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两百年的孩子无弹窗广告推荐 |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大江健三郎 | 书号:42243 时间:2017/9/28 字数:8235 |
上一章 言 序 下一章 ( → ) | |
1 我是一个已经步⼊老境的⽇本小说家,我从內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京北对年轻的国中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內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国中和⽇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国中的年轻人和⽇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尤其在现在,我更是希望如此,而且,这种愿望从不曾如此強烈过。在这样一个时刻,我要深深感谢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的所有人。同时,我更要深深地、深深地感谢坐在我的面前,正注视着我的各位同学。 2 在像你们现在这个年龄时,我所阅读的国中小说家是鲁迅。当然,是借助翻译进行阅读的。在那之后直至二十岁,好像还数度阅读过鲁迅的作品,尤其是被收录到《呐喊》和《彷徨》中的那些篇幅短小,却很尖锐、厚重的短篇小说。因此,当前不久我的国中朋友利用各种机会向我询问"您最初阅读鲁迅小说时大概几岁?"这个问题时,我一直难以准确回答。 不过,若说起"在哪儿读的?读了哪些作品?"等问题的话,我倒是记得非常清楚——是在⽇本列岛叫作四国的岛屿上一片大森林里的峡⾕中的村子里读的。沿河而建的那排房屋里有一间是我的家。在我家那不大的房屋前有一个院子,院里生长着一株枫树,我便在那棵树的大树枝上搭建了一座读书小屋,坐在狭小的地板上阅读小开本的文库版图书,是"岩波文库"系列丛书中的一册。让我觉得有趣并为之感动的,是《孔乙己》和《故乡》这两个短篇小说。现在,我还记得孔乙己的发音是koniti,是在翻译文本目录上的汉字标题旁用⽇语片假名标示的读法。这叫作注音读法,是⽇本人为学习难读汉字的读音法而创造出来的方法。我就是依据这种注音读法来发音的。不过,在我最初阅读的那本书上,标示的是"kuniti"这个读音,我便这样记了下来。然而,准确说来,是什么时候读的这书呢? 我决定借这个机会对此进行一番调查,于是,现在终于可以回答出这个问题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有一个朋友在出版社工作,就是出版了刚才说到的"岩波文库"的那家出版社。我请这个朋友复印了出版社作为资料保存下来的那本书的第一版版本,然后,我怀着亲近感着地阅读了《孔乙己》。在这里,由于我希望年轻的⽇本人能阅读目前在⽇本很容易得到的这个译作,因此要作一些引用(是筑摩书房出版、由竹內好翻译的《鲁迅文集》第一卷)。刚开始阅读不久,就读到了"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店酒里当伙计"这一行,于是,记忆便像泉⽔一般从此处涌流而出。这里所说的镇子,就是经常出现在鲁迅小说里的鲁镇。 说了这番话语后,叙述者便开始了自己的回忆。而我本人也回想起,最初读到这一节的时候,确实从內心底里这样想道: "啊,我们村里成立了新制中学,这真是太好了。否则,也已经満了十二岁的自己就上不成学校,将去某个店铺里当小伙计!" 1947年,也就是我十二岁的时候,阅读了《鲁迅选集》(佐藤舂夫、增田涉译)中这两个短小的作品,是作为我进⼊新制中学的贺礼而从⺟亲手里得到这个小开本书的。⺟亲是一个没什么学问的人,可她的一个从孩童时代起就很要好的朋友却前往东京的学校里学习,⺟亲以此作为自己的骄傲。此人还是女大生学那阵子,对刚刚被介绍到⽇本来的国中文学比较关注,并对⺟亲说起这些情况。我出生那一年(1935年)的年底,⺟亲一直没能从产后的疲弱中恢复过来,那位朋友便将刚刚出版的岩波文库本赠送给她,⺟亲好像尤其喜其中的"故乡"。