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沉默的大多数无弹窗广告推荐 |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王小波 | 书号:39608 时间:2017/9/6 字数:3285 |
上一章 证考式尔代罗布的化文国中对 下一章 ( → ) | |
萧伯纳是个爱尔兰人,有一次,人家约他写个剧本来弘扬爱尔兰民族精神,他写了《英国佬的另一个岛》,有个剧中人对爱尔兰人的生活态度做了如下描述:“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块土,一只猪…”不知为什么,我看了这段话,脸上也有点热辣辣。这方面我也有些话要说,萧伯纳的态度很能壮我的胆。 1973年,我到山东老家去揷队。有关这个小山村,从小我姥姥已经给我讲过很多,她说这是一个四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全村有一百多条驴。我姥姥还说,驴在当地很有用,因为那里地势崎岖不平,耕地多在山上,所以假如要往地里送点什么,或者从地里收获点什么,驴子都是最重要的帮手。但是我到村里时,发现情况有很大的变化,村里不是四十户人,而是一百多户人,驴子一条都不见了。村里人告诉我说,我姥姥讲的是二十年前的老皇历。这么多年以来,人一直在不停地生出来,至于驴子,在学大寨之前还有几条,后来就没有了。没有驴子以后,人就担负起往地里运输的任务,当然不是用背来驮,而是用小车来推。当地那种独轮车载重比小⽑驴驮得还要多些,这样人就比驴有了优越。在所有的任务里,最繁重的是要往地里送粪”——其实那种粪里土的成分很大——一车粪大概有三百斤到四百斤的样子,而地往往在比村子⾼出二三百米的地方。这就是说,要把二百公斤左右的东西送到80层楼上,而且早上天刚亮到吃早饭之前要往返十趟。说实在话,我对这任务的艰巨估计不⾜。我以为自己长得人⾼马大,在此之前又揷过三年队,别人能⼲的事,我也该能⼲,结果才推了几趟,我就満嘴是胆汁的味道。推了两天,我从城里带来的两双布鞋的后跟都被豁开了,而且小腿上的肌⾁总在一刻不停的震颤之中。后来我只好很丢脸地接受了一点照顾,和一些⾝体不好的人一道在平地上⼲活。好在当地人没有因此看不起我,他们还说,像我这样初来乍到的人,能把这种工作坚持到三天之上,实在是不容易。就连他们这些⼲惯了的人都觉得这种工作太过辛苦,能够歇上一两天,都觉得是莫大的幸福。 时隔二十年,我把这件事仔细考虑了一遍,得到的一个结论是这样的:用人来取代驴子往地里送粪,其实很不上算。因为不管人也好,驴也罢,送粪所做的功都是一样多,我们(人和驴)都需要能量补充,人必须要吃粮食,而驴子可以吃草;草和粮食的价值大不相同。事实上,一个人在⼲推粪这种活和⼲别的活时相比,食量将有一个很可观的增长,这就导致了粮食不够吃,所以不得不吃下一大批⽩薯⼲。⽩薯⼲比之正经粮食便宜了很多,但在集市上也要卖到两⽑钱一斤;而在集市上,最好的草(可以苫房顶)是三分钱一斤,一般做饲料的草顶多值两分钱。我不认为自己在吃下一斤⽩薯⼲之后,可以和吃了十斤⼲草的驴比赛负重,而且⽩薯⼲还异常难吃,噎人,难消化,容易导致胃溃疡;而驴在吃草时肯定不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在此必须強调指出,此种⽩薯⼲是生着切片晾的,假设是煮了晾出的那种甜甜的东西,就绝不止两⽑钱一斤。有关⽩薯⼲的情况,还可以补充几句,它一进到了食道里就会往上蹦,不管你把它做成发糕还是面条,只要不用大量的粮食来冲淡,都有同样的效果。因此我曾设想改进一下进食的方式,拿着大顶来吃饭,这样它往上一蹦就正好进到胃里,省得我痛苦地向下咽,但是我没有试验过,我怕被别人看到后难以解释。⽩薯⼲原来是猪的口粮,这种可怜的动物后来就改吃人屙的屎。据我在厕所兼猪圈里的观察。它们一遇到吃薯⼲屙出的屎,就表现出愤怒之状,这曾使我在出恭时良心大感痛苦——这个话题就说到这里为止。由此可见,我姥姥在村里时,四十户人家、一百多条驴是符合经济规律的。当然,我在村里时,一百多户人家没有驴,也符合经济规律。前者符合省钱的规律,后者符合就业的规律。只有“一百户人家加一百条驴”不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事可做。于是,驴子就消失了。有关这件事,可以举出一件恰当的反例:在英国产业⾰命前夕,有过一次圈地运动,英国农民认为这是“羊吃人”;而在我的老家则是人吃驴,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吃。村里人说,有一阵子老是吃驴⾁,但我去晚了没赶上,只赶上了吃⽩薯⼲。当然,在这场人和驴的生存竞争中,我当时坚定地站在人这一方,认为人有吃掉驴子的权利。 