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免费为大家推荐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无弹窗广告推荐
逆流小说网
逆流小说网 校园小说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武侠小说 架空小说 言情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耽美小说 官场小说 玄幻小说 乡村小说
小说排行榜 都市小说 同人小说 综合其它 科幻小说 重生小说 军事小说 短篇文学 灵异小说 推理小说 经典名著 网游小说 历史小说
好看的小说 妻心如刀 母上攻略 我的娇妻 秦家有兽 新婚妻子 辣文合集 禁乱之爱 茶余饭后 情栬生活 兽血滛传 热门小说 完本小说
逆流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作者:余耀华 书号:44630  时间:2017/12/6  字数:8370 
上一章   ‮愿心的了未 一十‬    下一章 ( → )
  1、吴越王北上面圣

  收复了南唐,南方还有一个吴越‮权政‬,仍然酣睡在卧榻之旁。不过,吴越只是一个弹丸小国,成不了气候,宋朝如果要举兵讨伐,那简直就是探囊取物、易如反掌。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这是赵匡胤的一贯作风,但是,他又不想动用武力,因为打仗是很耗钱的,他想将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因此,他决定以一种不花钱的形式收复吴越。

  吴越辖区为浙江全境、太湖的东北部、东部和南部,首都设在杭州。吴越王钱俶的祖⽗叫钱镠,是个贩私盐的大袅,唐僖宗时,纠集众人攻打⻩巢,平定吴越,僖宗封他为越王,不久又封为吴王,后梁时,又加封为吴越王。到赵匡胤建立赵宋的时候,吴越王已传到了钱俶这一代。赵匡胤封钱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钱俶也岁岁向宋廷纳贡,丝毫不敢怠慢。其实,天下兵马大元帅只是一个虚衔,并没有真的统领天下兵马。

  赵宋平定江南后,吴越王钱俶派使臣到汴梁朝贺。赵匡胤笑对来使说:“这次讨伐江南,你家元帅攻克常州,立有大功。朕很想念他,你回去后,请他到汴梁来一趟,见面之后,立即让他回去。”为了表示不相欺的诚意,赵匡胤还拍着膛,信誓旦旦地对使臣说:“苍天在上,朕绝不食言。”

  吴越王钱俶接到使者带回赵宋皇帝的圣旨,心里直起⽪疙瘩,发慌,而且不是一般的慌,是恐慌。为什么呢?南唐李煜的今天,就是他的明天。当初,赵匡胤数次传召李煜进京面圣,李煜不敢去,害怕去了不能回来,推三阻四,借口⾝体不舒服,终究还是没有去汴梁面圣。结果惹恼了赵宋皇帝,大兵庒境,南唐顷刻之间土崩瓦解,李煜梦断金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教训就在眼前,钱俶当然不敢以⾝试险。

  宋朝皇帝传召国主的消息,迅速在吴越流传开了,吴越国的上空犹如云笼罩,朝廷內外一片恐慌,人们普遍认为,赵宋皇帝在汴梁设下的是“鸿门宴”国主此去凶多吉少。大臣们都劝说钱俶。还是不去的好。

  钱俶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不去的后果,借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抗旨不遵。临行之前,他把国事都向大臣们作了代,然后带上子孙氏、儿子惟浚,西赴汴梁,拜谒赵宋皇帝。看他这个架势,大有英勇赴义、去了就没打算回来的气概。

  赵匡胤得知钱俶在杭州踏上了北上的航船,立即督促工部,加快为吴越客人专门兴建的别墅的工程进度,保证在客人到来之前建成,使客人一到就能⼊住。

  钱俶临近汴梁,赵匡胤派儿子赵德昭为代表,到京城东门郊外的十里凉亭接吴越王钱俶。值得注意的是,以前这样抛头露面的事,都是由御弟赵光义负责,因为赵光义为晋王,位列宰相之前。这一次,赵匡胤没有这样做,而是安排儿子赵德昭出面,是否有什么深意,不得而知。

  钱俶进宮觐见赵匡胤,赵匡胤盛情款待他,赐坐、赐宴,而且还命他与御弟晋王赵光义叙兄弟之礼。钱俶可不敢托大,坚决不接受,赵匡胤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晚,吴越王钱俶住进了专门为他新建的一处豪宅,赵匡胤亲自到钱俶的住处探望,察看各种生活用品是否齐全,体贴得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第二天,赵匡胤又在大明殿举行了一个盛大宴会,钱俶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文武百官都参加了这次宴会,据赵匡胤事先安排,他自己先向钱俶敬过酒后,从晋王赵光义、宰相薛居正开始,大臣们依次向钱俶敬酒,面对如此隆重的场面,钱俶受宠若惊,感涕泣。

