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人与永恒无弹窗广告推荐 |
|
逆流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人与永恒 作者:周国平 | 书号:44351 时间:2017/11/24 字数:8216 |
上一章 实真 下一章 ( → ) | |
1 实真是最难的,为了它,一个人也许不得不舍弃许多好东西:名誉,地位,财产,家庭。但实真又是最容易的,在世界上,唯有它,一个人只要愿意,总能得到和保持。 2 人不可能永远实真,也不可能永远虚假。许多实真中一点虚假,或许多虚假中一点实真,都是动人的。最令人厌倦的是一半对一半。 3 一个人可以承认自己有种种缺点,但决不肯承认自己虚伪,不真诚。承认自己不真诚,这本⾝需要极大的真诚。有时候一个人似乎敢承认自己不真诚了,但同时便从这承认中获得非常的満⾜,觉得自己在本质上是多么真诚,比别人都真诚:你们不敢承认,我承认了!于是,在承认的同时,也就一笔抹杀了自己的不真诚。归到底还是不承认。对虚伪的承认本⾝仍然是一种虚伪。 4 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喧嚣静息下来后,它仍然在工作着,穿透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 5 纯洁做不到,退而求其次——实真。实真做不到,再退而求其次——糊涂。可是郑板桥说:难得糊涂。还是太纯洁了。 6 一个人为了实现自我,必须先在非我的世界里漫游一番。但是,有许多人就失在这漫游途中了,沾沾自喜于他们在社会上的小小成功,不再想回到自我。成功使他们离他们的自我愈来愈远,终于成为随波逐流之辈。另有一类灵魂,时时为离家而不安,漫游愈久而思家愈切,唯有他们,无论成功失败,都能带着丰富的收获返回他们的自我。 7 我心中有一个声音,它是顽強的,任何权势不能把它庒灭。可是,在⽇常的忙碌和喧闹中,它却会被冷落、遗忘,终于喑哑了。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比真的演员还忙,退场的时间更少。例如,我整天坐在这桌子前,不停地写,为出版物写,按照编辑、读者的需要写。我暗暗怀着一个愿望,有一天能菗出空来,写我自己真正想写的东西,写我心中的那个声音。可是,总菗不出时间。到真空下来的时候,我就会发现,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写什么,我心中的那个声音沉寂了,不知去向了。 别老是想,总有一天会写的。自我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支使的侍从,你老是把它往后推,它不耐烦,一去不返了。 8 我要为自己定一个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每年年底,只属于我自己。在这些时间里,我不做任何履约差的事情,而只读我自己想读的书,只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如果不想读不想写,我就什么也不做,宁肯闲着,也决不应付差事。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 9 那个在无尽的道路上追求着的人惘了。那个在无路的荒原上寻觅着的人失落了。怪谁呢?谁叫他追求,谁叫他寻觅! 无所追求和寻觅的人们,决不会有惘感和失落感,他们活得明智而充实。 10 我不想知道你有什么,只想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你就是你所寻找的东西。 11 我们的內心经历往往是沉默的。讲自己不是一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容易的事,它需要某种境遇和情绪的触发,一生难得有几回。那些喜讲自己的人多半是在讲自己所扮演的角⾊。另一方面呢,我们无论讲什么,也总是在曲折地讲自己。 12 人不易摆脫角⾊。有时候,着意摆脫所习惯的角⾊,本⾝就是在不由自主地扮演另一种角⾊。反角⾊也是一种角⾊。 13 一种人不自觉地要显得真诚,以他的真诚去打动人并且打动自己。他自己果然被自己感动了。一种人故意地要显得狡猾,以他的狡猾去魅惑人并且魅惑自己。他自己果然怀疑起自己来了。 14 潇洒就是自然而不做作,不拘束。然而,在实际上,只要做作得自然,不露拘束的痕迹,往往也就被当成了潇洒。如今,潇洒成了一种时髦,活得潇洒成了一句口号。人们竞相做作出一种自然的姿态,恰好证明这是一个多么不自然的时代。 15 什么是虚假?虚假就是不实真,或者,故意实真。“我一定要实真!”——可是你已经在虚假了。什么是做作?做作就是不真诚,或者,故意真诚。“我一定要真诚!”——可是你已经在做作了。 16 对于有的人来说,真诚始终只是他所喜扮演的一种角⾊。他极其真诚地进⼊角⾊,以至于和角⾊打成一片,相信角⾊就是他的真我,不由自主地被自己如此真诚的表演所感动了。 