然而,两年之后,也就是1937年的7月,⽇中两军在卢沟桥发生了冲突,⽇中战争就此开始。那一年的12月,占领了南京的⽇本军队制造了大杀屠事件。这时,即便在⽇本农村的小村子里,也已经不再能说起有关国中文学的话题。于是,我⺟亲便将包括岩波文库本《鲁迅选集》在內的、她那为数不多、却被她所珍视的书籍蔵进一个小⽪箱里,直至度过整个战争时期。在此期间,我的⽗亲去世了,我升⼊中学的希望也越来越遥远了。实际上,也曾听说⺟亲打算让我去做雇工(住在雇主家里见习的少年雇工),并在某处寻找需要小伙计的店铺。 第2节:序言(2) 1945年,战争结束了,战败了的⽇本在联合军国的占领下制定了新宪法。就连我们小孩子也都非常清楚,这个新宪法中有个不进行战争、不维持军备的第九条。教育制度也在主民主义原则下得到改⾰,村子里成立了新制中学,我作为第一届一年级生新升⼊这座中学,于是,⺟亲便从⽪箱里取出《鲁迅选集》并送给了我。 我还曾被问道,当时你为什么喜《孔乙己》?最近重新阅读这部作品时,发现那位叙述者、也就是咸亨店酒被称之为"样子太傻"的小伙计的那位少年,与自己有相同之处。当那位多少有些学问、却因此招致奚落的贫穷顾客孔乙己就学习问题和自己攀谈时,少年"毫不热心";但当这位客人落难之时,少年随即也流露出了自己的同情。我意识到,自己的格与这位少年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在持续和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我深为喜爱的作品却变成了《故乡》。尤其是结尾处的文章,每当遇见新的译本,就会抄写在笔记本上,有时还会把那段中文原样抄到纸上,然后贴在租住房间的墙壁。当时我离开了儿时的伙伴,离开了大森林中的家,同时寂寥地想象着将来:我也许不会再住回到这个峡⾕里来了吧(实际上,后来也确实如此),随后便第一次来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生活。 我还是要引用竹內好翻译的结尾处这一段文章: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3 那么,十二岁的我深刻理解了鲁迅的这段话了吗?在这里,我要模仿鲁迅的口吻,认为无所谓已经理解,无所谓没有理解。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十二岁的我从內心里珍视这句话,认为写出这种话语的鲁迅是个了不起的人。在那之后,分别于十五岁和十八岁的时候,我又借助新的译本重新阅读了这段话语,就这样加深了自己的理解。现在,我已经七十一岁了,在稿纸上引用这段话语的同时,我觉察到,依据迄今为止的人生经历,自己确实加深了对这句话语的理解。而且我意识到,自己从內心里相信现在之中有希望,那是鲁迅所说话语的意蕴… 刚才我说过,依据迄今为止的人生经历,自己确实加深了对这句话语的理解。下面要涉及我个人的话题,请大家允许我说说那些经历中的一个具体事例。我的长子出生时,他的头部有一个很大的、瘤子一般的畸形物。如果不做手术的话,他就可能存活不下去;可如果做了手术,今后也许眼不能见,耳不能听,最终成为植物人状态。主治医生就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于是,我就产生了动摇。然而,我的子却要求医生立即准备手术。 手术前,我们为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作光(那是祝愿他的眼睛能够看到光明)。手术后,他的眼睛果然能够看到光明,耳朵也能够听见声音,可是,他在智力发育上的迟缓也随之显现出来了。直到五岁的时候,还从不曾说过任何一句话。然而,有一天他似乎对电视机里传出的野鸟叫声表现出了趣兴,我便把灌装了野鸟叫声的唱片转录到录音带上,循环往复,整⽇里在我们家中播放。首先传出的是野鸟的叫声,片刻之后,便是女播音员的声音。这就是那个录音的顺序。鸟的叫声,鸽子;鸟的叫声,⻩莺;鸟的叫声,⽩脸山雀…这个录音带听了一年之后,我把光带到夏⽇里避暑用的山间小屋去,当时将他扛在脖颈上漫步在林子里。在林子对面的⽔塘边,⽔叫了起来。片刻间,骑坐在我脖颈上的光突然说道:"这是、⽔。"这就是光使用语言的开始。 以这个野鸟叫声录音带为契机,让光进行语言训练的会话,就在光与我和子之间开始了。后来发展到以钢琴为媒介,训练光回答出音域的名称和调子的特。