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记忆与印象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记忆与印象  作者:史铁生 书号:43224  时间:2017/11/4  字数:4170 
上一章   ‮白空形人个一 分部一第‬    下一章 ( → )
  我没见过我应该叫他“姥爷”的那个人。他死于我出生前的一次“镇反”之中。

  小时候我偶尔听见他,听见“姥爷”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后面相应地应该有一个人。“他在哪儿?”“他已经死了。”这个词于是相应地有了一个人形的空⽩。时至今⽇,这空⽩中仍填画不出具体的音容举止。因此我听说他就象听说‮洲非‬,就象听说海底或宇宙黑洞,甚至就象听说死;他只是一个概念,一团无从接近的虚缈的飘动。

  但这虚缈并不是无。就象风,风是什么样子?是树的摇动,云的变幻,帽子被刮跑了,或者眼睛让尘沙住…因而,姥爷一直都在。任何事物都因言说而在,不过言说也可以是沉默。那人形的空⽩中常常就是⺟亲的沉默,是她躲闪的目光和言谈中的警惕,是救援似的打岔,或者无奈中⽗亲的谎言。那人形的空⽩里必定蔵着危险,否则为什么它一出现大家就都变得犹豫,沉闷,甚至惊慌?那危险,莫名但是确凿,童年也已感到了它的威胁,所以我从不多问,听凭童年在那样一种风中长大成‮国中‬人的成

  但当有一天,⺟亲郑重地对我讲了姥爷的事,那风还是显得突然与‮烈猛‬。

  那是我刚刚迈进十五岁的时候,早舂的一个午后,⺟亲说:“太多好呀,咱们⼲嘛不出去走走?有件事我想得跟你说了。”⺟亲这么说的时候我已经猜到,那危险终于要露面了。満天的杨花垂垂挂挂,随风摇,果然,在那明媚的光中传来了那一声响。那声沉闷之极。整个谈话的过程中“姥爷”一词从不出现,⺟亲只说“他”不用解释我听得懂那是指谁。我不问,只是听。或者其实连听也没听,那声隐匿多年终于传进这个下午,懵懵懂懂我知道了童年已不可挽留。童年,在这一时刻漂流进一种叫作“历史”的东西里去了,永不复返。

  ⺟亲艰难地讲着,我惟默默地走路。⺟亲一定大感意外:这孩子怎么会这么镇静?我知道她必是这样想,她的目光在我脸上小心地摸索。我们走过几里长的郊区公路,车马稀疏,人声遥远,満天都是杨花,満地都是杨花的尸体。那时候别的花都还没开,田野一片旷然。

  随后的若⼲年里,这个人,偶尔从亲戚们谨慎的叹息之中跳出来,在那空⽩里幽灵似地闪现,犹犹豫豫期期艾艾,更加云遮雾障面目难清——

  “他死的时候还不到五十岁吧?别说他没想到,老家的人谁也没想到…”

  “那年他让⽇本人抓了去,打得死去活来,这下大伙才知道他是个抗⽇的呀…”

  “后来听说有人把他救了出去。没人知道去了哪儿。⽇本投降那年,有人说又看见他了,说他领着队伍进了城。我们跑到街上去看,可不是吗?他骑着⾼头大马跟几个军官走在队伍前头…”

  “老人们早都说过,从小就看他是个人材,上学的时候门门儿功课都第一…可惜啦,他参加的是国民,这国民可把给他害了…”

  “这个人呀,那可真叫是先知先觉!听说过他在村儿里办幼儿园的事吗?自己筹款弄了几间房,办幼儿园,办夜校,挨家挨户去请人家来上课,孩子们都去学唱歌,大人都得去识字,我还让他叫去给夜校讲过课呢…”

  “有个算命的说过,这人就是忒能了,刚愎自用,惹下好些人,就怕⽇后要遭小人算计…”

  “快解放时他的大儿子从外头回来,劝他快走,先到别的地方躲躲,躲过这阵子再说,他不听嘛…他说我又没贪赃枉法欺庒百姓,共产顺天意得民心那好嘛,我让位就是,可是你们记住,谁来了我也不跑。我为什么要跑?”

