,他这次掉的地点比较特别——悬崖。

  等老爹听见响声回过头来时,徐阶已经跌落山崖。

  这位⽗亲大人即刻放声大哭,枯井多少还有个盼头,悬崖底下就是阎王的地盘了,地府招人那叫一收一个准。

  痛快哭完了,还得去下面收尸,⽗亲带了几个帮手绕到了悬崖下,可是左找右找却始终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总不能飞了吧,⽗亲抬起头,看见了挂在树上的儿子。

  从此以后,徐阶的经历就成了街知巷闻的奇谈,所有的人都认为如此大难竟然不死,此人必有后福。

  这话似乎没错,从此徐阶的生命踏⼊了坦途,但人生的最大一次考验仍在前方等待着他,只有经受住这次比死亡更为痛苦的‮磨折‬,他才能成长为忍辱负重、独撑危局的中流砥柱。

  这之后的⽇子是平淡无奇的,正德八年(1513),徐阶的⽗亲辞去了公职,回到了华亭县老家,在这里,徐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十分聪明,悟很⾼,四年之后,他一举考中了秀才,进⼊县学成为生员。

  正德十四年(1519),十七岁的徐阶前往南京参加乡试,结果落榜,只得打道回府,继续备考。

  但这对他而言未必是件坏事,因为就在第二年,一个人来到了他的家乡,并彻底改变了徐阶的一生。

  正德十五年(1520),一位新科进士成为了华亭的知县,他的名字叫聂豹。

  应该说聂豹是一个称职的知县,而在公务之外,他还有一个爱好——聊天,每天下班之后,他都会跑到县学,和那班秀才一起探讨经史子集。

  正是在那里,他遇到了徐阶。

  当聂豹第一次和徐阶谈时,这个年轻人⾼超的悟和机智的言辞就让他大吃一惊,他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途不可限量的可造之材。

  于是,当谈话结束,众人纷纷散去的时候,聂豹私下找到了徐阶,问了他一个问题:是否愿意跟随自己学习。

  明朝那些事儿4第七章徐阶的觉醒(2)

  徐阶不傻,他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毫不犹豫地作了肯定的答复。

  自此之后,徐阶拜聂豹为师,向他求学。

  但徐阶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极为寻常的县官,却并非一个普通人,他即将展示给徐阶的,是一个神秘新奇的世界。

  不久之后,徐阶便惊奇地发现,聂豹教给他的,并不是平⽇谈论的经史文章、更不是‮试考‬用的八股,而是一门他闻所未闻的学问。

  在徐阶看来,这是一种极其深邃神秘的学识,世间万物无所不包,而更为奇怪的是,连经世致用、为人处世的原理也与他之前学过的那些圣人之言截然不同。

  但他并没有犹豫,在之后的两年里,他一直在刻苦认真地学习钻研着,⽇夜不辍。因为他的直觉告诉他,这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正在教授给他一种特别的智慧,并将最终成为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财富。

  嘉靖元年(1522),应天府即将举行乡试,这一年徐阶二十岁。

  他对聂豹的钦佩和崇拜已经达到了顶点,在这两年之中,他曾无数次发问,无数次得到解答,他掌握了聂豹所传的精髓,了解了这套独特的体系,但两年来,仍然有一个让他十分好奇的疑问,没有得到答案。

  于是在他离家赴考的那天,他向为自己送行的聂豹提出了这个最后的问题:

  “你怎么会懂得这么多呢?”

