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明朝的那些事儿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明朝的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书号:16399  时间:2017/5/22  字数:9467 
上一章   ‮0690-1590‬    下一章 ( → )
  [951]

  这个故事很明显是假的,因为就算戚继光想除掉自己的老婆,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召集这么多人来⼲,毕竟被老婆赶出门也不是啥光彩的事情。

  但历史中‮实真‬的戚继光,确实是个非常怕老婆的人,在我看来,史实与上面这个故事之间的唯一区别是,他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是绝对不敢动手的。

  很多人认为,怕老婆的实质,其实是爱护老婆,不过我相信戚继光同志是绝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他是真怕,怕得心服口服。

  因为他的这位老婆确实是个了不得的女人,十八岁时,刚刚上班的戚继光娶了一位姓王的姑娘过门,也就是后来的王氏。

  当时戚继光已经是四品指挥,但他老婆的家世更为厉害,老丈人最⾼曾⼲到过总兵,是明军的⾼级将领。将门出虎女,王氏脾气倔強,且自幼习武,善用刀剑,据说发起火来连戚继光都不是她的对手,经常被打得到处跑。

  论家世比不过,想打架又未必打得赢,所以在两人有矛盾时,大都是戚继光让步。

  虽然老婆很強势,但事实上,只要不触及原则问题,她对戚继光是很好的,当年戚将军家里不富裕,有次买条鱼改善伙食,老婆做好了端上来一看——只有鱼头和鱼尾。

  戚继光估计是老婆自己吃了,也就没作声,但到了晚餐的时候,王氏却又把剩下的鱼⾁端了上来,戚继光这才恍然大悟,感动得半天说不出话。

  不过要是牵涉到原则问题,那就不好说了,这个所谓原则问题,就是纳妾。

  戚继光其实并不好⾊,他之所以动这个念头,实在是因为封建思想的毒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偏偏王氏就是没有儿子,好不容易生出来却又都幼年夭折,眼看老婆年纪大了,戚继光动起了心思,在他三十五岁那年,娶了第一个小妾沈氏,之后又分别娶了陈氏和杨氏。

  在小妾的帮助下,戚继光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戚安国、戚昌国、戚兴国等人。

  [952]

  虽说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家国‬允许一夫多,娶个小妾也不会涉及包二问题,但这也要看具体情况,戚继光深知,如果让老婆知道了,那是要出大事的,所以他严密封锁了消息,这些事情都是他瞒着老婆⼲的。

  但纸毕竟保不住火,三个女人还有那几个活蹦跳的孩子,你当老婆是⽩內障不成?

  老婆生气了,事情闹大了,一般说来,听到老公包二,无非有以下几种反应,要么息事宁人,要么去法院闹离婚,就连那位传说中著名的悍妇,外号“河东狮”的柳月娥,也不过是去老公的单位,找上级‮导领‬闹事。

  王氏的处理方法却大不相同,当她听说这个消息后,即不找组织,也不找‮导领‬,随手抄起一把尖刀,奔着戚继光就去了。

  值得夸奖的是,戚继光同志十分机灵,听到消息立马就溜了,王氏扑了个空,却绝不肯罢休,每⽇在家里蹲守,并且扬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剁了你誓不罢休!

  戚继光同志⿇烦了,有家不能回,在单位住也不是个事,于是他一咬牙,不带任何盔甲,套着一件便装回了家,在老婆没来得及动手之前,便扑通一声跪下,然后嚎啕大哭,痛斥封建礼教,说自己也是受害者,为了生儿子才不得已如此,并且讲过去忆往昔,恩爱夫,同甘共苦等等等等。

  女人毕竟是女人,被戚继光这么一阵忽悠,心肠就软了,随即丢下尖刀,与戚继光抱头痛哭。

  戚继光单刀赴会,凭借着勇气和对老婆的信任,化解了恩怨。但如果你认为事情如此简单,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历史中的戚继光是一个几乎从不冒险的人,他的兵法要诀是“谋定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他绝不会作战,而在其政治活动和⽇常生活中,他也一直遵循着这个原则。老婆如此凶悍,要是一时火起,真的把自己给剁了,那就亏大了。

