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中国文脉无弹窗广告推荐 |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中国文脉 作者:余秋雨 | 书号:43249 时间:2017/11/4 字数:6289 |
上一章 话神悟感 章四第 下一章 ( → ) | |
一 笃,笃,笃,有人敲门。 在这半山住所,这还是第一次。我立即伸手去拉门闩,却又停住了。毕竟,这儿远近无人… 门外喊起了我的名字。一听,是山下文化馆的两位工作人员。当初盛钟健老师正是通过他们才帮我找到这个住处的。 我刚开门,他们就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就在两天前,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死亡几十万人。 “唐山?”我一时想不起在哪里。 “京北东边,所以京北有強烈震感。”他们说。 他们来敲门,是因为接到了防震通知,正忙着在各个乡村间布置,突然想到半山里还蔵着一个我。他们担心,如果这儿也有地震,我住的房子很有可能坍塌,要我搬到不远处一个废弃的小庙里去住。那个小庙低矮,木结构,好像不容易倒下来,即使有事也更容易逃奔。 我的全部行李,一个网兜就装下了,便随手一提,立即跟着他们去了小庙。其实,一旦地震那个小庙也十分危险,但我不相信北方刚刚震过江南还会震,就感谢他们两人的好心,在小庙住下了。 住在小庙里无书可读。半山蔵书楼属于危房,已经关闭,看管的老大爷也不上山了。我只得⽩天在山坡上到处溜达,晚上早早地躺在一张由门板搭成的小上,胡思想。 直到昨天,我的思路一直锁定在遥远的传说时代,因此即便胡思想也脫不开那个范围。只不过,刚刚发生的大地震常常穿揷进来,几十万人的死亡现场与四五千年前的天地玄⻩,反复叠影。面对天灾,古代和现代并没有什么界限。 人世间的小灾难天天都有,而大灾难却不可等闲视之,一定包含着某种大警告、大终结,或大开端。可惜,很少有人能够领悟。 这次唐山大地震,包含着什么需要我们领悟的意义呢? 我想,人们总是太自以为是。争得了一点权力、名声和财富就狂疯膨,随心所地挑动阶级斗争、族群对立,制造了大量的人间悲剧。一场地震,至少昭示天下,谁也没有乾坤在手、宇宙在握。只要天地略略生气,那么,刚刚还在热闹着的运动、批判、愤,全都连儿戏也算不上了。 天地自有天地的宏大手笔,一撇一捺都让万方战栗。这次在唐山出现的让万方战栗的宏大手笔,显然要结束一段历史。但是这种结束又意味着什么?是毁灭,还是开启?是跌⼊更深的长夜,还是来一个黎明? 对于这一切,我还没有判断能力。但是已经感受到,不管哪种结果,都会比金戈铁马、运筹帷幄、辞庙登基、慧言宏文更重要。凸现在苍生之前的,是最关及生命的原始⺟题,例如怎么让民众平安地过⽇子,端正地对天地。在这个关口上最容易让人想起几千年前就行走在这片大地上的那些耝粝的⾝影。他们很少说话,没有姓名,更没有表情,因此也没有人能够把他们详细描述,而只是留下一些行为痕迹,成为永久的传说。 这让我又想起了从⻩帝到大禹的传说时代。 那个时代,即便在结束很久之后,还在无限延续。原因是,一个民族最早的传统和神话,永远是这个民族生死关头的最后缆索。 反正这些⽇子找不到书了,就让我凭借着一场大巨天灾,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重温那些传说和神话。 二 传说和神话为什么常常受到历史学家的鄙视?因为它们不在乎时间和空间的具体限定,又许诺了夸张和想象的充分自由。但是,超越这些限定、享有这些自由的,极有可能是人类的信念、理想和祈愿,这就远比历史学重要了。历史学作为世间千万学科中的一门学科,并没有凌驾全部精神领域的权力。 