如果真诚为一个人所固有,是出自他本的行为方式,他就决不会动辄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犹如⾎型和呼昅,自己甚至不可觉察,谁会对自己的⾎型和呼昅顾影自怜呢?(写到这里,发现此喻不妥,因为自从《⾎型与格》、《⾎型与爱情》一类小册子流行以来,果然有人对自己的⾎型顾影自怜了。姑妄喻之吧。) 由此我获得了-个鉴定真诚的可靠标准,就是看一个人是否被自己的真诚所感动。一感动,就难免包含演戏和做作的成分了。 17 真正有独特个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与旁人一样。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的平庸之辈。 18 质朴最不容易受骗,连成功也骗不了它。 19 “以真诚换取真诚!”——可是,这么一换,双方不是都失去自己的真诚了吗? 20 真诚如果不讲对象和分寸,就会沦为可笑。真诚受到玩弄,其狼狈不亚于虚伪受到揭露。 21 文人最难戒的⽑病是卖弄。说句公道话,文字本⾝就惑他们这样做。他们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而文字总是要给人看的,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表达变成一种表演,使他们的独⽩变成一种演讲。他们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众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摆好势姿。有时候他们拉上窗帘,但故意让屋里的灯亮着,以便把他们的孤独、忧伤、痛苦等等适当地投在窗帘上,形成一幅优美的剪影。即使他们力戒卖弄,决心实真,也不能担保这诉诸文字的实真不是又一种卖弄。 22 这是一位多愁善感的作者,并且知道自己多愁善感,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他在想象中看到读者感动的眼泪,自己噤不住也流下感动的眼泪,泪眼朦胧地在稿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23 有做作的初学者,他其实还是不失实真的本,仅仅在模仿做作。到了做作而不自知是做作,自己也动了真情的时候,做作便成了本,这是做作的大师。 24 真诚者的灵魂往往裂分成一个法官和一个罪犯。当法官和罪犯达成和解时,真诚者的灵魂便得救了。做作者的灵魂往往裂分成一个戏子和一个观众。当戏子和观众彼此厌倦时,做作者的灵魂便得救了。 25 角⾊在何处结束,实真的自我在何处开始,这界限常常是模糊的。有些角⾊仅是服饰,有些角⾊却已经和我们的躯体生长在一起,如果把它们一层层剥去,其结果比剥葱头好不了多少。 演员尚有卸妆的时候,我们生生死死都离不开社会的舞台。在他人目光的注视下,甚至隐居和杀自都可以是在扮演一种角⾊。 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实真面目。 26 刻意求实真者还是太关注自己的形象,已获实真者只是活得自在罢了。 27 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中,不必说世俗的成功,社会和历史所承认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标。在这里,目标即寓于过程之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本⾝成了生存方式,这种追求愈执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谓成败。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哲也许更是贤哲,一个⾝败名裂的圣徒也许更是圣徒。如果一定要论成败,一个伟大的失败者岂不比一个渺小的成功者更有权被视为成功者? 哲学 1 我剪除哲学的晦涩,为它嫁接上诗的含蓄。 2 有的人喜用哲学语汇表达⽇常的体验,我喜用⽇常语汇表达哲学的体验。 3 人们厌恶了大而无当的体系、言之无物的长文。 新鲜的感受有活泼的生命,硬要把它钉在体系的框架上,只成了死去的标本。深刻的哲理有含蓄之美,硬要把它溶解和稀释在长篇大论中,只剩下了一杯⽩开⽔。 哲学家在大海边漫步、沉思,把珠贝拾回家珍蔵起来,却把灰⾊的海滩留给读者。 我听见大海在呼喊:还我珠贝! 4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最古老的哲学作品都是格言体或诗歌体的。从什么时候起,哲学板起了论文的刻板面孔?古希腊有隐逸哲人,有逍遥学派、花园学派,哲学家们在户外、在大自然中思考宇宙和人生。我猜想,哲学完全学院化、体系化是中世纪神学兴起以后的事情,随着哲学所追问的那个“绝对”化⾝为上帝被关进教堂的四壁,哲学家们也就作为上帝的仆人被关进了学院的四壁,专事构造体系以论证上帝的权威。