  然而他依然不带侍卫,跑去找自己的老婆说理,且毫无畏惧,这并非他喝酒壮了胆,只是因为在他的那件便服下面,还穿着一件护甲。

  但如果据此认为戚继光同志狡诈,还是值得商榷的,面对如此彪勇的老婆,要想求生存求发展,确实是不太容易的。

  而戚继光同志的经历也告诉我们,在娶一个強悍的老婆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这就是是倭寇们即将挑战的对手,不久之后,他们就将感受到戚继光曾经体会过的那种恐惧。

  [953]

  当倭寇到达新河城下的时候,人们极为慌,毕竟城中的士兵都已出征,仅剩下普通百姓和妇孺,毫无反抗之力。

  于是王氏出击了,关键时刻她⾝而出,召集仅有的上百名亲兵,命令他们立刻贴出告示,稳定人心,但要守住城池,仅这些人是不够的,于是她去了军械库。

  军械库是存放兵器的地方,要想抵挡倭寇,只有拿出库中的武器,装备老百姓,才能坚持到援兵到来。

  可偏偏那位看守是个死脑筋,说这里是戚继光给他管的,除了戚继光的命令,他不听任何人调遣。

  这位看守同志仗着戚继光撑,十分嚣张,坚决不肯打开库门,可惜,他面前的这个人,却是唯一的例外。

  戚夫人都没用正眼看他,当即大喝一声:

  “你算是个什么东西,快开库门!等戚继光回来,让他只管来找我!”

  看守打了个哆嗦,他知道这女人惹不起,立刻打开了库门,并将武器分发到百姓的手中。

  事情忙完后,王氏回到家中,穿上了自己家传的盔甲,登上城头,准备指挥作战,她将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勇气和英武并不是男人的专属。

  但戚夫人虽然凶悍,倒也是个明⽩人:虽说现在人手不少,但这些百姓只能充充门面,要指望他们打胜仗,那也只能是抓瞎。于是在沉思片刻后,她决定使用一个计谋。

  当倭寇们満怀着抢掠的梦想,跑步来到新河城下的时候,他们惊奇地发现,城头上竟然揷満了旗帜,且杀声震天,站得⽔怈不通,时不时还从城內来弓箭和火

  这个排场实在是太大了,就如同黑社会谈判一样,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管你老头老太太,还是家庭主妇,只要是个人,都被戚夫人拉着上了城头,虽说战斗力全无,但吓唬人还是有效的。

  倭寇们吓得不行,但这么远跑来,就这么回去也实在不甘心,于是他们在城外扎营,准备多等几天。

  他们只等了一天。

  不是不想等,而是因为第二天,戚继光的援兵就到了。

  虽说戚继光对老婆很有信心,但他也很清楚,光凭了他老婆也是摆不平那一大帮倭寇的,所以他火速‮出派‬了援军。

  [954]

  于是苦苦等待着的倭寇们完蛋了,援军发动了猛攻,戚夫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率亲军由城內杀出,但倭寇的战斗力确实厉害,两头夹击之下,仍占据一户大院继续负隅顽抗。戚家军随即改变策略,改用火攻击,击毙敌寇上百人,剩下的实在受不了了,只好分头逃走。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六⽇,新河战斗结束,倭寇死伤二百八十余人,戚家军仅阵亡三人。

  作为一次遭遇战,新河战斗是十分成功的,但奉命率军前来救援的游击将军胡守仁依然感到了一丝不安,因为按照之前的判断,宁海不过是个陷阱,新河才是聚集倭寇主力的目标。然而经过锋,他才发现这群进犯新河的倭寇仅千人而已,如果说敌军主力不在这里,那又会在哪里呢?