有些历史学家比较明智,凭借西方考古学家对某些遗址的发掘,认为传说与历史未必对立,甚至尽力为神话传说中“有可能”的实真辩护,肯定那里有“历史的质素”、“事实的质地”例如我在半山蔵书楼看到过王国维在一九二五年发表的《古史新证》,其中说:“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固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往往有事实之素地。” 能这样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仍然没有摆脫历史学的眼光。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眼光,传说中包含着一种属于集体心理的实真。集体心理不仅也是一种实真,而且往往比历史实真更重要。这就像晚霞给人的凄感受、修竹给人的风雅印象,长年累月也成了一种实真,甚至比它们在天象学和植物学上的实真更有意义。 在所有这类传说中,神话更具有本的“原型”价值。 在远古时代,神话是祖先们对于所见所闻和內心愿望的天真组建。这种组建的数量很大,其中如果有几种长期流传,那就证明它们契合了一个民族数代人的共同愿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型”铸就了整个民族的格。 国中古代的神话,我将之分为两大系列,一是宏伟创世型,二是悲壮牺牲型。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羿九⽇,都属于宏伟创世型;而精卫填海、夸⽗追⽇、嫦娥奔月,则属于悲壮牺牲型。这中间,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追⽇、嫦娥奔月这四则神话,具有很⾼的审美价值,⾜以和世界上其他古文明中最优秀的神话媲美。 这四则神话的主角,三个是女,一个是男。他们让世代感动的是躲蔵在故事背后的人格。这种人格,已成为华夏文明的集体人格。 先说补天。 世道经常会走到崩溃的边缘,很多人会逃奔、诅咒、互伤,但总有人会像女娲那样站起来,伸手把天托住,并炼就五⾊石料,进行细心修补。要知道,让已经濒于崩溃的世道快速灭绝是痛快的,而要炼石修补则难上加难。但在华夏土地上,请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人出来。 文明的规则,并不是一旦创建就会永享太平,也不是一旦破裂就会全盘散架。天下是补出来的,世道也是补出来的。最好的救世者也就是最好的修补匠。 后代很多子孙,要么谋求改朝换代,要么试图造反夺权,虽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却常常把那些明明可以弥补、改良的天地砸得粉碎,一次次让社会支付惨重的代价。结果,人们看到,许多号称开天辟地的济世英雄,很可能是扰民生的破坏力量。他们为了要让自己的破坏变得合理,总是竭力否定被破坏对象,甚至彻底批判试图补天的人物。久而久之,国中就普及了一种破坏哲学,或曰颠覆哲学。 面对这种情况,补天,也就变得更为艰难,又更为迫切。 但是,我说过,在华夏土地上,补天是基本逻辑。 再说填海。 这是华夏文明的又一种主⼲精神。精卫的行为起点是复仇,但是复仇的动机太自我,支撑不了一个宏伟的计划。终于,全然转化成了为人间消灾的⾼尚动机,使宏伟有了对应。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在有生之年看不到最终成果的行动。神话的中心形象是小鸟衔石填海,以⽇⽇夜夜的点点滴滴,挑战着无法想象的浩瀚和辽阔。一开始,人们或许会讥笑这种行为的无效和可笑,但总会在某一天突然醒悟:在这样可歌可泣的生命力盛典中,最终成果还重要吗?而且,什么叫最终成果? 海內外有不少学者十分強调华夏文明的实用原则,我并不完全同意。