  转眼间,钱俶到汴梁已经住了半个多月,虽然说⽇⽇歌舞游乐,夜夜丝竹宴饮,但俗话说得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钱俶开始思念杭州,思念他的‮家国‬,思念他的皇宮,思念他的臣民了。不过,赵匡胤没有开口,他只能将思念故国之情深埋在心里,不敢表露半分。

  这一天,忽听门人来报,说有圣旨到,钱俶慌忙开中门跪圣旨,赵匡胤下的圣旨有两个內容,一是封吴越王钱俶的子孙氏为吴越国王妃;二是准许吴越王钱俶佩剑上殿。如此厚封,钱俶一家受宠若惊。

  赵匡胤下这道圣旨,是经过一番斗争的。依古制,只有同姓诸侯王才可封为妃,吴越王钱俶是异姓诸侯王,封他的夫人为王妃,有违祖制。佩剑上殿,更是绝无先例,就是晋王赵光义,也没有享受这种殊荣。为了保证君王的‮全安‬,古往今来,面见君王的人,是不准佩带武器的。允许带武器上殿,表示皇上对这个人是完全放心的了,这种信赖,这种礼遇,这种荣耀就可想而知了。正因为如此,赵匡胤在下诏之前,征求了晋王赵光义、宰相薛居正等人的意见,没有一个投赞成票。这时候,他有点想念赵普了,如果赵普在,对自己的苦心早已心领神会,何须多费⾆。赵匡胤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他不听晋王与几位宰臣的劝告,签发了这份特殊的诏书。

  2、迁都遭到众人反对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赵匡胤准备巡幸洛,到洛举行郊祀之礼。吴越王钱俶请求一同前往。赵匡胤认为南北风土不同,担心吴越王钱俶不适应洛的气候,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西巡洛之前,赵匡胤在讲武殿大宴群臣。酒过三巡,赵匡胤微笑着问钱俶,来汴梁一个多月,是否住得惯。

  钱俶恭顺地说:“皇恩浩,微臣一家在京城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过得非常好。”

  “不想家吗?”赵匡胤问道。

  钱俶沉思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说:“汴梁是天朝国都,山清⽔秀,犹如仙境。加之在皇上⾝边,如沐舂风,微臣倒不怎么想家了。”

  “这是违心之词。”赵匡胤哈哈大笑地说“古人说:‘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朕知道你做梦也想回家。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汴梁再美,怎能美得过杭州呢?”

  钱俶见自己的心思被戳穿了,有些不好意思,惶恐不安,一脸的尴尬。

  赵匡胤体贴地说:“思念故土,想念亲人,这是人之常情。朕祖籍虽是涿州,但出生在洛的夹马营,洛是朕的第二故乡,这次西巡,就是想去看看那片故乡热土。朕当初召你进京,曾许诺不留你,让你回去,朕说话算数,决不食言。”

  吴越王钱俶见赵匡胤真的放自己回去,喜极而泣,叩头谢恩,菗泣着说:“回杭州以后,每隔三年,臣⽗子一定要来京师朝拜一次。”

  赵匡胤微笑着说:“吴越到此,山⽔相隔,路途遥远,往来一次不容易,只要你有这份心,朕也就心领了,还是不要预定期限,诏令你来,你再来⼊觐便了。”

  第二天,钱俶陛辞后即将启程,临别之际,赵匡胤命左右捧来一个⻩包袱给钱俶,钱俶正准备打开看,赵匡胤制止道:“现在不要看,到路上了再看,看到了什么,你自己知道了就行,不要向外人怈露。”

  钱俶登程之后,在途中打开包袱检看,原来是一百多封群臣向赵匡胤上的奏折,都是要求留下钱俶,有的甚至说杀掉钱俶。钱俶越看越怕,越看越惊,连忙上表谢恩。

  自此以后,钱俶对宋朝廷更加恭顺,时时把皇恩记在心头,每年的贡品更加精细和贵重,次数也更多,就像姑娘回娘家送节一样,四时八节,有礼有数。

  赵匡胤对自己导演的这场政治剧,当然很満意,现在的吴越国,与宋朝下设的一个路并没有什么区别,钱俶的吴越王,只是一个虚名而已,要不了多长时间,他就会奉上吴越所辖十三州的版图。

