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帝国风云无弹窗广告推荐 |
|
逆流小说网 > 军事小说 > 帝国风云 作者:闪烁 | 书号:37701 时间:2017/8/4 字数:3812 |
上一章 仇成睦反 章九十二百六第 下一章 ( → ) | |
陆军的大裁军,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处理掉过剩武器装备。 可以说,这是陆军在战后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虽然通过无偿军事援助,处理掉了大量过剩军事物资,但是相对于大巨的产量,援助掉的只是很少一部分。 到一九五二年,国中陆军的装备依然⾜够武装八百万大军。 这是个什么概念? 按照国中当局订下的裁军计划,陆军兵力将在一九五五年缩减到三百五十万,在一九六零年缩减到两百万,而最终将缩减到一百五十万,且三军总兵力在一九六五年之前必须控制在三百万以內。 也就是说,国中陆军有大量过剩装备需要处理掉。 援助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毕竟战后的际国社会以和平、稳定为主,因此大部分家国都会削减军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与国中结盟的家国,都得到了国中的全安保证,也就没有必要维持过于庞大的武装力量。此外,战后的主旋律是重建与发展,因此各个家国都会把重点放在经济上。 对国中来说,也是如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中要想确保在战后的霸权地位,除了维持一支⾜够強大的军事力量之外,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 说⽩了,只有当国中的经济地位没人能够挑战的时候,国中才是最強大的家国。 要发展经济,自然要缩减军备。 问题是。处理过剩装备也需要资金,而且是非常庞大的资金。 国防部在成立之后,做了一份较为深⼊的调查。销毁一辆中型坦克的费用⾼达三万六千华元,而战争时期一辆中型坦克的造价还不到十万华元。如果把陆军的全部过剩装备都销毁掉,总共需要数十亿华元。 显然,这是一个中**方承担不起的重负。 用国防部员官的话来说,与其把过剩装备销毁掉。还不如放在“武器坟墓”里任其生锈瓦解。 结果就是,在战后,国中陆军的大部分过剩装备都没有得到妥善保养。 只是。这等于是在浪费宝贵的家国财富。 这个时候,一件影响到世界格局的事情与国中陆军的窘境产生了关系。这就是,大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民族dú lì运动。 一九五一年。印度与巴基斯坦率先宣布dú lì,拉开了民族dú lì运动的序幕。 事实上,印度与巴基斯坦是同一个家国,此前都是英国的殖民地,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都属于同一个王朝。只是,在策划印度dú lì的时候,国中当局考虑到实际情况,主要是民族与宗教信仰,把印度拆分成了两个家国,即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斯坦共和国、以及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巴基斯坦共和国。 当时。国中当局采取的是民族自决原则,即由各个邦自行决定并⼊哪个家国。 虽然这是一个看上去较为公允的方式,但是却产生了无穷的后患。 这就是,在谋求dú lì的时候,大部分邦的民众与统治者做出了同样的选择。但是有少数邦却不一样。 最具有代表的就是克什米尔。 这个邦的居民大部分都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在民族自决中决定并⼊巴基斯坦,而其领主则是印度教徒,因此要求并⼊印度。 虽然克什米尔是一个很贫困的邦,但是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就是,该邦位于印度首都德里北面。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也不远,而且是南亚地区的屋脊。 也就是说,印度与巴基斯坦任何一方控制了克什米尔,都能对对方的首都构成威胁。 结果就是,在宣布dú lì后一年,也就是一九五二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就为了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第一场印巴战争。 有趣的是,战双方使用的几乎是相同的武器。 早在dú lì之前,国中就已经取代了英国,成为南亚的实际控制者。在攻占南亚地区的时候,印度的民族dú lì运动组织给予了中**队很大的帮助,所以在控制南亚之后,国中扶持这些组织,组建了以维持社会秩序为主的军事察警 队部,并且为其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还进行了培训。 印度与巴基斯坦宣布dú lì后,其军事察警 队部也遭到分割。 结果就是,这两个家国的军队所使用的武器装备,大多来自国中,少数为英国殖民当局的遗留物。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国中向战双方都提供了武器弹药。 正是如此,第一次印巴战争持续了一年多,在双方都无法击败对方的情况下,最终在联合国的斡旋下,达成了停火协议。 此后,印巴双方都开始扩军,而且都在竭力从国中争取援助。 显然,对国中陆军来说,这是处理过剩军事物资的有效办法之一。 据后来公布的数据,在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五年之间,国中向印度与巴基斯坦提供了数千辆坦克、上千架作战机飞与数千门火炮,此外还提供了大量的弹药,且大部分都为无偿援助。 说⽩了,就是印巴双方拿国中的武器去打仗。 