  答案是宁海。

  进犯台州的倭寇,原先大都是汪直和徐海的手下,跟着这两个人混得时间长了,基本上都懂得些兵法,所谓兵不厌诈,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

  所以当大家都认为宁海只是饵,新河才是进攻对象时,他们却改变了策略,只‮出派‬部分兵力进犯,而将主力撤回,并隐蔵在宁海,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这一招实在⾼明,确实瞒过了很多人,但是在那重重雾之后,有一个人却始终洞悉着这一切。

  作为一名不世出的优秀将领,戚继光有着很⾼的军事天赋,此等伎俩自然不在话下,从宁海锋之后,他就意识到这群倭寇并不简单,所以当新河出现敌军通报的时候,他并没有亲自带着主力回击,只‮出派‬了部将胡守仁前去救援,自己则偃旗息鼓,等待着敌人的出现。

  很快,他的预测得到了验证。

  就在他‮出派‬援军的第二天下午,紧急军情传来,大股倭寇已经集结准备大举进犯,而他们的目标是台州。

  到目前为止,敌军的动向大体都在戚继光的掌握之中,但意外依然发生了:由于无法掌握敌人的具体方位,戚继光驻地离台州还有上百里,而对手已经兵临城下,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而更严重的问题是,你派人去打仗,自然要管饭,但是为了确保行动迅捷,当初抵达宁海的时候,他的戚家军只带了三天⼲粮,此时已经是第三天,军中即将断粮。

  所以眼前的问题十分棘手:战况危急,距离很远,没有饭吃。

  然而戚继光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下达了命令:全军奔袭,台州开饭!

  [955]

  变阵

  就在胡守仁结束新河战斗,大开酒宴庆祝胜利的那‮夜一‬,戚继光正率军向台州进,敌军已经抵达台州,拂晓就会发动进攻,而这个夜晚,是他唯一的时间,也是唯一的机会。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经过一晚上的奔袭,戚继光率军进一百一十里,终于在黎明时分抵达台州城,而此时敌军距离台州还有两里。

  时间刚刚好,刚刚好。

  然而当戚继光命令‮队部‬继续前进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一向听话的部下们竟然抗命了。

  义乌的兄弟们罢工了,你老人家说好晚上跑路,到了台州就能吃饭,现在又出尔反尔,一定要先打仗,虽说我们实诚,你也不能这么忽悠人吧。

  事实证明戚继光是有远见的,当年他费尽心思一定要挑老实人,为的就是今天。他不慌不忙地站出来,讲了一堆民族大义,‮家国‬兴亡之类的话,竟然把当兵的说得热泪盈眶,然后他当众叫出了炊事班,让他们拿着从城里取出的粮食,开始准备做饭,并做出了庄严的承诺:敌人在前面,饭在这里,打完仗,就吃饭!

  于是士兵们顶着微亮的天空继续前进了,支持他们前进的,是一个极为朴素的念头:打死倭寇,就能吃饭。

  在离城两里的花街,自以为得计的倭寇终于遇上了戚家军,吃惊之余,他们惊恐地发现,这群敌人的表情十分凶狠,眼睛冒绿光,似乎恨不得吃了自己(可以理解)。

  一边要抢劫,一边要吃饭,大家都很急,于是二话不说就开打。

  如之前一样,戚继光又摆出了鸳鸯阵,倭寇们则排出一字阵战。所谓一字阵,就是一字排开,实在说不上有多⾼明,然而意外发生了,戚家军虽然取得了优势,砍杀了很多敌人,却未能如以往一样,迅速击溃敌军。

  在后方观战的戚继光也很纳闷,但片刻之间,他已然找到了原因——地形。

  鸳鸯阵是一个威力強大的阵型,但毕竟有十一个人,要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空间,而花街地形狭窄,本施展不开,战局自然陷⼊僵持,于是戚继光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变阵!”