  赵匡胤送走钱俶之后,命赵光义留守东京汴梁,他率领文武百官启程前往西京洛

  在唐朝时洛称为东都,长安称为西京。后周开国后,周太祖郭威定都汴梁,赵匡胤夺取后周天下后,继续以汴梁为都城,称汴梁为东京,洛为西京。

  赵匡胤创建宋国时,中原还是四分五裂,经过十七年来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先是戡定中部的荆南和湖南;次则平定西蜀;接着是剿灭南汉,再定江南,使‮华中‬民族的统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因此,他要前往洛,祭祀天地。

  赵匡胤在洛祭祀天地之后,突然向群臣宣布,说要留都洛

  无论在哪个朝代,迁都可都是一件大事,赵匡胤在没有同任何人商量,更没有经过廷议的情况下,突然作出迁都的重大决定,到底为了什么?他并没对群臣说,似乎也不愿说。

  赵匡胤迁都的决定,遭到大臣们的一致反对,说出口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大家都在汴梁已经扎下,突然迁都,拖儿带女的,实在是太⿇烦了。‮实真‬的原因是什么?谁也不愿说出口。

  其实,赵匡胤御驾到了洛,突然作出迁都的决定,并不是他一时的心⾎来嘲,而是经过深思虑作出的决定,他似乎是在回避一个人,似乎是在为一个重大的决定做准备,但这些都不⾜为外人道。皇上不说,臣子也当然不敢问。

  大臣们不同意迁都,除了说出口的理由外,是否还会有其他原因?这也不好说,因为这件事情太敏感,谁也不敢开口,说错了话是要遭杀头的,头颅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个,砍了就没有了,大家都特别珍惜。因此,各人的小九九都隐蔵在心里。

  赵匡胤也不妥协,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大臣们见说服不了皇上,也都做了一个相同的选择: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它可以延伸出很多含义:反对、不服、不同意,等等。

  双方僵持在洛

  晋王赵光义⾝在汴梁,他知道了赵匡胤要迁都这件事,立即从汴梁赶到洛,劝说赵匡胤改变迁都的动议。赵匡胤不仅不为所动,而且还负气地说:“朕不但要迁都洛,还要迁都长安。”

  赵光义问是什么原因。赵匡胤说:“汴梁地势开阔,无险可守。如果迁都长安,左有淆⾕及函⾕关,右有陇中,沃野千里,南有富饶的巴中、蜀中,北有以畜牧为贸易的胡境,三面都有阻挡,易守难攻。裁去冗兵,励精图治,治理‮家国‬,岂不是长治久安、一劳永逸之策?”

  赵光义却说:“要使‮家国‬长治久安,靠的是恩德,而不是山河的险要,何必要迁都呢?”

  赵匡胤叹息道:“你也太固执了,今天依了你,不出百年,天下百姓恐怕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定都汴梁,不如定都长安,在汉、唐时期就有过争论,以关中长安地势之险要,进可攻,退可守,极具战略地位。

  赵匡胤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然而,他的决策遭到包括赵光义在內的众人的反对,只得怅然返回汴梁。此时的赵匡胤,似乎有一种无奈的感觉。看来,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

  3、空空和尚

  留都不成,赵匡胤返回汴梁,在返程途中,开道的侍卫们见驿道旁的一棵大树底下,坐着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和尚,侍卫们照例要清道,他们走上前去,请老和尚走开,老和尚慢腾腾地说:“你们去问问贵人,就说襄的空空和尚在此纳凉,他叫老衲走开,老纳马上就走。”

  侍卫们不解地问:“贵人是谁?”

  老和尚道:“你们替谁开道?”

  “当然是皇上啰!”侍卫们傲慢地说。

  “那不就得了!”老和尚似乎不愿多说。

  侍卫们见老和尚飘然若仙,不敢造次,立即向皇上的御辇走去。赵匡胤正倚在御辇內打瞌睡,朦胧中听到辇外有人说襄空空和尚什么的,睁开眼,拨开帘子向外看去,见道旁大树底下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和尚,连忙在车內敲了敲,命令停止前进,迈步下了御辇,向大树底下的老和尚走去。

  老和尚见赵匡胤从御辇下来向自己走来,站起来双手一揖道:“老衲参见贵人,不,参见皇上。”

  赵匡胤趋步上前,拉住老和尚的手道:“空空大师,朕自登基以来,曾多次派人到襄去找大师,不见大师的踪影,这些年,你到哪里去了?”

  空空和尚伸出手指有意无意地搭上了赵匡胤的脉门,两眼盯着他的脸,口中却微笑着说:“老衲是游云野鹤,行走天下,居无定所,皇上怎么能找得到呢?”