  聂豹神秘地笑了:

  “那是另一个人教我的。”

  “几年前,我在江西求学之时(聂豹是江西吉安人)遇到一人,听其所讲极为怪异,甚是不以为然,当时我年少气盛,与他反复争辩几⽇,终于心服口服。”

  聂豹抬起头,走出了他的回忆,看着这个即将踏上人生征程的年轻人,说出了最终的答案:

  “当⽇我虽未曾拜师,却蒙他倾囊以授,我所教给你的一切,都是当年他传授于我的,你今此去前途未卜,望你用心领悟此学,必有大用。”

  “此学即所谓“致良知”之心学,传我此学者,名王守仁。”

  致命的考验

  徐阶牢牢地记住了王守仁这个名字,他拜别聂豹,就此翻开了自己传奇人生的第一页。

  南京的乡试十分顺利,徐阶如行云流⽔般答完考题,提前卷离开了考场,他很有信心,认定自己必可一举中第。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自信十⾜的时候,他的卷子却已经被丢在了落榜者的那一堆里。

  他的运气实在不好,当时的应天府批卷考官看到他的卷子,却如同是地球人看到了,顺手就往地上一扔:这写得是什么玩意儿!

  就在徐阶先生即将成为复读生的时候,上天又一次朝他微笑了。

  此时,主考官恰好走了进来,看见了这一幕,他捡起了卷子,仔细看了很久,然后走到那位批卷官的面前,说出了自己的结论:

  “当为解元”

  所谓解元,就是第一名,目瞪口呆的批卷官半天才反应过来,却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落榜。

  解元和落榜实在反差太大,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终于达成妥协,录取徐阶,不点解元。

  当时的徐阶对这一切丝毫不知,完全被蒙在鼓里,不过无所谓,他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资格,一年之后,他将见识真正的大场面,去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们。

  嘉靖二年(1523),徐阶前往‮京北‬,参加了会试,看来京城的考官⽔平确实不错,他的文章没有再受到非难,虽然没有拿到会元,却也十分顺利地进⼊了殿试。

  徐阶的心理素质还行,见了大老板也不怎么慌张,镇定自若地完成了自己的答题。殿试后,內阁大臣审读答卷,看到他的文章,都极为惊讶,赞叹不已,认为此科非他莫属。

  就在此刻,另一个人走⼊审卷室,和乡试时如出一辙,他也找到了徐阶的试卷。

  这个人叫林俊,时任刑部尚书,没事遛弯路过,就顺便进来看看,他拿起卷子认真地看了一会,评语脫口而出:

  明朝那些事儿4第七章徐阶的觉醒(3)

  “好文章!当评第一名!”

  这回⿇烦了。

  应该说这位尚书大人给了个不错的评价,可是问题在于,这话实在不该由他来说。

  说来惭愧,这位仁兄虽说爱才,也是⾼级⼲部,却有一个缺点——人缘不好,当时的內阁大臣费宏等人和他有着很深的矛盾,平时就看他很不顺眼,现在他突然来了这么一句,便就此作出了推论——此文作者与他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

  托林大人的这一声吆喝,本来众望所归的状元徐阶就变成了探花徐阶。

  头等奖变成了三等奖,但也算凑合了,冤就冤点吧,不过‮导领‬的眼睛毕竟是雪亮的,就在徐阶金榜题名,去朝廷见考官、拜码头的时候,他的才能终于得到了肯定。

  在那里,徐阶见到了朝中第一号人物——杨廷和。

  当这个二十一岁的青年出现在这位官场绝顶⾼手面前的时候,杨廷和立即作出了判断:

  “此少年将来功名必不在我等之下!”

  公报私仇的费宏也挨了‮导领‬的批评:

  “你是怎么做事的,为何没把他评为第一呢?!”

  佩服、佩服,杨廷和先生这么多年还真没⽩混。

  发达了,探花徐阶的前景一片光明,比強光灯还亮,‮导领‬赏识他,作为⾼考‮国全‬第三名,翰林院向他敞开大门,一条大道展开在他的脚下,庶吉士——升官——⼊阁,荣华富贵正等待着他。

  怀着极度的喜悦,徐阶⾐锦还乡,他的⽗亲动万分,自己一生也只混了个正八品县办公室主任(县丞),儿子竟然这么有出息,这辈子算是赚大发了。⺟亲顾氏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连话都说不出来。

  就在他们忙着‮奋兴‬流泪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却已悄然来到了门口。

  这个人就是聂豹,不久之前他刚刚得知,自己很快就要离开此地,去担任巡案御史,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他找到了徐阶。