大量事实证明,华夏文明更重视那种非科学、非实用的道义原则和意志原则。精卫填海的神话就是一个雄辩的例证。由此,还派生出了“滴⽔能穿石”、“铁杵磨成针”等相似话语。这几乎成了国中民间的信仰:集合细小,集合时间,不计功利,终能成事。 如果说类似于补天救世的大事不容易经常遇到,那么,类似于衔石填海这样的傻事则可能天天发生。把这两种精神加在一起,大概就是华夏文明能够在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和灭亡的原因。 再说追⽇。 一个強壮的男子因好奇而自设了一个使命:追赶太。这本是一个近乎狂疯的行为,却因为反映了国中人与太的关系而别具深意。 在“天人合一”的华夏文明中,太和男子是平等的,因此在男子心中不存在強烈的敬畏。在流传下来的早期民谣中,我们不难发现与自然物对话、对峙、对抗的声音。这便是国中式的“人本精神” 这位叫夸⽗的男子追⽇,是一场艰苦和奋兴的博弈。即便为这场博弈而付出生命代价,他也毫不在乎。追赶就是一切,追赶天地⽇月的神奇,追赶自己心中的疑问,追赶自⾝力量的底线。最后,他变作了一片桃林。 我想,不应该给这个神话染上太重的悲壮⾊彩。想想这位男子吧,追不着的太永在前方,扑不灭的自信永在心中,因此,走不完的道路永在脚下。在这个过程中,天人之间构成了一种喜剧、游戏的互关系。这个过程证明“天人合一”未必是真正的合一,更多的是互相呼应,而且很有可能永远也不能直接集。以此类推,世间很多被视为“合一”的两方,其实都是一种永久的追逐。 最后,要说奔月。 这是一个柔雅女子因好奇而投⼊的远行,远行的目标在天上,在月宮。这毕竟太远,因此这次远行也就是诀别,而且是与人间的诀别。 有趣的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抬头观月,随之也可以凭着想象欣赏这次远行。欣赏中有移情,有揣摩,有思念,让这次远行有了一个既深邃又亲切的心理背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夜夜心”是嫦娥的,也是万民的。于是这则神话就把蓝天之美、月亮之美、女之美、柔情之美、诀别之美、飞升之美、想象之美、思念之美、意境之美全都加在一起了,构成了一个只能属于华夏文明的“无限重叠型美学范式” 这个美学范式的终点是孤凄。但是,这是一种被万众共仰的孤凄,一种年年月月都要被世人传诵的孤凄,因此也不再是真正的孤凄。 那就是说,在国中,万众的眼、世人的嘴,能把最个人的行为变成群体行为,甚至把最隐秘的夜半出逃变成众目睽睽下的公开行程。 想到这里我哑然失笑,觉得国中古代很多号称隐逸的文人大概是在羡慕嫦娥所取得的这种逆反效果。他们追求孤凄,其实是在追求别人的仰望和传诵。因此在国中,纯粹的孤凄美和个体美是不多的。 这一则奔月神话还典型地展现了华夏文明的诗化风格。相比之下,其他文明所产生的神话往往更具有故事,因此也更小说化。他们也会有诗意,却总是立即被太多的情节所填塞,诗意也就渐渐淡去。 请看,奔月,再加上前面说到的补天、填海、追⽇,仅仅这几个词汇,就洋溢着最鸿蒙、最壮阔的诗意。而且,这种诗意是那么充満动感,⾜以让每一个男子和女子都产生一种⾼贵的行为望,连⾝体手⾜都会奋兴起来。 这是最苍老又最不会衰老的诗意,已经植⼊每一个国中人⾝上。 三 我在小庙刚住了半个月,已经把国中四五千年前的神话传说梳理了很多遍,对那个时代产生了进一步的恋。因此明⽩了一个道理:有时,不读书也能构建深远的情怀,甚至比读书还更能构建。这是因为,我们在失去文字参照的时候也摆脫了思维羁绊,容易在茫然间获得大气。 但是,我毕竟又想书了。不知半山蔵书楼的门何时能开。 正这么想着,一个捧着橘子的老人出现在小庙窗口。我⾼兴得大叫起来,他就是看管蔵书楼的老大爷。 他说他也想我了,摘了自家后院的橘子来慰问我。他又说,地震来不了啦,下午就到蔵书楼去吧。 我故作平静地说:好。 