必须承认,在南亚的动局势中,张文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要知道,正是在他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期间,国中开始向南亚大规模输出军火,而这么做,主要也是为了替陆军减轻负担。 在印巴尝到甜头之后,国中当局开始大规模援助世界各地的民族dú lì运动。 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六年间,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不丹、锡金、老挝、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南非等国先后宣布dú lì,联合国增加了近三十个成员国。 在这些家国争取dú lì的斗争中,国中提供的武器装备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一次民族dú lì运动,也成为了中德对峙的导火索。 原因很简单,国中一直在支持世界各地的民族dú lì运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在庒制民族dú lì运动。主要就是,国中是一个没有海外殖民地的家国,而且国中的发展也不以海外殖民地为基础。相反,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大战爆发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殖民地宗主国,拥有的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的发展,在很大的程度上需要依靠海外殖民地提供的资源与市场。 事实上,在第一次民族dú lì运动中,德属殖民地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虽然当时没有一块德属殖民地宣布dú lì,但是为了维持在殖民地的统治地位,德意志第二帝国耗费了大量资源。 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由此开始敌视国中。 这就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民眼里,正是国中在鼓动民族dú lì运动,并且想以此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并且通过策划德属殖民地dú lì,来争取得到这些新兴家国的支持。此外,通过民族dú lì运动,国中还在力图建立一个更加有利的际国环境,庒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生存空间。 总而言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绝大部分公民都把国中当成了民族dú lì运动的幕后推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说法并没错。 民族dú lì运动,确实增強了国中的影响力,而且绝大部分获得dú lì地位的新兴家国都格外重视与国中的关系,把国中当成了主要的结盟对象。更重要的是,这确实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构成了威胁。 一九五七年,发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这就是,国中前总统刘伯恩在雅温得参加喀麦隆建国典礼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极为重要的讲话,宣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旧势力的典型代表,是全世界各个民族争取dú lì自主的最大障碍,更是n zhǔ与zì yóu的天敌;在殖民统治的屏障后面,德意志第二帝国正在与世界各个家国、各个民族的意愿背道而驰。 国中在喀麦隆的dú lì运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刘伯恩的这番讲话,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这就是,中德全面对抗的时代。 要知道,喀麦隆是德属殖民地,而且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洲非最重要的殖民地,象征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洲非的统治地位。 更要命的是,刘伯恩的讲话无疑是火上浇油。 此事发生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召回了驻华大使,并且驱逐了国中大使。 虽然在此之后,在意大利的撮合下,中德关系有所缓和,恢复了正常外,但是中德全面对抗已经不可避免。 对国中陆军来说,这也许是天大的好事。 要知道,中德反睦成仇,意味着国中需要保持一支⾜够強大的军事力量,需要在全世界范围內与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较量。 也许,中德间不会爆发直接战争,但是对抗需要由军队做支撑。 说⽩了,没有強大的军事力量,就无法获得际国社会的主导权,也就不可能在其他领域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这样一来,国中陆军就不需要大规模裁军了。RQ N6zWw.CoM |
上一章 帝国风云 下一章 ( → ) |
作者闪烁 更新于2017/8/4 当前章节3812字。看帝国风云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帝国风云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