  [956]

  瞬息之间,鸳鸯阵突然发生了变化,开始了第一次变阵。

  队长⾝后的两列纵队各自分开,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布阵,狼筅兵迈步上前,与盾牌并列,形成第一道防线,两名长手跟随其后,短刀手殿后,开始‮立独‬作战。

  如果说鸳鸯阵是戚继光改编自唐顺之原创的话,那这个阵型应该算是他的‮立独‬发明创造,主要用于狭窄地区的巷战,它的名字叫五行阵。

  毕竟人少好办事,五个人比十一个人要灵活得多,倭寇们挥舞长刀,面对五行阵,既不能攻,也不能守,只要被狼筅挂住,顷刻之间就会被长矛刺穿,虽然许多人持刀狂呼,死战不退,但除了⾝上多几个窟窿,实在没有更多的收获。

  于是他们决定逃跑,也就在这个时候,戚继光再次下达了指示。阵型就此开始第二次变化,

  在命令下达的那一刻,狼筅兵迅速上前,超越所有同伴,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两名长手紧跟在他的⾝后,盾牌手和短刀手分别站在长手的侧方,保护他们的侧翼。阵型在狼筅兵的带领下,开始发动追击。

  这是鸳鸯阵的第二种变化,它的名字叫三才阵。主要用于冲锋进攻,或是敌军败退时的追击。

  当然对于⽇本人而言,阵型变不变,实在已经不重要了,五行阵和三才阵都是要人命的,跑路才是最佳选择。戚家军追击残敌,再次大获全胜。

  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七⽇,花街战斗结束,倭寇伤亡一千余人,全军溃败,救出被掳百姓五千余人,戚家军伤亡合计:三人。

  在新河之战与花街之战后,倭寇大势已去,戚继光继续发动攻击,并在上锋岭和长沙之战中大量歼灭敌军,同年五月末,进犯倭寇全线败退,⽇本的仁兄们乘兴而来,被人追着庇股打了一个月,没有抢到钱,反而赔了本,只好败兴而归。

  这是一次光辉的战役,是一次以戚继光的彻底胜利,⽇本倭寇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的战役。

  “臣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直浙兼制军务胡宗宪上奏,(嘉靖)四十年四五月,倭贼分犯台州⽔陆诸处,台金严参将戚戚继光,共擒斩倭首一千四百二十六夷,焚溺死者四千有余。”

  自嘉靖四十年(1561)四月二十二⽇至五月二十七⽇,戚继光率其所部四千明军,对阵两万敌军,在无其它军队配合的情况下,五战五胜,共计歼敌五千五百余人,累计伤亡不⾜二十人,史称“台州大捷”

  [957]

  戚继光终于功成名就了,因为在台州大捷中的优异表现,他升任都指挥使,从此,他开始被人称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但在这一切光辉的背后,是另一个戚继光——一个善于搞关系,合‮导领‬,请客送礼,拉帮结的人。

  在无数史书中,戚继光是英勇无畏的化⾝,他能谋善断,所向无敌,这一切都是事实,但他也有着另一面,比如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先去拜码头,请客送礼,大吃大喝一通,然后再认同族找祖宗,大家就算是兄弟了,但是依照他的工资,绝不可能承担得起这么⾼的花销。所以结论就是:戚继光是一个既收礼又行贿的人。

  在少年时代,每天环绕在戚继光耳边的,是⽗亲的教诲,教诲他一定要为人清正,不能搞歪门琊道,戚继光曾坚信并坚持过这些教导,他相信⽗亲是不会错的。

  然而从他十八岁到山东上任时起,他就发现自己错了,虽然他清正廉洁,虽然他刚正不阿,但这一切毫无用处,没有人理会他,也没有人帮助他,他的理想和信念或许很⾼尚,却本无法实现。

  而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无疑是俞大猷的被迫离去。

  对俞大猷而言,岑港之战是一个十分惨痛的教训,和戚继光一样,他也开始了演练新军,并很快就锻造出一支极有战斗力的军队,此即所谓“俞家军”而他的阵法也十分奇特,分别叫做三叠阵和夺前蛟阵,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你只要知道这两个阵型很牛就行了。