最近我读到布罗代尔先生的《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才发现这种生存竞争不光是在我老家存在,也不限于在人和驴之间,更不限于本世纪七十年代,它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历史事实。十六世纪到国中来的传教士就发现,与西欧相比,国中的役畜非常少,对⽔力和风力的利用也不充分。这就是说,此种生存竞争不光在人畜之间存在,还存在于人与浩浩的自然力之间。这次我就不能再站在人的立场上反对⽔和风了,因为这种对手过于低级,胜之不武。而且我以为,国中的文化传统里,大概是有点问题。众所周知,我们家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人本的文化,但是它和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完全不同。在我们的文化里,只认为生命是好的,却没把快乐啦、幸福啦、生存状态之类的事定义在內;故而就认为,只要大家都能活着就好,不管他们活得多么糟糕。由此导致了一种古怪的生存竞争,和风力,⽔力比赛推动磨盘,和口牲比赛运输——而且是比赛一种负面的能力,比赛谁更不知劳苦,更不贪图安逸! 国中史学界没有个年鉴学派,没有人考证一下历史上的物质生活,这实在是一种遗憾——布罗代尔对国中物质生活的描述还是不够详尽——这件事其实很有研究的必要。在国中人口稠密的地带,本就见不到风车、⽔车,这种东西只在边远地方有。我们村里有盘碾子,原来是用驴子拉的,驴没了以后改用人来推。驴拉碾时需要把眼蒙住,以防它头晕。人推时不蒙眼,因为大家觉得这像一头驴,不好意思。其实人也会晕。我的切⾝体会是:人只有两条腿,因为这种令人遗憾的事实,所以晕起来站都站不住。我还听到一个实真的故事,陈永贵大叔在大寨曾和一头驴子比赛负重,驴子摔倒,永贵大叔赢了。我认为,那头驴多半是个小⽑驴,而非关中大叫驴。后一种驴子体态壮硕,恐非人类所能匹敌——不管是哪一种驴,这都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证明了就是不借手推车,人也比驴強。我认识的一位中学老师曾经用客观的态度给生学讲过这个故事(未加褒贬),结果在“文化⾰命”里被斗得要死。这最后一件事多少暗示出国中为什么没有年鉴学派。假如布罗代尔是国中人,写了一本有关国中农村物质生活的书,人和驴比赛负重的故事他是一定要引用的,⽩纸黑字写了出来“文化⾰命”这一关他绝过不去。虽然没有年鉴学派那样缜密的考证,但我也得出了结论:在现代物质文明的影响到来之前,在物质生活方面有这么一种倾向,不是人来驾驭自然力、兽力;这就要求人能够吃苦耐劳、本分。当然,这种要求和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诲甚是合拍,不过孰因孰果很难说明⽩。我认为自己在揷队时遭遇的一切,是传统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规律走到极端所致。 在人与兽、人与自然力的竞争中,人这一方的先天条件并不好。如前所述,我们不像驴子那样有四条腿、可以吃草,也不像风和⽔那样浑然无觉,不知疲倦。好在人还有一种強大的武器,那就是他的智能、他的思索能力。假如把它对准自然界,也许人就能过得好一点。但是我们把口对准了自己,发明了种种消极的伦理道德,其中就包括了吃大苦、耐大劳“存天理、灭人”;而苦和累这两种东西,正如莎翁笔下的爱情,你吃下的越多,它就越有“所以两者都是无穷无尽的了!”(引自《罗米欧与朱丽叶》) 这篇文章写到了这里,到了得出结论的时候了。我认为国中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假设一切现实生活中的不満意、不方便,都能成为严重的问题,使大家十分关注,恐怕也不至于搞成这个样子,因为我们毕竟是些聪明人。虽然国中人是如此的聪明,但是布罗代尔对十七世纪国中的物质生活(包括京北城里有多少人靠拣破烂为生)做了一番描述之后下结论道:在这一切的背后“潜在的贫困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怎么感觉不出来?我的结论是:大概是觉得那么活着就不坏吧。 N6zWw.coM |
上一章 沉默的大多数 下一章 ( → ) |
作者王小波 更新于2017/9/6 当前章节3285字。看沉默的大多数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沉默的大多数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