  “后来其实没他什么事了,他去了‮京北‬,想着是弃政从商塌塌实实做生意去。可是,据说是他当年的一个属下,给他编造了好些个没影儿的事。唉,做人呀,什么时候也不能太得罪了人…”

  “其实,只要躲过了那几天,他不会有什么大事,怎么说也不能有死罪…直到大祸临头他也没想到过他能有死罪…抓他的时候他说:行呵,我有什么罪就服什么刑去。”

  …

  这里面必定隐匿着一个故事,悲惨的,或者竟是滑稽的故事。但我没有兴致去考证。我不想去调查、去搜集他的行迹。从小我就不敢问这个故事,现在还是不敢——不敢让它成为一个故事。故事有时候是必要的,有时候让人怀疑。故事难免为故事的要求所迫:动人心弦,感人泪下,起伏跌宕,总之它要的是引人⼊胜。结果呢,它仅仅是一个故事了。一些人‮实真‬的困苦变成了另一些人编织的愉快,一个时代的绝望与祈告,变成了另一个时代的潇洒的文字调遣,不能说这不正当,但其间总似拉开着一个‮大巨‬的空当,从中走漏了更要紧的东西。

  不是更要紧的情节,也不是更要紧的道理,是更要紧的心情。

  因此,不敢问,是这个隐匿的故事的要点。

  “姥爷”这个词,留下来的不是故事,而是一个隐匿的故事,是我从童年到少年一直到青年的所有惧怕。我记得我从小就蹲在那片虚缈、飘动的人形空⽩下面,不敢抬头张望。所有童年的游戏里面都有它的影,所有的睡梦里都有它的嚣叫。我记得我一懂事便走在它的恐怖之中,所有少年的期待里面都有它在闪动,所有的憧憬之中都有它黑⾊的翅膀在扑打。光里总似潜伏着凄哀,晚风中总似飘着它的沉郁,飘着姥姥的心惊胆战,⺟亲的噤若寒蝉,和⽗亲的顾左右而言他,二姥姥不知所归的颤抖,乃至幼儿园里那两个老太太的慌张…因此,我不敢让它成为一个故事。我怕它一旦成为故事就永远只是一个故事了。而那片虚缈的飘动未必是要求着一个具体的形象,未必是要求着情节,多么悲惨和荒诞的情节都不会有什么新意,它在要求祈祷。多少代人的茫与寻觅,仇恨与歧途,年轻与衰老,最终所能要求的都是:祈祷。

  有一年我从电视中看见,一个懂得忏悔的人,走到被纳粹杀害的犹太人墓前,‮腿双‬下跪,我于是知道忏悔不应当只是一代人的心情。有一年,我又从电视中看见,一个懂得祈祷的人走到二战德国阵亡士兵的墓前默立哀悼,我于是看见了祈祷的全部方向。

  姥姥给我留下的记忆很少。姥姥不识字,脚比的还要小,她一直住在乡下,住在涿州老家。我小的时候⺟亲偶尔把她接来,她来了便盘腿坐在上,整天整天地纳鞋底,上鞋帮,棉⾐和棉被,一边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一边给我讲些妖魔鬼怪的故事。⺟亲听见她讲那些故事,便来制止:“哎呀,别老讲那些信的玩艺儿行不行?”姥姥惭愧地笑笑,然后郑重地对我说:“你妈说得对,要好好念书,念好书将来做大官。”⺟亲哭笑不得:“哎呀哎呀,我这么说了吗?”姥姥再次抱歉地笑,抬头看四周,看玻璃上的夕,看院子里満树盛开的海棠花,再低下头去看手中的针线,把笑和笑中的茫都咽回肚里去…