从在那片林子里第一次说出人类语言那一天算起,十年之后,光能够创作出短小的曲子了,将这些曲子汇集起来的CD发行后,竟拥有了为数众多的听众。虽然光现在只能说出三岁儿童的语言,可他一直持续地做着具有丰富內容的作曲工作。 第3节:序言(3) 光的第一次手术结束后,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装上用以保护头盖骨缺损部位的塑料板。经过这一番周折后,光终于回到家里,开始了与我们共生的⽇子。当时,子什么也没说,但是我清楚,她这是决心接受智障的儿子,为了一同生活下去而在积蓄力量。另一方面,我认为自己与光共生的将来是没有希望的。也就是说,就光的症状而言,是不会有任何改善的可能的。可是,在承认这一切的基础之上,自己决心接受这个孩子,并为之积蓄力量。 当光通过野鸟录音带的训练而发出人类语言的时候,我觉察到一条希望之路开启了,随着光的CD受到很多人的,那条希望之路也便成了很多人都在行走的大道。我就是通过这样一些经历,逐渐理解了鲁迅的话语。而且,我现在同样坚信,希望是存在的,那是鲁迅话语的实真意蕴。 4 刚才我已经说了,十二岁时第一次阅读的鲁迅小说中有关希望的话语,在将近六十年的时间內,一直存活于我的⾝体之中,并在自己的整个人生里显现出重要意义。 接下去我想说的是,对于自己也很重要的、与希望并在的另一个话语——未来,以及有关未来这个话语存活在我的⾝体內部的定义是如何来到的。 不过在此之前,也就是现在,我必须预先说明一下这样做的理由,也就是我为什么要重新考虑未来这个话语,并决定在大家面前说起这个话题。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实业家,我是一个小说家。也就是说,我没有与家国权利有关联的任何力量,也没有实际驱动府政组织的力量。同时,也没有从事将⽇本经济与国中经济积极联系起来的工作。 我是一个无力而又年迈的小说家,只是我认为,小说家是知识分子。这是三年前因⽩⾎病而去世的、我多年来的朋友、国美的文学研究家爱德华·萨义德的观点。被称之为学者、新闻工作者、小说家、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的那些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內,用自己一点点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着工作。但是,当他们认为自己所在社会的进程停滞时,就必须离开其专业领域,作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国、对世界感到担忧的非专业人士聚集起来并发出自己的声音。因为,这是知识分子的本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围绕⽇本社会的进程,我也一直与那些值得信赖的朋友一同发出自己的声音。 现在,⽇本与国中的关系并不好。我认为,这是由⽇本政治家的责任所导致的。我在想,在目前这种状态下,对于⽇本和国中这两国年轻人之间的未来而言,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以及建立在该基础之上的合作,当然还有因此而构建出的美好前景,无论怎么说都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明⽩了自己想要述说的內容,现在在京北面对着你们、回国后在东京将要面对那里的年轻人进行述说的內容,并为此而做了相应准备。在今天讲话的结尾处,我还会回到那个问题上来。我想说的是,我认为现在⽇本的政治家(直接说来,就是小泉首相)有关未来这句话语的使用方法是错误的。我想就未来这句话语的使用方法谈谈自己的见解,这句话语的使用方法是我年轻的时候从法国一位大诗人、评论家那里学来,并一直认为是正确的。 小泉首相有关未来这句话语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今年8月15⽇,小泉首相参拜了靖国神社。早在两年前,我就在报纸上表示,停止参拜靖国神社是开拓⽇中关系新道路的第一步。长期以来,还有很多⽇本知识分子持有和我相同的观点。然而,尽管小泉首相的任期行将结束,作为最后一场演出,他还是参拜了靖国神社。