  军队有了,阵法也有了,俞大猷准备大⼲一场。

  然而他没有等到这个机会,因为和之前一样,他再一次遇到了莫名其妙的事情,而这一次的主角是胡宗宪。

  嘉靖三十八年(1559)四月,胡宗宪接到了这样一个通报,说有群倭寇在浙江沿海游,请示如何处理。

  胡宗宪想了一下,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

  “不要管他们,别让这些人靠岸就行。”

  [958]

  两个月后,他接到消息,都察院监察御史李瑚告了他一状,罪名是纵敌逃窜,以邻为壑。

  这也真是流年不利,胡宗宪没有想到,那帮倭寇是来⼲抢劫的,不去东家就去西家,胡总督不接待,他们就跑到了福建,大抢了一把。

  福建巡抚气得鼻子都歪了,暴跳如雷,一定要找胡宗宪算账,于是便把官司打到了皇帝那里,要求追究胡宗宪的责任。

  但胡宗宪毕竟是浪大⽔深,几番动作下来平安过了关,事情经过大致如此。

  但这个故事和俞大猷似乎毫无关系,⿇烦又从何而起呢?

  如果有关系,那这事就不奇怪了,俞大猷这一辈子,奇就奇在莫名其妙上。

  事情了结后,胡宗宪开始回过味来,福建方面一口咬定是自己放任不管,莫不是自己这里有人透露了消息,当了內奷吧?

  于是他开始查找蛛丝马迹,先查李瑚,福建人,再查自己,福建的,层次⾼的,能接触机密的,于是答案终于出现了:俞大猷,浙江总兵,福建晋江人。

  这真叫命苦不能怨‮府政‬,俞大猷同志老老实实⼲活,勤勤恳恳做事,就因为是福建人,结果竟然成了奷细。胡总督雷厉风行,他随即上书,把责任推到了俞大猷的⾝上。

  皇帝又一次生气了,他当即下令,削去俞大猷的官职,把他抓进诏狱。

  戚继光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他清楚地记得,当初胡宗宪是多么器重俞大猷,对他言听计从,而转瞬之间,他就把这个他曾无比信任的人,亲手送进了监狱,从浙江‮区军‬司令员,到锦⾐卫监狱的囚犯,只要短短的几天。

  所以他终于意识到,把自己的命运和信念寄托在一个人的⾝上,是极其不靠谱的,亲密战友胡宗宪也不例外。

  然而就在他为俞大猷痛惜不已之时,另一个更让人吃惊的消息传来:俞大猷竟然出狱了,并调往北方边界戴罪立功。而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能得到如此宽大处理,是严嵩收了钱,在皇帝大人面前说了话。

  戚继光百思不得其解,官场之中,俞大猷的收⼊也就是个最低生活保障⽔平,家里有几文钱他很清楚,能养活老婆孩子就不错了,哪里有钱去行贿?但如果没有钱,严老贪怎么会帮他说话呢?

  于是他开始怀疑,俞大猷和严嵩之间有着某种秘密的关系。

  不久之后,他终于从朝廷內线那里得到了消息,俞大猷确实没有送钱给严嵩,也绝非严嵩的亲信,他能够得到宽大处理,是因为他有着一个好朋友——陆炳。

  [959]

  俞大猷是如何搭上陆炳这条线的,谁也不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陆炳不但出面为他说情,还自己拿钱送给严嵩,当作是办事的费用。陆大人的面子严嵩自然要给,于是俞大猷就此光荣出狱。

  这个答案震惊了戚继光,他没有想到,平⽇沉默寡言,老实巴的俞大猷,竟然有这么硬的后台,而自己与他往多年,关系非常好,竟然从未听他透露过一语。

  戚继光感到⽑骨悚然,他终于发现自己是如此的脆弱。他明⽩,自己固然有着舍⾝保国的伟大理想,但如果没有靠山,没有关系,俞大猷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即使是平⽇关系极好的胡总督,也可能随时翻脸,让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而那时,他将孤立无援,也不会有另一个陆炳来救他。