  “大师当年的十六字谶言,都得到应验,朕说过当有所报,只是没有找到大师,只好令人重修了襄那座寺院。”赵匡胤的言语之中,充満了感之情。

  空空和尚微闭双眼,注视着赵匡胤的眼睛和脸,过了一会儿后,放开手,微微摇‮头摇‬,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什么也没有说。

  赵匡胤略一犹豫,示意侍卫们走开,拉着空空和尚坐到路旁的一块大石上,恳切地问道:“朕自登基以来,以国事为重,朝夕惕怵,如履薄冰,不知有何失德之处,大师是世外⾼人,一定看得明⽩,请大师教朕。”

  空空和尚恢复了常态,推辞说道:“老衲是山野村夫,不问世事,岂敢妄言朝政?”

  赵匡胤道:“正因为大师是世外⾼人,无求于朕,一颗平常心,看得更准,更公正。”

  “皇上临国十七年,藩镇归化,境內大治,民无冻饿之忧,国有充廪之粮,一代盛世,直盛唐贞观之治,皇上广布恩德,百姓颂声不绝。”空空有些惋惜地说“若说缺失,只是为政过于宽容,不免略有不⾜。”

  空空和尚说到这里停住了。

  赵匡胤睁着两眼,看着空空和尚,等待他继续说下去。

  空空和尚略一犹豫,继续说道:“只是北汉未复,燕云十六州仍在契丹人之手,恐怕要成终⾝遗憾。”

  赵匡胤两眼注视着空空和尚,紧张地问:“朕自登基以来,志在统一华夏,今南方已平,北边却未靖,朕北伐,征讨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完成统一大业。难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吗?”

  空空和尚不作正面回答,反而关切地问:“皇上近来⾝体如何?”

  “朕的⾝体越来越差,常常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

  “吃不安,睡不宁,有时脑海里突然一片空⽩,什么也没有。”空空和尚问道“可是这样?”

  “正是这样!”赵匡胤紧张地盯着空空和尚的双眼。

  “皇上这是积劳成疾!”空空和尚避开赵匡胤的眼光,言又止。

  “不知上天给了朕多少时间。”赵匡胤从空空和尚的态度中似乎预感到了什么,他在问空空和尚,自己还有几年寿,在他的有生之年,能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空空注视赵匡胤一会儿道:“吉人自有天相,皇上多多保重。”

  赵匡胤听空空说得含糊,颇有玄机,追问道:“大师能否说明⽩些?”

  “今年十月二十⽇夜,皇上静观天象,如果是晴天,可延寿一纪,否则…”

  “否则怎么样?”赵匡胤脫口问道。

  空空和尚两眼注视着赵匡胤,默默无言。

  赵匡胤心里一沉,他知道,一纪就是十二年,看来,十月二十⽇是道坎,也是自己的大限,过了这道坎,尚有十二年好活。否则…他的心突然像被针扎了一下,浑⾝一哆嗦,手捂着口,两眼有些茫然地望着天空。

  空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声,请皇上多多保重,转⾝飘然而去。

  空空和尚看了赵匡胤几眼,便断定了他的死亡之期,这事似乎神了。其实则不然,空空和尚是一位世外⾼人,他不仅识天文地理、奇门八卦之术,而且还精通医道,他从赵匡胤的脸⾊和眼神中看出,赵匡胤积劳成疾,已经是病⼊膏肓。有人要问,既然精通医道,为何不施妙手救他一命呢?不要忘了,药不医死人,当一个人的大限到来的时候,就等于阎罗王已经向他发出了请柬,阎罗王要请你去,就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要人三更死,不会留人到五更。

  晋王赵光义站在不远处,虽然他两眼看着远方,装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其实,他在侧耳细听,赵匡胤刚才与空空和尚的对话,他全都听到了。他朝远去的空空和尚的背影看了一眼,悄悄地走到一边去了,但见他眼神深邃,脸上毫无表情,给人一种莫测⾼深的感觉。

  4、同命运赛跑

  赵匡胤返回汴梁后,将自己关在宮里,什么人也不见,三天没有出门,此时距十月二十⽇,还有五个多月,不⾜二百天,这可能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子。作为一国之君,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头等大事,就是降复北汉,打败辽邦,收复燕云十六州,统一天下。这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

  赵匡胤是一位铮铮铁汉,从来不向命运低头,他要与命运赛跑,为统一天下作最后一搏。

  三天之后,赵匡胤像没事一样,照样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在晋王赵光义、宰相薛居正和户部‮员官‬的陪同下,视察了封桩库。