于是,他做了这么一番发言:在海外诸国中(具体说来,就是国中和韩国吧),有些人说是"考虑一下历史吧"。国內那些批判者也是这么说的,他们说的是"考虑一下目前际国关系陷⼊僵局的情况吧"。可是,小泉首相认为自己的指向是未来。较之于过去和现在,自己是以未来作为目标的,是以与那些家国在未来共同构建积极而良好的关系为指向的。这就是小泉首相围绕自己参拜靖国神社这个现在时的行动所作的发言。 第4节:序言(4) 我们⽇本知识分子也在很认真地倾听着来自海外的批判。现在,不但府政那些导领人的声音,因特网上很多人的声音也直接传了过来。他们把⽇本在过去那个军国主义时代针对亚洲的略侵作为具体问题,批判⽇本现在的政治导领人岂止不进行反省和谢罪,还采取了将略侵战争正当化的行动。 在那种时候,自己竭力忘却过去,在现实中又不负责任,在说到那些家国与⽇本的关系时,怎么可能构想出未来?⽇本周围任何一个家国的导领人以及那个家国的民众,又怎么可能信任这位口称"那是自己的未来指向"的⽇本政治导领人呢?! 对于如此作为的小泉首相的未来指向,我们⽇本知识分子持有这样的批判态度:这种未来指向最大限度地否定了我们⽇本这个家国和年轻的⽇本人本应拥有的真正的未来。 5 接下去,我要说说十九岁时在大学的教室里为之感动、并将这种感动穿贯自己生涯的、有关定义未来的那些话语。 这是在法国引领了二十世纪前半叶的大诗人、评论家保尔·瓦莱里于1935年面对⺟校的中生学们进行讲演时说过的一段话(由于偶然的一致,这也是⺟亲生了我以后难以恢复的那一年,还是⺟亲从朋友那里得到当年刚刚出版的《鲁迅选集》那一年。而鲁迅就在那一年的翌年去世了)。我曾将这段话语翻译过来并引用在了自己的小说之中(那是我为了孩子们和年轻人而写的作品,叫作《两百年的孩子》),在这里,我仍然要引用这段话语。瓦莱里是这么说的: 我们最为重要的工作(被我翻译为工作的这个法语单词,在瓦莱里的法语中是fonction。我希望你们之中学习法语的同学知道,在古老的文章里也可以将其翻译为职能这个单词),就是创造未来。我们呼昅、摄取营养和四处活动,也都是为了创造未来而进行的劳动。虽说我们生活在现在,细究起来,也是生活在融于现在的未来之中。即便是过去,对于生活于现在并正在迈向未来的我们也是有意义的,无论是回忆也好,后悔也罢… 有关未来的这个定义做得确实非常出⾊,因此,我似乎没有必要另外加以说明。我只是想把该讲演中的这一段话语送给京北的年轻人,而且,回到⽇本后如果得到讲演的机会,也会把今天这段话原样传达给东京那些年轻人。 下面,我要讲述这一段话语现在在我⾝上唤起的几个思考,从而结束今天的讲话。首先,我想请大家注意我所引用的瓦莱里这段话的结尾处。我再读一遍,就是"即便是过去,对于生活于现在并正在迈向未来的我们也是有意义的,无论是回忆也好,后悔也罢…"这一处。 关于过去,唤起回忆也好,后悔也罢,如果确实具有意义的话,那又是怎样一种意义呢?我在这样询问自己(这也是瓦莱里询问作为自己晚辈的那些年轻的法国人、法国的青年和少年的问题,因为这正是面对他们而进行的讲演)。然后,我想出了自己的答案。瓦莱里进行这场演讲的那一年,他已经六十四岁了。作为已然如此上了年岁的老人,他本人当然拥有各种各样的回忆。瓦莱里知道,已经步⼊老境的自己如果只是回顾流逝了的过去,只是回忆年轻时曾有过这样或那样快乐的往事等等,是不可能产生积极意义的,也不可能在自己的人生中产生⾜以生成新因素的力量。 那么,后悔又如何呢?自己在年轻时曾做过那般愚蠢的事情,曾对别人⼲下残酷无情的事情…现在回想起这一切便感到后悔了。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上了年岁后都会想起这样一些往事并为之而后悔。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但是,如此这般地后悔就能够产生出积极意义吗?对于生成某种新因素就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吗?不还是没有积极意义、不能为生成新因素而发挥作用吗?只是一味沉沦于对过去所做坏事而引发的痛苦、遗憾以及愧羞的回忆之中,后悔自己如果没做下那坏事就好了… 但是,瓦莱里的思考却已经进⼊了另一个层次。