  在过去的⽇子里,如同当年的那个人一样,他无私地将平生所学尽数传授给了这个叫徐阶的年轻人,但他十分清楚,这位‮生学‬虽然极为聪明,却仍未能领会那最为精要关键的一点。

  当他进⼊大堂,看到那个因过度喜悦而忘乎所以的青年时,他立即意识到,揭示那个秘诀的时候到了。

  “我就要离开这里了,望你多加保重。”

  徐阶脸上的笑颜变成了错愕,他张大了嘴,似乎想说点什么。

  聂豹却笑着摇摇手:

  “你⽇后之前程无可限量,我没有什么礼物可以送你,就为你上最后一课吧。”

  “心学之要领你已尽知,但其中精要之处唯“知行合一”四字而已。若融会贯通,自可修⾝齐家,安邦定国。”

  聂豹顿了一下,看着屏气倾听的徐阶,继续说道:

  “你天资聪敏,将来必成大器,但官场险恶,仕途坎坷,望你好自珍重,若到艰难之时,牢记此四字真言,用心领悟,必可转危为安。”

  “即使⽇后⾝处绝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切记!”

  徐阶肃立一旁,庄重地向老师作揖行礼,沉声答道:

  “‮生学‬明⽩了。”

  然而聂豹的反应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不,你并不明⽩”聂豹神秘地笑了“至少现在没有。”

  嘉靖三年(1524),怀着満心的喜悦和一丝疑惑,徐阶拜别聂豹,前往京城赴任。

  作为帝国的优秀人才,他进⼊翰林院,成为了一名七品编修,这里虽然没有外放地方官的威风和油⽔,却是万众瞩目的中心,因为一旦进⼊这里,半只脚就已经踏⼊了內阁。

  此时的徐阶少年得志,前途看涨,还刚刚办完了婚事,娶了个漂亮老婆,所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好事都让他一人赶上了,可是到达人生顶点的徐阶万万没有想到,他刚摸到幸福大门的把手,就即将滑⼊痛苦的深渊。

  嘉靖三年(1524)八月,刚进翰林院的徐阶板凳还没坐热,就接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的⽗亲去世了。

  明朝那些事儿4第七章徐阶的觉醒(4)

  徐阶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极为悲痛,报了⽗丧,二话不说就打起背包回了家,在家守孝一呆就是三年。

  刚到单位上班,‮导领‬没混,同事关系也没搞好,就回家晾了三年,也真算是流年不利,但徐阶并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热⾝运动,一场致命的劫难即将向他袭来。

  嘉靖六年(1527),徐阶回到了‮京北‬,官复原职,开始在翰林院当文员,整⽇抄抄写写,研究‮央中‬文件。

  平淡的⽇子过了三年,⿇烦来了,从他看到张璁的那封奏折开始。

  之后的事情我们已经说过了,张璁要整孔‮二老‬,徐阶反对,于是张璁要整徐阶,最后徐阶滚蛋。

  好像很简单,事实上不简单。

  当徐阶鼓起勇气驳倒张璁的时候,他并不怎么在意,大不了就是罢官嘛,你能把老子怎么样?还能杀了我?

  没错,就是杀了你。

  由于徐阶骂得太痛快了,都察院的几个御史也凑了热闹,跟着骂了一把,又惹火了张璁,这下徐阶惨了,张先生缺少海一样的心,充其量也就沟那么宽,他当即表示要把带头的徐阶⼲掉。

  天真的徐阶万没想到,发表个人意见、顶撞‮导领‬竟然要掉脑袋,不过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伸头缩头都是一刀,索豁出去了,死也不当孬种!

  他毫不畏惧,直接放话出来:要杀就杀,老子不怕!

  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徐阶没有想到,还有更为悲惨的命运在前方等待着他,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死亡从来就不是最狠毒的惩罚。 N6zWW.cOM
上一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一章 ( → )
作者当年明月 更新于2017/5/22 当前章节10085字。看明朝的那些事儿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