  现在我常想,姥姥知不知道二姥姥的存在呢?照理说她应该知道,可在我的记忆里她对此好象没有任何态度,笑骂也无,恨怨也无。也许这正是她的德,或者正是她的无奈。姥姥的婚姻完全由⽗⺟包办,姥爷对她真正是一个空⽩的人形;她见到姥爷之前姥爷是个不确定的人形,见到姥爷之后,只不过那人形已不可更改。那个空⽩的人形,有二姥姥可以使之嘻笑怒骂声⾊俱全。姥姥呢,她的快乐和盼望在哪儿?针针线线她从一个小姑娘长成了女人,吹吹打打那个人形来了,张灯结彩他们拜了堂成了亲,那个人形把她娶下并使她生养了几个孩子,然后呢,却连那人形也不常见,依然是针针线线度着时光。也不知道那人形在外面都⼲了些什么,忽然一声响,她一向空⽩的世界里惟活生生地跳出了恐怖和屈辱,至死难逃…

  ⺟亲呢,则因此没上成大学。那声响之后⺟亲生下了我,其时⽗亲大学尚未毕业,为了生计⺟亲去读了一个会计速成学校。⺟亲的愿望其实很多。我‮腿双‬瘫痪后悄悄地学写作,⺟亲知道了,跟我说,她年轻时的理想也是写作。这样说时,我见她脸上的笑与姥姥当年的一模一样,也是那样惭愧地张望四周,看窗上的夕,看院中的老海棠树。但老海棠树已经枯死,枝⼲上爬満⾖蔓,开着单薄的⾖花。

  ⺟亲说,她中学时的作文总是被老师当作范文给全班同学朗读。⺟亲说,班上还有个作文写得好的,是个男同学。“前些天咱们看的那个电影,编剧可能就是他。”“可能?为什么?”“反正那编剧的姓名跟他一字不差。”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偏巧认识那个编剧,⺟亲便细细询问:别、年龄、民族,都对;⾝材相貌也不与当年那个少年可能的发展相悖。⺟亲就又急慌慌地问:“他的老家呢,是不是涿州?”这一回客人含笑‮头摇‬。⺟亲说:“那您有机会给问问…”我喊起来:“问什么问!”⺟亲的意思是想给我找个老师,我的意思是滚他妈的什么老师吧!——那时我刚坐进轮椅,一副受庒迫者的病态心理。

  有一年作协开会,我从“与会作家名录”上知道了那个人的藉贯:河北涿州。其时⺟亲已经去世。忽然一个念头撞进我心里:⺟亲单是想给我找个老师吗?

  ⺟亲漂亮,且天浪漫,那声响之后她的很多梦想都随之消散了。然而那声却一直都不消散。文化⾰命如火如荼之时,有一天我去找她,办公室里只她一个人在埋头扒拉算盘。“怎么就您一个?”“都去造反了。”“不让您去?”“别瞎说,是我自己要⼲的。有人抓⾰命,也得有人促生产呀?”很久以后我才听懂,这是那声响磨砺出的明智——凭⺟亲的出⾝,万勿沾惹政治才是平安之策。那天我跟⺟亲说我要走了,大串联去。“去哪儿?”“‮国全‬,管它哪儿。”我満腔豪情満怀诗意。⺟亲给了我十五块钱——十块整的一针一线给我在內⾐上,五块零钱(一个两元、两个一元和十张一角的)分放在外⾐的几个⾐兜里。“那我就走了,”我说。⺟亲抓住我,看着我的眼睛:“有些事,我是说咱自己家里的事,懂吗?不一定要跟别人说。”我点点头,豪情和诗意随之消散大半。⺟亲仍不放手:“记住,跟谁也别说,跟你最要好的同学也别说。倒不是要隐瞒什么,只不过…只不过是没那个必要…”

  又过了很多年,有人从老家带来一份县志,上面竟有几篇对姥爷的颂扬文字,使那空⽩的人形有了一点儿确定的形象。文中说到他的抗⽇功劳,说到他的教育成就,余者不提。那时姥姥和⺟亲早都不在人间,和⽗亲也已去世。那时,大舅从几十年杳无音信之中忽然回来,一头⽩发,満面苍桑。大舅捧着那县志,半天不说话,惟手和脸簇簇地抖。 n6ZwW.cOm
上一章   记忆与印象   下一章 ( → )
作者史铁生 更新于2017/11/4 当前章节4170字。看记忆与印象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记忆与印象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