瓦莱里认为,我们生活于现在,而生活于现在即是在迈向未来;我们现在生活着,呼昅着,摄取着营养并四处活动,这都是为了创造未来而从事的劳动;我们生活于现在,而且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创造未来;因为,这是为了自己,为了社会,为了际国社会,为了家国,为了世界… 第5节:序言(5) 瓦莱里告诉我们,在这种时候,对过去的回忆才会产生意义,将恢复我们曾经失去的真善美,使得未来比现在更为美好,更加丰厚;在这种时候,后悔也将产生意义,使得未来不会再度出现我们为之悔恨不尽的那些愚蠢的、恐怖的和非人的事情。也就是说,现在就要开始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认为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我从內心里想把这些话语赠送给京北的年轻人、甚至是尚处于孩子年龄的你们。同时,我也想把这些话语赠送给东京那些年轻人、甚至是尚处于孩子年龄的他们。 6 现在,⽇本与国中的外关系,以及⽇本人与国中人在精神领域非常重要的深处的关系,究竟出现了哪些恶变?出现了哪些具体而直接的恶变?那就是⽇本的政治导领人不愿意重新认识略侵 国中和对国中 民人⼲下极为残暴之事的历史并毫无谢罪之意。岂止如此,他们的行为还显示出了与承认历史和进行谢罪完全相悖的思维。小泉首相在今年8月15⽇进行的参拜,就显示出了这种思维。其实,较之于小泉首相本人一意孤行的行为,我觉得更为可怕的,是在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由⽇本几家大报所做的舆论调查报告显示,认为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好的声音竟占了将近50%。 小泉首相很快就要离开权政,作为其最后的演出,他于8月15⽇参拜了靖国神社。可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作为已经过去的事物,好!很多⽇本人也许是以过去时态发出了这种支持的声音。然而,我却无法忘却瓦莱里所说的那些话语——人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创造未来,准备未来。我是一个已然七十一岁的老年小说家,我深为不远之未来的⽇本人的命运而忧虑,尽管那时像我这样的老人已经不在人世。而且,我,还有我们,被一种大巨的悔恨所庒倒,那就是没能在⽇本与国中、⽇本人与国中人之关系这个问题上达到目的并来大巨转机。 7 然而,你们是年轻的国中人,较之于过去,较之于当下的现在,你们在未来将要生活得更为长久。我回到东京后打算对其进行讲演的那些年轻的⽇本人,也是属于同一个未来的人们。与我这样的老人不同,你们必须一直朝向未来生活下去。假如那个未来充満黑暗、恐怖和非人,那么,在那个未来世界里必须承受最大苦难的,只能是年轻的你们。因此,你们必须在当下的现在创造出明亮、生动、确实体现出人的尊严的未来,而非前面说到的那个充満黑暗、恐怖和非人的未来。我憧憬着这一切,确信这个憧憬将得以实现。为了把这个憧憬和确信告诉京北的年轻人以及东京的年轻人,便把这尊老迈之躯运到京北来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已然七十一岁的⽇本小说家,要把自己现在仍然坚信鲁迅那些话语的心情传达给你们。七十年前去世的鲁迅显然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我和你们约定,回到东京以后,我会去做与今天相同的讲演。 唯有京北的你们这些年轻人与东京的那些年轻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友好合作之时,鲁迅的这些话语才能成为现实。请大家现在就来创造那个未来! 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006年秋,于京北 n6zwW.cOm |
上一章 两百年的孩子 下一章 ( → ) |
作者大江健三郎 更新于2017/9/28 当前章节8235字。看两百年的孩子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两百年的孩子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