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历代游记选
作者:必学课
|
书号:39889
时间:2018/9/3
字数:1539
|
上一章 )记节(记蜀入 朝宋 下一章 ( → )
|
八月一⽇,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中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出,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怪奇万状,⾊泽莹润,亦与他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西东西想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小,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而却步之,碧峰然孤起,上⼲云霄,已非他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尢物也。但祠宇极为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茸,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郞”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郞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 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捕⽔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开帆⼊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 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孤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里,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县,柴桑、粟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 页”者也。泊湓浦,⽔亦甚清,不与江⽔。自七月二十六⽇至是,首尾才六⽇,其间一⽇阻风不行,实以四⽇昱溯流行七百里云。 题记: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十二月,陆游被任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他从故乡山(今浙江绍兴)启程,逆江而上,至十月二十七⽇到达任所。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不穷。”他因此写成了《⼊蜀记》第三卷,叙述了船过小孤山、大孤山的情形。不但有对小孤山景⾊的生动描绘,而且有关于小孤山,俗称小姑山,在安徽省宿松县场面东南60公里处,孤峰立独于江之中流,故称孤山。为了区别于大孤山,故称小孤山。大孤山又称大姑山在江西湖口县东南鄱湖中,其状如鞋,故又名鞋山。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29岁时赴临安(今杭州市)应进士第,因名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好议论国事,竟遭黜落。秦桧死后才得以起用。46岁时⼊蜀作官,这是他一生得以亲临前线的唯一机会。火热的战斗生活,更加发了他的爱国热情。54岁东归,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做官,几起几落,最后终因坚持抗金、形于歌咏而被罢官归家,一直到死。他是国中文学史上诗歌产量最⾼的作家,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还有遗稿两卷,存诗9300余首,词100多首,以及散文多篇。坚持抗金,收复失地,始终是他作品的中心內容,其中洋溢着強烈的爱国情,充満了浪漫主义精神,又具有很⾼的艺术。
N6zWw.CoM |