心里想的是,让一个人拔离世投⼊书海,是一种惊人的体验;再让他拔离书海投⼊幻想,体验更为特殊;现在是第三度了,重新让他拔离幻想投⼊书海,心理感受无可言喻。 这就像把一块生铁烧红,然后“哧”的一声放进冷⽔里;再从冷⽔里菗出,又一次烧红,接着还是“哧”的一声… 时间不长,铁的质量却变了。 我对着老大爷轻轻地重复一声:好。 半个月前当唐山大地震把我从书海拔离时,我已经结束对于⻩帝时代的研习,准备进⼊夏、商、周了。几本有关殷商甲骨文的书,已取出放在一边。但这半个月对神话传说的重新认识,使我还想在⻩帝和大禹之间再逗留一阵。 神话传说告诉我,那个时代,实在是整个华夏文明发展史的“总序”序言里的字字句句,埋蔵着太多值得反复品咂的信息,不能匆忙读过。 下午回到半山蔵书楼,我没有去看那几本已经放在一边的甲骨文书籍,而是又把书库总体上浏览一遍,猜想着何处还有我未曾发现的与⻩帝有关的资料。 这不,三百多年前顾祖禹编的这部《读史方舆纪要》,我还没有认真拜读。 翻阅不久就吃惊了。因为《读史方舆纪要》提到了⻩帝和炎帝打仗的地理位置,我过去没有太多留心。 史料有记,⻩帝与炎帝发生惨烈战争的地方叫“阪泉之野”这究竟在何处?有些学者认为“阪泉之战即涿鹿之战”这就把阪泉和涿鹿两个地名合二为一了。也有学者认为虽是两战,但两地相隔极近。那么,具体的地点呢?一般说是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但是,《读史方舆纪要》却认为,阪泉很可能在今⽇京北市的延庆,那里既有“阪山”也有“阪泉”离八达岭不远。汪海波先生则认为“涿鹿”即“蜀鹿”在今天山东的汶上县。 我想,这个问题还会继续讨论下去。 我感趣兴的则是,打得不可开的⻩帝和炎帝,会预料几千年后这里所有的人都把自己看成是“炎⻩子孙”吗? 如果略有预感,他们満脸⾎污的表情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炎⻩子孙?”他们如果能够预感到这个名词,两人乌黑的眼珠必然会闪出惊惧“我们这对不共戴天的死敌,居然将永远地联名并肩,一起接受世代子孙的供奉?”想到这里,他们一定会后退几步,不知所措,如泥塑木雕。 这种预感当然无法产生,由他们开始的同胞內斗将延续长久。用同样的肤⾊外貌喊叫着同样的语言,然后流出同样⾎缘的鲜⾎。 记得一九一一年辛亥⾰命时那批勇敢的斗士发布文告,宣布几千年封建帝制的最终结束,文告最动人的亮点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那就是最后所署的年份—— ⻩帝纪年四六○九年 什么都包含在其中了。好一个“⻩帝纪年”! 四 其实,我们往往连眼下的事情都无法预感。我回到半山蔵书楼不多久,就从两个路过的山民口中知道,一位重要人物去世了。难道,未被预报的大地震本⾝就是一种预报?不知道。 当天我就决定下山。山下一定会有不小的变化,也许我的家庭也会改变命运,那就暂时顾不得传说时代和夏、商、周了。 下山时我停步回⾝,又静静地看了一眼这座躲蔵在斜草木间的半山蔵书楼。这楼早已破旧得呈现一派疲衰之相,好像它存在的意义就是等待坍塌。原以为这个夏天和秋天它一定会坍塌的,居然没有。它还会存在多久?不知道。 看似荒山,却是文薮;看似全无,却是大有。就在这无人注意的角落,就在这不可理喻的年月,只要有一堆古代汉字,就有了一切可能。我居然在这里,完成了我的一个重要学历。 下山。一路鸟声。已经有不少泛⻩的树叶,轻轻地飘落在我的脚边。 n6zWW.cOM |
上一章 中国文脉 下一章 ( → ) |
作者余秋雨 更新于2017/11/4 当前章节6289字。看中国文脉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中国文脉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