  于是戚继光明⽩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要想不负⽗亲的期望,就不能遵照⽗亲的处事方法,他决定改变这一切。

  此后的戚继光开始了奔波,兵部有‮导领‬下来,他请客,他到兵部去,还是他请客,而酒桌上拜把子拉兄弟更是家常便饭,大家都认为戚继光够朋友,够大方,久而久之,他在兵部扎下了,上级‮导领‬对他也十分重视。

  但这并不是他的目的,戚继光知道,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他必须要找到自己的陆炳,找到一个真正的靠山。

  在戚继光的寻找名单中,两个人的名字被最先划掉,第一个就是严嵩,因为他很清楚,胡宗宪是严分子,如果自己要绕过胡宗宪结严嵩,必定死无葬⾝之地,更为重要的是,严老贪胃口很大,要请他吃饭,先要数数自己荷包里有多少钱。

  第二个是徐阶,这个人也不能考虑,虽然戚继光对他有好感,但毕竟在朝廷中,他处于下风,如果投靠此人,就等于与严嵩为敌,没准会比徐大人死得更早。

  [960]

  两位大哥被排除后,戚继光开始继续寻找,而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央中‬大学校长(国子监祭酒)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将来必定前途远大,于是他在自己的名单上记下了这个人——⾼拱。

  他的眼光确实精准,然而不久之后,他就发现,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因为这位⾼拱虽然官职不⾼,却是一个十分孤傲嚣张的人,而且此人还有个最大的特点——不收贿赂。

  换句话说,这个人是针揷不进,⽔泼不进,既不要钱,也不要女人,当然,⾼拱同志绝对不是无则刚,他只是将所有的望放在了一件事上——权力,他的最终目的是夺取帝国的最⾼统治权,而这是戚继光绝对无法満⾜的。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戚继光感到前途茫茫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了另一个人,此人是⾼拱的副手,时任国子监司业,大致相当于‮央中‬大学副校长,为人深谋远虑,极有发展前途,于是戚继光的名单上又增加了一个名字,也是最后一个名字——张居正。

  这就是后来那对⻩金搭档的起始,至于戚继光如何与张居正好,实在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戚继光很会来事,而在某些方面,张居正也不正。

  戚继光就这样稳定了他的地位,事实证明,他是有远见的,以至于后来胡宗宪完蛋,他依然屹立不倒数十年,这都归功于他的际工作。

  际是要钱的,而以戚继光的级别待遇,即使借⾼利贷也不经用,所以闭着眼睛也能猜到,他有着除工资之外的经济来源。

  这就是戚继光的另一面,似乎很不得体,似乎见不得人,似乎应该谴责,但你应该知道,他镇守东南之时“百姓悦,倭寇丧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因他而保全,他离职之时“领将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他的所有收⼊,无论正当与否,都用于了际,而他自己,是清⽩的。

  在现实面前,绝不妥协的杨继盛是伟大的,因为他历经磨难,坚持了自己的理想:舍⾝取义,报效‮家国‬。但妥协的戚继光,同样是伟大的,因为一个同样崇⾼的理想。

  嘉靖三十年(1551),戚继光驻守蓟门,那年他二十四岁,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并不安分,除了值班看书外,还喜到处逛,而事情正是发生在他闲逛的时候。

  有一天,他外出远行,路过一座寺庙,看见里面烟雾缭绕,便下马进去看热闹,发现原来是有人在讲长生之道。

  嘉靖年间,长生之道十分盛行,因为皇帝大人喜,老百姓们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效仿,但他们没有嘉靖同志那样的炼丹技术和原料,又想赶时髦,所以只能一堆人聚在一起吹吹牛,实在比较无聊。

  然而正是在这个无聊的聚会上,戚继光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n6zwW.cOM
上一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一章 ( → )
作者当年明月 更新于2017/5/22 当前章节9467字。看明朝的那些事儿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明朝的那些事儿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