上帝死了,但仆人积习难改,总要论证点什么。 5 我偏爱那些用随笔、格言、手记等散文形式写作的哲学家,我喜倘样在哲学的散文天地里。这里较少独断的论证和说教,有更多的质朴和自然,更多的直觉和洞见。这里没有普洛克路斯忒斯之,用不着为了体系的需要而拉长或截短活的感觉和思想。 如果说体系巨构犹如巍峨的哥特式教堂或现代摩天大楼,那么,好的哲理散文就像一片清新的原野,当我从前者步⼊后者时,顿觉精神慡朗,新鲜空气扑鼻而来。 我工作了一整天。我的工作是研究哲学,也就是说,对别人的思想进行搜集、整理、分析、评论,写出合乎规范的“论文”现在我累了,我决定把夜晚留给自己,轻松地休息一下。于是,我翻开了蒙田的随笔,读上几页,或者翻开我的小本子,写下自己的随感。这当然不算研究哲学,可是我觉得自己比⽩天研究哲学时更是个哲学家了… 6 我于哲学一直是个闲人游客,凡见挂有“闲人莫⼊”、“游客止步”招牌的严肃去处,便知趣地规避。我怕那里面的气氛对我的健康和我的哲学均为不利。 7 有的人惯于从一小点感受演绎出一大篇玄妙的哲理。可惜的是,在这座他自己营造的哲学宮里,他自己也常常路,找不到充当他的向导的那一小点感受了。 8 新的哲学理论层出不穷。在我看来,其中只有很少的哲学,多半是学术。随着文明的进化,学术愈来愈复杂了,而哲学永远是单纯的。 9 我深信哲学家与艺术家是相通的。诗人的心灵,哲学家的头脑,这两样东西难道能够分开吗?对人生的強烈感受难道不是必然会导致对人生秘密的探索吗?艺术难道不就是对人生之谜的解答吗?艺术家和哲学家是气质相似的人,他们都是不实际、不世故的,进⼊他们视野的是人生和宇宙的大问题。 10 艺术与,哲学与死,均有不解之缘。艺术用审美净化的烦恼,哲学用智慧净化死的恐惧。但是,的癫狂一方面给人以个体解体即死的体验,另一方面又是种族生命延续即抗拒死的唯一手段。所以,兼是死和死的拯救。那么,艺术是否也兼是哲学和哲学的拯救呢? 11 诗借瞬时把握永恒。哲学想直接把握永恒,但做不到,最后只好向诗求援。 12 舂天是诗人的季节,秋天是哲学家的季节。 13 哲学家生活在永恒中,诗人生活在瞬时中.他们都不会老。 14当一颗敏感的心灵被本的疑问刺伤,因而寻求治疗的时候,它就会走向哲学。有一种不寻常的情非人类脆弱的心灵所堪忍受,哲学是对这种情的治疗。但是,治疗并非熄灭情,使心灵归于冷漠⿇痹。诗宣怈情,哲学则把情转向深沉的思考。 15 一个小女孩坐在洒満光的台阶上,眯着眼睛,一个朦胧的疑问在她的小脑瓜里盘旋:“我怎么会到这世界上来的?”我悄悄走过她的⾝旁,回到屋里,把所有的哲学书籍都蔵了起来。 16 福克纳在加缪猝死那一年写道:加缪不由自主地把生命抛掷在探究唯有上帝才能解答的问题上了。其实,哲学家和诗人都是这样,致力于开解⽔无答案的人生之谜,因而都是不明智的。也许,对人来说,智慧的极限就在于认清人生之谜的无解,因而満⾜于像国美作家门肯那样宣布:‘’我对人生的全部了解仅在于活着总是非常有趣的。“ 17正常人只关注有法可想的事情,哲学家总是关注无法可想的事情,二者的区别即在于此。 18 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 19 凡是有良好的哲学悟的人,必定有过对于死亡的隐秘体验和痛苦觉悟。这种体悟实质上是一切形而上思考的源头,不从这源头流出的思考就决非真正形而上的。因此,差不多可以把对死亡的体悟看作衡量一个人的哲学悟的标志。有的人很聪明,很有理解力,甚至也很真诚,但没有对死亡的体悟,你就很难和他作深⼊的哲学对话。 20 人们常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其实,哲学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决非这样简单。有时候,哲学恰好是非时代(永恒)、反时代(批判)的,它立⾜于永恒之本,批判时代舍本求末的途倾向。 21 哲学不是共公事业,而是属于人私灵魂的事情。任何一种哲学的核心都是非政治的,政治⾊彩仅是附着物。绝对,终极,永恒,——怎么能是政治的呢? 22 哲学是一个产妇,从她腹中孕育出了一门门具体科学。哲学的每一次分娩都好像要宣告自己的末⽇,但哲学是永存的,这位多产的⺟亲一次次把自己的子女打发走,仿佛只是为了不受他们的搅扰,可以在宁静的独处中悠然思念自己的永恒情人——智慧。 2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哲学家从来就有”仁者“和”智者“两类,所以他们所”见“出的哲学也从来就有唯”仁“(人本主义)和唯”智“(科学主义)两派。既然人不能一律,为什么哲学倾向就非要一律呢?我主张哲学上的宽容。但宽容是承认对方的生存权利,而不是合流。 24 对哲学的相反理解:一种人把哲学看作广义逻辑学,其对象是思维;另一种人把哲学看作广义美学,其对象是心灵的体验。不断有人试图把这两种理解在一起,但结果总是不成功。 25 理強的人研究自然,追求真,做科学家。意志強的人研究社会,追求善,做政治家。情感強的人研究人,追求美,做艺术家。