  封桩库是赵匡胤特设的一座仓库,自收复荆湖、后蜀之后,左蔵库即国库的积存逐渐丰盈,‮家国‬的财政收⼊逐渐有了积余。于是,他命户部设了这座封桩库,每年岁末,命户部将财政积余从左蔵库转到这座特设的仓库,由于这个库的财物是只进不出,⼊库便被封储,所以取名叫封桩库。

  封桩库是赵匡胤为最后统一天下埋下的伏笔,也是他⾼瞻远瞩的精彩一笔。看来,封桩库是要派上用场了。

  赵匡胤知道时间不等人,他要在有生之年完成统一大业。于是他下诏讨伐北汉,对北汉正式宣战。他认为北汉乃弹丸小国,不须亲自出马就可以搞定。他想乘征讨北汉之机,调养好⾝体,待消灭北汉之后,再御驾亲征,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举完成统一大业。

  经过缜密思考,赵匡胤决定,以进为河东道行营军都部署,以潘美为都监,以杨光美为都虞侯,同牛光进、米文义等兵分五路,分进合击,征讨北汉。同时,又命令郭进等人分别率兵对太原周围的忻、代、汾、沁、辽、石等州发起进攻,与攻打太原的主力军遥相呼应。

  如此大的攻势,在以前从未有过。看来,赵匡胤是想以泰山庒顶之势,迅速解决战斗。

  大军出发之后,赵匡胤每天都关注着前方的战报,积极地准备着接和犒劳凯旋的北伐将士。他相信,这一天已经近在咫尺了。

  刚开始,战局确实是沿着他的思路发展,各路宋军连连奏捷,北汉军节节败退。

  北汉主刘继元见自己的‮家国‬狼烟四起,除太原陷⼊宋军的包围外,忻、代、汾、沁、辽、石等州同时遭到宋军的‮烈猛‬攻击,急忙向辽国求援。

  辽主应北汉之请,派遣宰相耶律沙领兵南下支援北汉。

  进等人得知契丹人出兵支援北汉,正准备分兵击辽兵之时,突然,从京城传来急报,说皇上病重,下令北伐之旅立即班师回朝,一场一触即发的大战,半途而止。

  北汉又逃过了一劫。

  5、未了的心愿

  赵匡胤自‮出派‬北伐之师以后,便在御医的诊治下调养⾝体,⼊冬时,自觉⾝体恢复得差不多了,便想随处走走。串门是他的一个习惯,赵普在朝为相的时候,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赵普的家,不知是什么原因,自从赵普被逐出朝后,他就很少串门了。这一天,他走出宮,在市场上溜达一会儿,然后信步向晋王府走去。

  赵匡胤格和善,兄弟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赵光义生病,赵匡胤与他灼炙,赵光义怕痛,赵匡胤便取艾自炙,笑着对光义说不痛。赵匡胤曾对他人说:“光义龙行虎步,他⽇必为太平天子。”赵光义听到哥哥这样夸他,心里当然很⾼兴,对赵匡胤更是恭敬。

  晋王赵光义见赵匡胤登门,喜出望外,留他在府上吃饭,赵光义一边喝酒,一边观察赵匡胤的脸⾊,赵匡胤问道:“怎么样,气⾊还可以吧?”

  赵光义放下酒樽,微笑着说:“好!好!已看不出病容了。”其实,他说的是违心的话,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说,只有他自己知道。

  赵匡胤又说消灭北汉后,他要御驾亲征,收复燕云十六州,此时,他似乎将空空和尚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他这是在给自己壮胆。赵光义知道赵匡胤的心情,他不敢说破,也不会说破,因为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赵匡胤看来是气数将尽,自那天在赵光义家饮酒回宮之后旧病复发,渐渐就难以支持,继而卧不起,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一切国事委托给晋王赵光义处理。

  赵光义倒是很尽心,⽩天处理朝政大事,晚上侍候在赵匡胤的病榻旁,忙得不可开

  十月二十⽇,赵匡胤突然驾崩,带着他未了之愿,离开了人间。

  赵匡胤英年早逝,驾崩时年仅五十岁,在位十七年。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愿望是统一天下,最想灭的是北汉,最想击败的是辽朝,最想收复的是燕云十六州,但是,这一切在他的有生之年未能达成,他带着未了的心愿离开了人世。而他的未了之愿,竟成了两宋时统治者一个长久之梦! n6zWW.cOM
上一章   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   下一章 ( → )
作者余耀华 更新于2017/12/6 当前章节8370字。看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小说,就上逆流小说网。我们致力于做最快速更新这才是宋史1·太祖太宗卷最新章节的免费小说网站,用心做最好的小说精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