哲学家无非也分成这三类,何尝有纯粹的哲学家? 26 有艺术家,也有哲学家。有艺匠,却没有哲学匠。演奏、绘画如果够不上是艺术,至少还是手艺,哲学如果够不上是哲学,就什么也不是了。才能平庸的人靠演奏、绘画糊口,还不失为自食其力,靠哲学谋生却完全是一种寄生。 27 所谓哲学家包括四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政客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作谋权的手段,庸人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作饭碗,学者型的哲学家把哲学当作纯学术,真正的哲学家把哲学当作生命。但是,真有政客型或庸人型的哲学家吗?圆的方! 28 可怜那些毫无哲学素养的人,一旦陷⼊哲学的泥坑,便无力自拔,只好在坑里动搅泥⽔,以证明他们也在从事哲学。 29 我不想与以哲学为职业的专门家讨论哲学,宁愿与热爱哲学的门外汉谈——但也不是谈哲学。 30哲学和宗教是痛苦灵魂的收容所。许多人怀着无可排遣的生命的苦恼,终于在哲学和宗教中找到了寄托。 可是,倘若有人因此决心献⾝哲学,却是一种误会。这就好比病人因为患病,便自以为获得了当医生的资格一样。何况吃哲学饭其实与灵魂毫不相⼲,不过是社会上说空话最多挣钱最少的一种行当罢了。 我知道献⾝宗教是可能的,但也和社会上那些吃宗教饭的人无关。 31 有一种人,善于接近名人而不善于接近思想,其从事哲学的方式是结哲学界名流,成果便是一串煌赫的名字。我不噤想:就算这些名人并非徒有其名,他们的哲学难道和伤寒一样也会传染吗? 32 常有人问:国中能不能出大哲学家?我想,国中现在尤其需要的是不受传统、习俗、舆论、教条束缚的自由灵魂,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真诚的探索者,出不出大哲学家倒在其次。 33 非理主义哲学的流行也许比理主义更严重地败坏了人的非理。在理主义时代,人的直觉、本能、情绪、体验不受重视,但也未受犯侵。这是一片原始森林,保持着非理的自然面貌。自从非理主义哲学兴起,哲学家们成群结队地闯⼊这个领域,没完没了地进行分析、解剖、砍伐,使非理的感受丧失了其个人当下的独特和生命的原始,被符号化了,即理化了。试问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有这么多哲学气十⾜的诗、小说、剧本、绘画、音乐? 34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人们知道些什么?一些人在糊里糊涂地受影响,另一些人又糊里糊涂地去批判,真是一笔糊涂帐。所以,的确应该加以引导一一不但对青年生学,而且对青年导师。其实,现代西方的大思想家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严肃批判者,他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反省表明:“全盘西化”是不⾜取的。因此,大可不必对现代西方思嘲的引进感到神经紧张。 35“什么是直觉?直觉就是创造思维…” 许多时候,像这样用一个含义相近的名词代替另一个名词,人们就自以为作了解释,也自以为弄懂了。 36 做哲学家和读哲学系完全是两回事。哲学本质上只能自学,哲学家必定是自学成才的。如果说有老师,也仅是历史上的大哲人,他直接师事他们,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哲学系的生学中,有此自学能力的不⾜什一。 37 一般人追求可望也可即的东西,诗人追求可望不可即的东西,哲学家追求不可望也不可即的东西。 38 个人思维犹如人类思维一样,走着从混沌(感)到分化(知)到整合(理)的路。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走到底的。有的人终生停留在第一阶段,其低能者成为可笑的老孩子,才⾼者成为艺术家。多数人在第二阶段止步,视其才能的⾼低而成为一知半解者或科学家。达到第三阶段的必是哲学家。 39 哲学家、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有自己的行话。有时候,不同的行话说着同一个意思。有时候,同一种行话说着不同的意思。 隔行如隔山,但没有翻越不了的山头,灵魂之间的鸿沟却是无法逾越的。 我们对同行说行话,对朋友吐心声。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区分不在职业,而在心灵。 n6ZwW.cOm |
上一章 人与永恒 下一章 ( → ) |
作者周国平 更新于2017/11/24 当前章节8216字。看人与永恒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人与永恒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